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招首页 > 正文

近期南医科研成果速递

发布时间:2023-10-18 14:44:12     阅读次数:

珠江医院高毅教授团队领衔研发的国际首台组合生物人工肝治疗仪顺利通过产品注册检验

近日,珠江医院转化医学中心执行主任高毅教授团队领衔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转化研究再获新突破。国际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仪通过NMPA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标志着我国生物人工肝临床研究和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仪已完成临床前的有效性验证,并通过了NMPA 10项EMC和41项新安规的要求,获得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报告,标志着该产品产业化技术成熟,步入临床评价阶段。此外,该产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型成果展,并获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永久收藏。

高毅教授从事肝、胆、胰外科疾病临床研究30余年,针对临床肝衰竭救治面临的重大救治需求,毅然决然选择了生物人工肝这一世界性理工医交叉性科学难题,首次提出了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模式,拟将机械型和生物型人工肝的优势相结合,构建出肝功能替代作用更高效、更全面的组合型生物人工肝。

产品研发并非一蹴而就,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创新迭代。1996年,高毅教授团队获得了第一个人工肝国自然面上项目。2006年,作为国家863重大专项项目组长,他带领国内5家相关学术团队,主持承担国家“十一五”86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人源细胞混合型生物人工肝的研制与开发”,针对目前国外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研发的诸多壁垒,研制了世界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原理型样机,验证了治疗原理的可行性,获得了重大研发进展。2012年,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团队继续获得国家“十二五”863重大课题“新型生物人工肝脏的产业化开发与转化研究”。在国家项目的连续支持下,不断设计新型控制系统,建立了更适于临床救治的第二代及第三代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设备。

目前,第三代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仪采取非生物血液净化和生物功能的混合化、一体化设计,最大限度减少体外循环量,减少对患者血液系统的冲击;适配多种细胞及多种生物反应器,可针对患者病情需求开展多模式个性化血液净化治疗;高度智能化以及程序机能化,集中统一管理和监控设备运行,操作简单、方便、能够提供数据的安全操作。

 

李鉴轶及合作团队在Int J Surg上发表腹腔镜微创技能培训的教学研究论文

近日,基础医学院李鉴轶及合作团队在Int J Surg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Development of a continuously perfused ex vivo kidney training model for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validity and efficiency”的教学研究论文。南方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辉见、基础医学院硕士王俊为本文共同第一者,李鉴轶教授及第三附属医院张群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为年轻泌尿外科医师利用持续灌注训练模型(CPTM)开展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微创技能培训

 

该研究利用离体猪肾构建了持续灌注训练模型(continuously perfused training model,CPTM),使年轻医生可在实验室中高仿真地进行微创技能训练。研究团队招募了不同腹腔镜技能水平(专家、中级或新手)的29名泌尿外科医生志愿者参与研究,采用Messick框架评价离体猪肾CPTM的内容证据和与其他变量的关系证据;随后,新手志愿者被分为单模型组和复合模型组进行训练,评价其微创技能训练的结果证据,从而评估离体猪肾CPTM用于微创技术培训的有效性及训练效果。研究发现离体猪肾CPTM可为LPN技能训练提供较为真实的组织质感和出血模拟;新手医生使用CPTM进行12轮LPN训练后,可显著提升其腹腔镜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该研究证实了FLS存在效度错觉,年轻医生进行硅胶模型训练会习得有害的操作习惯,在缝合和打结时使用错误的力量,会导致组织撕裂和缝合止血失败。该研究为使用CPTM改善FLS项目提供了重要证据,也为后续基于CPTM构建外科医生高级微创培训课程(Advancement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ALS)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持。

 

白晓春/崔忠凯教授团队在关节腔内药物缓释延缓骨关节炎进程及临床转化探索方面取得新进展

10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白晓春/崔忠凯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Exploring the Translational Potential of PLGA Nanoparticles for Intra-articular Rapamycin Delivery in Osteoarthritis Therapy 的研究论文。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马建超为本文第一作者,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白晓春教授和崔忠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团队根据临床转化需求,采用了临床批准使用的可降解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成功开发并优化了PLGA纳米粒子(RNPs),用于包封雷帕霉素。RNPs易于制备和应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药物包封率高等优势。 RNPs可通过关节内注射方式长时间驻留于关节腔中,稳定地释放雷帕霉素。研究结果表明,RNPs不仅能够有效预防软骨细胞的衰老,还能维持软骨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的稳态,有助于减缓骨关节炎的发展。在小鼠半月板失稳模型中,关节内注射RNPs显著减少了关节软骨退化、滑膜炎症、骨赘增生和疼痛等临床症状。 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和材料均已获得临床批准,具备极高的临床转化潜力。因此,关节内注射RNPs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临床骨关节炎治疗策略,为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可用的安全有效方法。

 

南方医院普外科李国新、邓海军教授团队在GUT发表原创论著

期,南方医院普外科李国新、邓海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的胃肠病学期刊GUT(中科院SCI分区小类1区)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MS4A4A on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restores CD8+ T-cell-mediated antitumor immunity”的原创科研论著。其中南方医院普外科博士后李永盛、副主任医师沈智勇、硕士研究生柴振和博士后詹益芝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放疗科方媛医师、普外科李国新教授、邓海军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方医院作为本论文的唯一署名单位,其系列工作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支持。

本研究首先发现跨膜4域A亚家族成员4A(Membrane Spanning 4-Domains A4A,MS4A4A)在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中由TAMs特异性高表达,并与肿瘤患者不良的临床预后密切相关,继而研究团队进一步运用针对MS4A4A基因的体内实验用siRNA以及自主研发的抗MS4A4A单抗探索了MS4A4A阻断在结直肠癌中的治疗潜力。研究结果证实,体内下调MS4A4A和抗MS4A4A单抗治疗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改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MS4A4A阻断治疗可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导致M2型TAMs和耗竭型T细胞浸润减少,而效应CD8+ T细胞则浸润增加;此外,抗MS4A4A和抗PD-1联合治疗对于难治性大体积肿瘤仍然有效,而进一步联合放疗甚至可诱导肿瘤完全消退;MS4A4A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和JAK/STAT6通路促进TAMs的M2极化,继而诱导CD8+ T细胞功能障碍,这亦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该研究结果首次揭示了MS4A4A+ TAMs在调控肿瘤免疫逃逸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为理解TAMs在调节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该团队研发了一种抗MS4A4A单抗(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首次探讨了MS4A4A阻断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增敏作用,为开发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联合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口腔医院张超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关于镁合金复合纳米涂层的研究成果

近日,口腔医院张超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TOP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Composite Nanocoatings of Biomedical Magnesium Alloy Implants: Advantages, Mechanisms, and Design Strategies”的综述文章。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2022级硕士生李丹为第一作者,盘福区正畸科副主任张超为通讯作者。

 可生物降解的医用镁合金的机械性能接近人类骨骼,其释放的Mg2+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元素之一,但其过快的降解速率易导致力学性能退化和丢失,从而造成内植物的失败。镁合金的表面改性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蚀性和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并避免了镁合金的快速降解;涂层中的纳米材料能进一步赋予其纳米特性以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

本文总结了镁合金植入物复合纳米涂层的优点,深入分析了纳米材料在其中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和潜在的治疗应用,提出了镁合金复合纳米涂层的设计策略,有助于促进镁合金植入物的临床应用和新型复合纳米涂层的开发。

图片摘要:复合纳米涂层可以提高医用镁合金植入物的耐腐蚀性和生物功效,其作用机制包括利用纳米材料的粒径优势和不渗透性、特殊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多孔或核壳结构的载药能力。复合纳米涂层镁合金可以促进其在骨折、骨缺损、动脉粥样硬化、食道或胆道狭窄以及其他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樊俊兵及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新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樊俊兵教授及合作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一区)上在线发表了题为“Janus Particle-Engineered Structural Lipiodol Droplets for Arterial Embolization”的研究论文。南方医科大学医工学院硕士研究生陶思建,南方医院影像科林炳权医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佳浩教授、南方医院血管与介入科赵玮博士和樊俊兵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1978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Yamada教授提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疗法以来,以碘化油为代表的液体栓塞剂由于在X光下可显影并能携载多种化疗药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一线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化疗-栓塞治疗。然而,经过40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液体碘化油体系很不稳定,栓塞作用弱,很容易造成血管复通。同时,碘化油经血管还可以流动并沉积到其它组织器官,进而导致不良并发症的产生,如肺栓塞等非靶向栓塞等。

针对上述临床问题,研究团队充分发挥基础和临床交叉融合优势,经过三年多的不断探索,利用樊俊兵教授前期开发的两亲性Janus颗粒(Sci. Adv., 2017, 3, e1603203; Adv. Funct. Mater., 2018, 28, 1802493),通过两亲性的Janus颗粒在碘化油-水界面自组装,构建了液体内核为碘化油液滴,液滴壳层界面为Janus颗粒的碘化油乳液滴微球,实现临床液体碘化油微球化。兔子肾动脉栓塞结果表明,相比于临床碘化油乳液和栓塞微球,基于Janus颗粒的结构化碘化油乳液滴微球能够适应不同尺度的动脉血管结构,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显影能力,能够长时间沉积在动脉血管中。更重要的是,通过Janus颗粒界面组装赋予碘化油乳液滴微球优异的粘弹形变能力,它们还能够通过弹性形变到达更细的动脉血管(40微米以上),实现血管终末栓塞,展示出优异的栓塞能力。此外,基于Janus颗粒的结构化碘化油乳液滴微球还具有药物包封效率高,药物缓释,广谱载药等特点,有望为临床肿瘤等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技术。

 

高天明院士被评突出贡献奖!学校共8项科技成果获奖!

近日,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布。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8项,包括突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获一等奖数量位列省属高校首位。

高天明院士入选广东省突出贡献奖,这是我校第三次获突出贡献奖。突出贡献奖自2007年设立以来,全省仅有22人获奖,其中医药卫生领域8人,我校先后3人获此殊荣。

突出贡献奖(1项)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突出贡献奖

 

 

获奖人:高天明院士


高天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端人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Pharmacol Res》及《Neurosci Bull》杂志副主编。长期从事抗抑郁/焦虑的基础和转化研究,做出了原创性和系统性的成果。通讯作者论文发表在Nat Med、Nat Neurosci、Neuron、JCI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上,论文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和引用,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3项。高天明教授潜心育人,培养的博士中,获国家高端人才5人,广东省高端人才3人,全国优博论文奖1人,全军/广东省优博论文奖5人。他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注重学科人才队伍建设,所领导的学科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广东省重大精神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品行端正,是我国杰出的学科带头人。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白晓春教授

 

《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机制》

骨关节炎是老年人残疾的重要原因,目前缺少有效治疗药物。由于骨关节炎病变涉及整个关节组织,以往针对某种组织或细胞的靶点不能有效防治骨关节炎。项目从“全关节”角度,揭示骨关节炎各病变组织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发现mTORC1活化参与全关节多组织病变,是理想的药物治疗靶点,并从上市药物库中筛选到可延缓骨关节炎进展的药物,已开展两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项目为骨关节炎发病机制提供新理论,并提供潜在有效治疗药物。

第一完成人:梁莉教授

《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

针对结直肠癌死亡率高,转移患者预后差等难题,经过八年研究,率先提出转移性癌症干细胞的概念,发现微环境中血管内皮、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调控转移性癌症干细胞和结直肠癌转移的关键分子机制,全新揭示结直肠癌细胞不同迁移和侵袭方式的机制;发现结直肠癌转移预警的三分子标签和血液标志物,开发诊断新技术,提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治疗的新策略和免疫治疗新靶点。系列成果为推动肿瘤转移防治研究提供新理论、新技术与新策略。

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高毅教授

《人工肝脏系统创新研究及技术应用》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肝病症候群,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手段极其有限。本项目针对肝衰竭治疗的临床重大需求,2006年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通过体系化技术发明与创新,国内外率先开展了“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创新性研究,构建了国际上首台组合型生物人工肝脏体外功能支持系统,突破了多项创新核心技术,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发表文章95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100万/年肝衰竭病人救治带来了新希望。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第一完成人:侯金林教授

《乙肝防治重大专项的创新突破和推广应用》

围绕“消除乙型病毒性肝炎”这一重大需求,做出系列创新性贡献,包括:创新性搭建乙肝母婴阻断关键技术和平台,制定并在全球范围推广标准管理流程,从源头切断母婴传播,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评价;深入研究慢乙肝治疗疗效相关的免疫学和基因组学生物学标志物并阐明机制,助力提升抗病毒疗效;建立严重肝病预警新体系,实现高危人群的早期预测、筛查和诊断,降低乙肝相关病死率;创建乙肝新药物全生态链综合临床和转化医学研究平台,开展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推动我国乙肝预防/治疗手段的重大变革。

第一完成人:李国新教授

《精准微创胃癌外科关键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

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排名前列的恶性疾病,传统手术与辅助治疗已达技术“天花板”,疗效亟待提升。本团队开展系列创新工作:创立胃癌多光子光学活检、超高清裸眼3D成像和智能手术导航等新技术,为外科视野从“解剖学”迈向“生物学”范式跃迁提供支撑;研制成功新型切除吻合高端器械并产业化,突破国际“卡脖子”问题,提升手术安全性与精准度;原创影像组学人工智能预测新方法,指导胃癌个体化精准治疗,准确度大幅提升;完成国际首个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首次揭示胃癌微创治疗五年生存疗效,治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将上述新技术推广至全国,引领了精准微创胃癌外科关键技术体系创新。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王青教授

《帕金森病并痴呆的分子发病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针对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复杂、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以及缺乏早期诊断等重要问题,王青教授长期致力于帕金森病并痴呆的早期诊断、预测及治疗。该成果阐述了各种受体调节,进而影响PD进展的分子机制,以及他汀类药物对于各种受体调节的影响。本研究成果奖项,证明了SIRT2等风险基因以及相关MicroRNA在PD及痴呆中的作用机制;该系列成果也阐明了神经炎症及其相关的孤儿核受体Nur77在PD中的作用机制,筛选了神经炎症相关血液及分子影像学生物标记物;该系列研究成果为PD的药物研发以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完成人:黄少宏教授

《广东省儿童龋病防控体系的构建及推广应用》

聚焦儿童龋病防控体系的构建及推广应用,历时25年从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到防龋技术推广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开展时间跨度长、人群覆盖面广的儿童龋病定期监测,阐明广东省儿童龋病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儿童龋病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构建以省、市、区/县三级牙防体系为基础、以“口腔检查、健康教育、局部用氟、窝沟封闭”四位一体龋病防控措施为核心的儿童龋病专业管理体系;开创系统、科学的大型儿童龋病防控项目效果评价,首创基于慢病管理、预防为主的儿童龋病防控“广东模式”。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省科学技术厅主办评选,主要授予为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是广东省在科技成果奖励方面的最高荣誉。202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颁奖220项,其中突出贡献奖2项、自然科学奖26项、技术发明奖16项、科技进步奖132项、科技合作奖4项、青年科技创新奖24项、科技成果推广奖16项。

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团队在国际外科权威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上发表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近日,珠江医院肝胆一科方驰华教授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国际外科杂志)发表了题为“Augmented reality-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 contributes to better intraoperative and short-time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临床研究论文。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专业硕士研究生伍禧雯、王德辉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方驰华教授为通讯作者。这是肝胆一科原创性将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用于肝胆胰外科疾病的系列重要临床研究成果之一。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通外科中最为复杂的手术方式之一,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该术式步骤复杂,学习曲线较长;二是胰腺解剖结构复杂,周围重要血管识别有难度;三是术中缺乏实时的、精确的解剖指导。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究增强现实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的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增强现实导航技术可以更快速、更准确地定位血管、胰管和肿瘤位置,从而避免术中意外血管和组织损伤,同时帮助外科医生精准规划手术入路和保证肿瘤切缘。研究结果提示导航组具有更少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更低的术后胰瘘、胆漏发生率,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说明其近期疗效明显。这是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增强现实导航技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为提高胰腺手术安全性和精准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以复杂性肝胆胰外科疾病的临床问题为导向,以精准、微创、智能外科的临床需求为目的,以数字智能化诊治为核心,历经20年医理工数深度融合和攻关,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方驰华教授主持研究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一五”“十二五”国家“863”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化诊疗重点专项等;2022、2023年在J Am Coll Surg连续发表了增强现实导航三维腹腔镜中央型肝癌切除术、增强现实导航复杂性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在Int J Surg发表了ICG荧光成像技术引导胰岛素瘤手术;2021年以Video Article形式在Ann Surg Oncol发表了增强现实联合ICG导航III型中央型肝癌切除术,同期述评称其为“数字智能化肝脏外科的新时代”;2023年在Ann Surg Oncol发表了虚拟肝段投影联合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导航腹腔镜扩大右后叶切除术,同期述评称其为“数字化智能化肝脏外科时代右肝肿瘤手术新策略”。牵头制定国内外专家共识、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21部。上述研究成果帮助肝胆胰外科医生实时规划和精准执行个体化的复杂肝胆胰手术,提高了安全性和便捷性,对提高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水平、推动我国数字医学的发展和走向国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校研究生在Cell子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何彦团队、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谢日华团队及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陈天璐团队合作在Cell Host & Microbe(IF=31.316)发表题为“Effects of vaginal microbiota transfer on the neurodevelopment and microbiome of cesarean-born infants: A blinde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的研究论文。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周乐鹏、珠江医院硕士研究生丘文、护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洁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何彦教授、谢日华教授、陈天璐研究员、Jose C. Clemente副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加拿大健康研究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启动计划重点项目的支持。

研究采用产妇阴道浸出液涂抹剖宫产新生儿的方式来模拟顺产菌群接种过程,并通过RCT设计探究方法安全性,以及方法对剖宫产婴儿神经功能评分、肠道菌群和肠道代谢的作用。通过三盲RCT研究,探究剖宫产新生儿定植产妇阴道菌群能否改善新生儿神经及菌群发育,为改善剖宫产婴儿健康提供了初步临床证据。

该研究严格筛选、招募了68对剖宫产母婴,随机分为剖宫产阴道菌群种植组(VMT)和剖宫产对照组(Con)。在剖宫产婴儿出生后1-2分钟内用母亲阴道液体纱布/无菌生理盐水纱布涂抹婴儿全身(盲法对照),采集其出生后42天内的粪便标本及安全性资料,并评估3-6月龄的神经发育状态。结果表明,剖宫产阴道菌群种植组婴儿3-6月龄的神经发育总分显著高于剖宫产对照组,且阴道菌群种植可以促进剖宫产婴儿肠道菌群成熟,使其显著更接近顺产婴儿,表现为增加肠道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降低机会致病菌如克雷伯菌等。此外,阴道菌群种植可以增加15种肠道代谢物水平,如乳酸、高香草酸、吲哚乳酸等,并上调22条代谢通路水平,如碳水化合物代谢、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在本研究中阴道菌群种植并未增加剖宫产婴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发现本次干预对剖宫产婴儿安全,且可能通过修复婴儿肠道菌群发育来改善其神经功能。同时需指出,阴道菌群种植对真实神经障碍疾病风险的作用、以及精准化与个体化标志物等仍需在更大规模人群中予以探究,用以指导产科临床和检验的实践。

周乐鹏(左一)、王洁(左三)与谢日华教授(左四)

丘文与何彦教授

我校2名博士生入选第72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近日,经学校推荐、中德专家函评、会评和德国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最终确认,我校南方医院临床检验诊断学郑磊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黄依瑶、珠江医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何彦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王晖迪成功入选第72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将于6月赴德国林岛,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交流,聆听科学界最前沿的声音。本届大会共30名博士研究生代表中国参加,广东省内高校仅有3人入选。

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自1951年起,每年在德国林岛举办一次,会议邀请一批世界各国以化学、物理和生物为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一批从世界80多个国家挑选出来的优秀博士生和青年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已连续举办71届,对世界各国的优秀博士生们具有非同凡响的吸引力,同时为发现、培养、凝聚世界优秀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自2004年起,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联合会的委托,经商教育部、中科院相关部门,中德科学中心资助我国优秀博士研究生代表参加大会。至此,我校已有7名博士研究生入选。

黄依瑶为我校南方医院检验医学科2021级博士研究生,黄依瑶和她所在的郑磊教授课题组主要从事细胞外囊泡标准化分离与鉴定,细胞外囊泡在重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及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标志物应用研究。曾在业内高影响力杂志,如JEV, JAD,AIDS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多次获得国内外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及年轻学者奖学金。

王晖迪为我校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202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目前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Microbiology Spectrum,Brain Behavior & Immunit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在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获得广东省医学会第三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征文优秀论文奖;获邀参加今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Addiction & Psychiatry”国际学术会议作口头汇报并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国际学术会议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