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由教务处牵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阶段性总结报告会在秋水堂江山厅圆满举行。学校领导文民刚副校长,教务处佟矿处长,张春辉副处长和教师发展中心余喜主任出席了会议,外国语学院李清华院长、王中强副院长以及大学英语课程授课教师代表邹润、李英华与郭颖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佟矿处长主持。
佟矿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要性,并对外国语学院能在大学英语改革创新试点后积极进行总结和反思表示了肯定。
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清华首先代表学院对出席报告会的领导、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并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
李清华指出,“新文科”和“新医科”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育要以培养能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的国际化人才为改革目标,实现“英语应用能力全面提高,部分突出”, 把医学英语教育建设成为业界标杆,使我校医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学校的“名片”,培养能够“讲好中国医学故事”的合格人才。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经过前期充分酝酿和调研实践,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混合式教学理论,对标《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总体要求,贯彻“因材施教、分级培养、分类卓越”理念,重构大学英语课程群,必修课程包括“通用英语”和“医学英语”课程,选修课涵盖英语演讲与辩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等,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主体层次化,对接学生实际需求与职业标准。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既强调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凸显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人才。
李清华在汇报了对2020级试点班学生和教师调查的结果。从教学起点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匹配度、教学方式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认同感、教学效果的学生自我评价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效。分类分级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基本满足“医类”和“近医类”学生的不同专业发展需求;分级教学模式受到学生欢迎,不同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学生普遍接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小班试点教学初见成效,学生的课堂投入程度与满意度优于同级别大班,部分量化数据显示小班成绩显著优于同级别大班,大学英语教学小班化势在必行。
英语教师代表邹润、郭颖和李英华根据亲身经历与感受,对比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充分肯定了教学改革的意义,表达了为广大学生提供最好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决心。
佟矿处长与张春辉副处长对外国语学院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要求,并对分级分类培养的模式及教学效果的量化论证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最后,文民刚副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做出的有益尝试,强调了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文副校长指出,下阶段的改革目标要准确把握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创新信息技术全面赋能课程建设,搭建平台实现团队式学习模式,让学生忙起来,让教师强起来,让英语专业学生融入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个性化学习支持中,共创大学英语教学新生态。
此次报告会是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一年半试点后的经验总结,旨在从多个层面检验新的教学模式是否符合当前国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否真正符合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教务处与外国语学院互相配合,密切合作,探索新的改革道路,为下一步全校全面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