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在 南方医科大学顺利举办

作者: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 10:59


2025 年 4 月 1 日,在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南方医科大学承办、超星泛雅集团广东分公司协办的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在南方医科大学顺利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广东省71所本科高校450余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参加。开班仪式由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万成松主持。


南方医科大学副校长马骊在开班仪式上首先致辞。马骊对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对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以及超星泛雅集团等单位的支持表示感谢。马骊在致辞中表示,南方医科大学作为全国首批“部委省”共建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校通过建设AI课程、构建医学教学模型等多元化举措,系统性地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改革。本次活动汇聚了众多专家和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大模型与智能教学工具应用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将为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跃升注入强劲动能。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廖益对活动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人工智能作为颠覆性技术,正深刻影响教育领域,学会始终致力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发展,为高校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本次活动活动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核心议题,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和教育未来发展的深度探索。他希望通过这些议题的研讨,为本科高校教师提供前沿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高等教育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姜琳在致辞中表示,此次活动是全省一次规模化的、有组织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培训,是广东高等教育界的一场盛事,体现了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的必然趋势。姜琳提到,3月28日,教育部召开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5年部署会,会议主题聚焦“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会上,怀进鹏部长强调,要科学把握人工智能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定位、方向、方法,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勇于改革创新,深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教材、教学体系智能化升级,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全方位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助国际交流。学校管理者要提升数字化领导力和驾驭力,广大教师要提升数字教学能力,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塑造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素养能力。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前沿,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她指出,我们举办本次活动,正是贯彻落实相关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活动得到了全省本科高校的积极响应,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深入学习交流,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推动教学创新,加快构建数据驱动、人机结合、跨界开放的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生态。


深圳清华研究院的龚超教授以“DeepSeek 赋能:从原理到实践”为题作报告。龚超教授从国家政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视切入,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他详细介绍了 DeepSeek 的研发背景、技术原理、发展历程以及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强调 DeepSeek 在性能与成本效率上的优势,展示了其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赋能潜力,为教师们提供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前沿视角和实践思路。他指出,DeepSeek通过持续创新和开源策略,在性能、成本效率和应用范围上不断突破,已成为全球AI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接下来的主题报告由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陈曦主持。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春辉紧接着分享了“生成式AI与高等教育教学融合的思考与设计——南方医科大学教学AI大模型建设与应用”。张春辉副处长介绍了学校在建设医学教学AI大模型方面的探索,包括模型的设计理念、应用场景以及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影响,也探讨了生成式AI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与挑战,为其他高校开展类似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华为科技有限公司DCS AI解决方案架构师陈春明在“大模型时代,华为在行业应用落地实践分享”主题分享中,介绍了华为在行业AI应用的工程实践,通过华西病历大模型和瑞金病理大模型的落地案例,展示了大模型在医疗诊断、病历生成、科研辅助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强调了华为在提供算力支持、模型优化和行业解决方案方面的努力,为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和合作模式启示。


北京邮电大学徐童教授以“码上初发——北京邮电大学大模型赋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该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方面的经验,介绍了北邮在大模型赋能教学方面的创新成果:其自主研发的“码上初发”智能系统,创新性地将大模型深度嵌入教学设计、代码实创、智能体开发与教学反馈闭环,重塑了师生协同成长的新范式。徐童教授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利用大模型开展教学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具体实践措施,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展示了“码上”智能教学平台和初发教学智能体平台在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参会教师树立了学习典范和可借鉴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法。


下午,活动分设了5个平行工作坊,由腾讯云、科大讯飞以及人民网文华在线等知名公司的专家团队带领参训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操作和交流研讨。工作坊内容涵盖了AI赋能教育教学的教、学、评、管、研等多个方面,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学习平台。  



本次活动在参与人员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参训学员代表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文化与创意学院助理教授蔡丹婷表示:“很幸运能参与此次广东省本科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我深感本次活动恰逢其时,为高校教师在AI与教育融合的前沿探索中提供了重要指引。活动内容干货满满,既有清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顶尖专家学者的深度理论剖析,又有华为科技、科大讯飞、腾讯等知名科技企业的实践案例分享及实操指导,让我切实感受到AI技术对创作类课程反馈效率的革新力量。工作坊的沉浸式实操设计,让每位教师都能亲手体验AI工具的应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感谢南方医科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精心组织与周到安排,从课程设计到后勤保障的每一处细节都彰显专业水准与人文关怀。期待未来能继续参与此类高水平的交流活动,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李春教授表示:“南方医科大学主办的‘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展现了教育创新的前瞻格局,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设计令参训教师快速突破智能教育技术瓶颈,帮助教师有效完成从理论认知到技术落地的实践,这种精准化赋能模式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引擎,期待与南方医深化智慧教育共建,携手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数智化生态建设。”

授课专家北京邮电大学徐童教授表示:“本次学习活动规模宏大,覆盖广东省70余所院校,吸引400余名教师踊跃参与 ,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作为承办方,南方医科大学凭借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与无微不至的服务体系,对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精心筹备与严格把控,凭借出色的组织力和高效的执行力,确保了活动的圆满成功。参训教师学员们同样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与专业素养。他们全情投入,认真学习实践,积极思考探索,乐于分享交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广东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聚集知名高校与企业的人工智能优质课程资源,为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提升人工智能素养的平台与机遇,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为推动广东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助力广东高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