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外国语学院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学院党委带领班子成员和党支部书记、引导师生党员原原本本学原著、深入研讨悟原理,用理论武装头脑,筑牢思想根基,并结合学院实际查摆问题不足。10月12日上午,在前期意见问卷调查基础上,学院党委围绕“以领导班子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师生党支部建设为着力点,用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开展英语教育改革为重点,围绕公共英语要不要改革、为什么要改革、改革什么内容、如何开展改革,英语专业要不要存在和发展、如何整合现有的3个专业、如何开拓新的专业、英语专业教学如何改革;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导向,推动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坚持思想政治引领,提升外国语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四个专题召开专场研讨会,广泛听取建议和意见,学院各党支部书记、系部中心领导、机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党委书记刘宏华主持。
研讨会上,与会人员积极发言,大胆献计献策。院长李清华教授着重强调了“忧患意识”,他讲到英语专业的存废问题在行业内已经进行了10多年的争议,但这不能成为我们精神懈怠的理由,学院在学校的立足取决于我们每一位同志做出的成绩和为学校做出的贡献。不思进取、患得患失、不创新、不改革,在任何行业都面临着淘汰,目前学院的教学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学院在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上的功能也必须尽快得到质的提升。英语系主任邓文华表示,学院党委在总揽全局、致力于学院的快速发展上想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学院机关人员的服务意识也明显增强,但教师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保障和监督机制仍不够完善,学院现有3个专业的布局应思考作出适当调整。医学英语研究中心副主任吕立松,根据2019级新生转专业比例高的问题分析了原因,讲到一些实实在在的现存问题,如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院师资较为薄弱、医科院校大环境对学生专业思想存在一定的影响、学院导师制(兼职辅导员)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等等。龙艳霞副教授建议学院应当充分依托学校医学资源,推出学生出国交流项目,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专业自信。汪雅君副教授通过调查2019年ESI临床医学高校排名靠前的医科院校外国语学院的发展情况讲到,医科类院校外国语学院要想取得较大发展确实不易,但并不代表没有出路,应多走出去学习同类院校好的做法,整合全校资源、集中全院力量将公共英语做出特色、将医学英语做强做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第十届南医优秀教师陈泽璇认为,学院应紧跟教育形式、落实教育部相关政策,精心打造混合式教学团队,努力推进混合式教学课程,为学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学英语教学部张超主要就大学英语改革和学院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按照临床类、中医学类、理工类、社科类等来进行分类教学,授课内容与学生主修专业结合,进行ESP教学改革。同时建议重点结合老年人失语症和小孩自闭症等问题成立医学语言研究院,开展语言研究。其他与会代表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会后,刘宏华讲到,此次研讨会旨在带领学院师生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检视差距,就是弘扬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本次研讨会直面学院和个人的问题,承认不足,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学院英语教育现状,为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充分依托学校医学背景、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实现学校为我院确定的目标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希望全院师生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完成新时代的新任务,克服本领恐慌,扛起责任担当,坚守初心,砥砺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