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一流专业 > 正文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药学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08日 | 来源: | 作者:

一、专业概况

中药学专业开设于1998年,2000年获批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02年获批为中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先后成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 2019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中药学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平台3个。近年来研发转化30余个中药新药和保健品,如三九胃泰、正天丸、尿毒清颗粒、双黄连分针剂、葛根芩连微丸等,已成为10多家医药企业的龙头产品,累计总产值超100亿。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中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中医药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拥有传承中药学理论与技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在中药学服务和中药生产与研发等领域开展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应用型中药学人才。

三、培养规格

每年招生人数60人。

招生科类:理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可授予最高学位:博士

四、专业特色

形成了“弘扬岭南中医药传统文化,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岭南中医药的文化传承与技术发展;发挥中药学科科研优势,反哺教学,突出中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重应用、强实践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广东、助推广东中医药产业发展。2021年,增设中药学葛洪班,在一般四年制中药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在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大二第一学期),为每位学生同时配备学校导师(校本导师)和企事业导师(职业导师)各1名。注重产学研融合,“引企入教”(包括药检所、医院药学部等单位),聘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授课,课程教学辅导、实践教学指导,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五、课程体系

主干学科:中药学、中医学、化学。

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专任教师178人(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高级职称占59%,博士学位占52.3%,学缘结构来自外校68.54%,拥有中药学、中医基础学、化学、药理学4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医药类专任教师122人,博导33名,硕导83名。

七、教学条件

(一)教学团队及课程建设

本专业现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金课”4门,省级各类“金课”、精品课程19门。

(二)教材建设

2012年以来,中医药教师主编或副主编教材51部,参编41部其中,45部为国家或行业规划教材。

(三)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了医院、企业、科研院所、药检所等21家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拥有岭南药博物馆、岭南药植物园、中药制剂GMP车间、岭南中医药文化基地(杏园)、东方药林实训基地等校内实践基地。

(四)学科平台

近10年,学科承担科研项目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40余项,经费1亿多元。发挥教师科研优势,引导学生申报课外课题,参与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有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让科研场所成为本科生的创新创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