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招首页 > 正文

华南地区首个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在珠江医院成立

发布时间:2025-06-19 11:38:42     阅读次数:

6月11日,由广东省医学会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共同主办的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揭牌暨项目合作启动仪式在珠江医院举行,标志着华南地区首个专注于脑机接口技术临床研究的病房正式成立。

病房下设5个病区,涵盖脑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运动障碍、听觉障碍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领域,将围绕脑机接口开展科研攻关、临床试验,并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脑机接口技术从科研向临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构建创新体系,打造临研高地

揭牌仪式上,珠江医院院长郭洪波表示,在脑机接口领域,珠江医院已率先将超声神经调控技术用于癫痫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率先开展无创超声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的临床研究,还开发出“多模态脑机接口系统”推动脑部疾病康复治疗技术突破。此次成立华南首个脑机接口临研病房,将加速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从概念验证走向实际应用,最终惠及广大饱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的患者,让科技的温度,照亮神经康复的路径。

揭牌仪式由医院副院长张宏征主持。他表示,作为华南地区首个脑机接口病房,珠江医院脑机接口临床研究病房致力于打造出更普惠的技术应用场景、更具影响力的临床高地、更高效的临床转化平台。通过构建“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神经解码、智能康复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携手领军企业,开展科研攻关

会上,广东省医学会秘书长李国营、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院院长潘毅、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琶洲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李远清、浙江大学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常务副主任王跃明受邀分别就脑机接口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及产业化相关前沿问题展开探讨。

现场还举行了项目合作启动仪式。琶洲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2家顶尖科研机构以及6家领军企业代表,分别与医院签约开展相关临床研究项目合作,共同构建华南地区脑机接口“临床-科研-产业”协同创新生态。


聚焦临床需求,推动科研转化

神经外科中心主任兼小儿神经外科主任张旺明介绍,珠江医院脑机接口病房集合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诊治优势学科,设置5个病区,分别组建了技术转化团队、临床治疗团队、数据管理团队、伦理委员会以及下设多个支撑小组,通过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打造一体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平台,实现对患者的评估、调控、训练,通过闭环神经调控、非侵入式/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智能康复系统等,推动多种疑难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

案例a:让脊髓损伤患者重新行走

在运动障碍脑机接口病房,一位41岁因脊髓损伤无法行走的患者,头戴无创脑电帽,在外部设备的辅助下锻炼行走。该病房负责人、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文解释,脑机接口通过头皮电极接收并解码脑电信号,利用视频及指导语引导,把“运动想象”变成操作指令,指令驱动外部设备(如机械外骨骼)或直接刺激脊髓/腿部神经,带动肢体活动或触发肌肉收缩,完成行走动作,从而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 这一技术为脊髓损伤、中风等患者提供了重新站立行走的可能。

案例b:调控脑神经治疗帕金森

在脑功能障碍脑机接口病房,一位DBS术后的帕金森病患者通过多模态脑机接口采集系统,正在进行脑信号采集。该病房负责人、功能神经外科主任郭燕舞解释,经专业算法处理,采集的大脑信号会生成为脑电特征参数、肌电运动学数据、运动相关皮质电位等关键数据,并自动呈现出相关数据图表和数据模型。结合这些图表和模型,医生可以使用方向电极精准刺激大脑靶点,调控神经核团的异常放电,缓解病人的震颤、僵硬、运动迟缓等症状。该病房正在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开展帕金森、癫痫、抑郁等患者深部脑网络解析及调控相关的临床研究,有望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