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作者:邢方敏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3日 16:39

专题阅读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在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教师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方向、生源质量以及合理的资助体系是影响学校培养能力和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我校在改革中着力布局谋划,通过建立合理的资助体系,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良性运行机制的形成,使得研究方向、学术水准、项目和经费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培养能力的目标。因此,资助体系改革成为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切入点。

1.完善相关制度,保障改革顺利实施

为保障改革的顺利实施,我校起草和修订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资助体系改革实施办法》《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岗位奖学金管理办法》《北京大学课程助教管理办法》《北京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管理办法》和《北京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等,修订《北京大学研究生手册》,形成了全面的制度体系,为改革的落实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改变预算方式,从平均按人进行预算转变到按奖学金、助教、助研等岗位进行预算

奖学金资源的分配与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特点和学校管理紧密结合。我校根据教学的情况来设置助教岗位,根据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设置学生兼职辅导员岗位,根据课题经费状况配置助研岗位。针对不同学科特点,通过设置奖学金岗位进行资源的调整和配置。

3.统筹使用各类资源,包括国拨经费、校级资金、科研项目劳务费、捐赠资金等

经费统筹后,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部分院系在学校预算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进行统筹的经费,提高了岗位奖学金标准,有利于博士研究生资助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奖学金、助教、学生兼职辅导员岗位由学校承担经费。助研岗位奖学金则由院系筹资或导师使用科研经费设置,促使院系和导师在招生、培养等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2018年,我校还尝试将捐赠资金纳入岗位奖学金体系、以冠名奖学金的方式统筹管理。

4.逐步取消原来分项设置的各类奖助学金,设置“博士生岗位奖学金”体系

统一的岗位奖学金体系避免了奖助学金分项设置、多头管理,研究生之间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博士生通过承担岗位责任,培养责任意识,提升综合素质。通过承担助教工作,提升未来教书育人的素质能力。助研工作,除了做科研之外还要承担课题组的管理和服务的任务。学生兼职辅导员工作,可以在学生工作中发挥朋辈教育在学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以助教的培训、评估、管理,促进全校教学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对正在开展的本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5.全面改造管理系统,保障改革方案落实

与改革方案同步,我校启动了管理系统的规划建设和全面改造,建立了与博士生岗位奖学金相关的预算、评定发放和经费统筹管理体系,并实现了与财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与功能对接,形成了统一的经费管理和发放平台。整体上实现奖助不同子系统在各项业务内容上的多线交叉运行模式。

6.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培养需求自洽的名额分配机制

资助体系的岗位核算与招生名额分配紧密结合。院系和导师在考虑其招生计划时,会同时考虑其培养成本、学科发展需求和生源质量等。如果院系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设立助研岗位,则减少其招生计划。对于已经招收的学生,由学校补足资金,并在下一年度调减相应院系招生计划,使得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科研工作,起到了引导资源合理流动的作用。

博士生资助体系改革不是仅仅涉及学生的资助问题,而是一项机制体制的改革。改革的实施触碰到了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北京大学希望通过改革形成良性的系统,能够促进老师关注学生,激发老师和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能动性,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培养能力。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1-24

  

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清华大学紧密围绕“服务需求、提高质量”的改革主线,全面推进“继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继续加强培养模式探索,重构质量保障体系、重构教育治理体系”的试点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工程博士培养两项工作中形成了经验做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精神,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以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建立了校系统筹、分工协同、贯穿培养全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从2004年起,校党委书记、校长为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成为优良传统。2018年首次实现中外研究生新生校级入学教育全面同步,学术成长与发展、学风道德和学术素养、校规校纪、校园安全、职业发展等专题报告在同一时段安排两位老师分别用中英文讲授。在院系层面,主要领导讲党课也成为新生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

落实课程和培养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新开课程除了审核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方式等,增加了对政治立场的审查。2007年起,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成为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环节,2018年首次实现对国际研究生新生的同步覆盖。2017年启动建设面向国际学生、以“理解中国”为主题的中国概况课组,目前建成18门课程,14门采用全英文讲授。在博士生论文选题报告、中期考核、最终学术报告等环节增加了对政治立场和学术规范的审查,并加强了保密管理。

积极探索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机制,提出了“走向海外、走向国家大工程、走向创新创业制高点、走向地方特色产业和交叉学科前沿、走向基层”的布局。2018年,1200余名博士生奔赴全国20余个省、区、市的167个实践基地以及1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为期6周的社会实践,深度体验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从2017年起探索社会实践支队临时党支部建设,2018年99个实践支队设立临时党支部,覆盖了90%以上的党员,实现党建工作不断线,组织了党建活动300余次,服务干部群众万余人次。

二、工程博士培养

2018年启动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扩大招生规模,将培养院系由原来的8个扩展到全部22个工科院系。项目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工程高端人才培养的新格局。确定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设立项目中心及其管理委员会和培养指导委员会,在学校层面统筹招生、培养和管理。

招生对象既包括具有较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取得突出成果并主持或者作为骨干参与重要工程项目的行业领军人才,也包括科技创新企业的技术企业家。招生采用“申请-审核”制,项目中心统一组织、执行统一标准。首期招收135人,全部为非全日制在职攻读,在全国高校同类项目中规模名列前茅,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申请录取比达到9.5:1。

项目培养指导委员会制定了模块化的培养方案,并由项目中心统筹公共课程与培养培节安排,突破学科壁垒,突出实践导向、问题导向,促进融合创新。第一年学生按5个工程领域编成平行班,完成课程学习。第二年开始,学生进入对应工程领域的纵向班,纵向班责任教授负责组织论文选题、中期检查、最终研究报告以及工程博士生高峰论坛。

工程博士培养采取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联合指导的方式,校内导师由认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担任,企业导师由合作企业或相关领域专家担任,一般具有正高职称,并鼓励导师根据研究课题组成论文指导小组。论文选题要求与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推动产业升级紧密结合,开展工程新技术研究、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或新装置研制等。学生论文完成后,提交项目中心统一送审。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1-24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一、多路径推进博士生海外交流,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学校围绕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全球开放战略”,在主要部门和各学院(系)设置国际化专岗,加强统筹协调,实现“峰”(顶尖大学合作)“脉”(欧美国家、亚太国家、金砖国家和国际组织交流合作)两手布局,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对外合作交流能力。

一是加强海宁国际校区建设,探索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途径。先后成立浙江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数据科学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生物医学联合学院和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以及新成立的国际联合商学院(筹),在业内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依托与多伦多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联合培养“双学位”博士研究生项目、“海外学术大师工作室”等项目,推进与世界顶尖大学、顶尖学科的战略合作,建立研究生跨境双导师联合指导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成建制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博士生的全球竞争力。

三是通过实施“世界一流名校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海外实习生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浙江大学资助博士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项目”“陆氏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基金项目”“研究生国际工作坊”“研究生国际暑期学校项目”“人文社科专业博士生境外交流基金”以及交换生项目,与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多伦多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四是实施博士研究生学术新星培养计划,大力提升博士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全球胜任力。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为入选该计划的博士研究生提供生活补贴、小额科研基金和出国(境)联合培养经费,为将入选者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独立科研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优秀青年学者提供经费支撑与保障。

据统计,2018年学校博士研究生对外交流率达到90%以上,并受邀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做专题报告介绍经验。

二、完善质量监督,扎实推进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

2016年,为了支持医学创新中心建设,鼓励医学、工学、信息等学部围绕医学、生命科学领域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学校启动了以“Med+X”、“Brain+X”交叉学科研究为试点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配置56个增量招生指标。2017年,根据《浙江大学关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共享的指导意见》(浙大发研〔2016〕79 号)以及《关于“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施细则(试行)》(浙大研院〔2016〕34号)等文件要求,学校成立“医药+X”、“工学+X”、“信息+X”、“文科+X”、“农学+X”以及海洋领域等6个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配置129个增量招生指标,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等多形式交叉,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2018年继续招收135名多学科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校对每个交叉中心在3年内分别投入100万元建设经费,指导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为保障培养质量和实效,2018年8月研究生院通过专项课题、座谈会、问卷调查、进展报告会等形式,对2016、2017级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政策。在2019年博士研究生指标测算分配时,继续单列“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专项,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各平台招生计划,强化该专项的荣誉属性,提高竞争性和办学质量。2018年11月,为加强布局人工智能等国家急需学科,重点建设教育部批准的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学校又新增“双脑计划”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

学校强化浙江大学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能,委员会由分管科研、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任主任委员,常任成员包括研究生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等部门负责人,临时委员为各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人,联席研究多学科交叉教育规划,并研究制定《浙江大学多学科交叉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规程》,保障机制有效运行。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1-24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复旦大学全面对接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推出以“一个体系建设、四大板块改革、五项机制创新”为核心内容的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一个体系建设,即:构建“科教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四大板块改革,具体包括:强化思想引领,培育科学精神;科研促质量,重点是立足高水平科研,培养高水平人才;导师促质量,重点是强化导师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导师的生源物色、科研资助和成长关心,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夯实奖助保障基石,重点是通过奖助体系改革,提高博士研究生待遇,给予一流的研究生一流的待遇。五项机制创新,即:创新学科形成促进机制、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创新分类培养机制、变革课程创新机制、创新质量保障机制。按照上述改革方案,学校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限于篇幅,下面重点列举2项改革举措。

一、加强思政教育,强化思想引领

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打造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我的新时代”《五四演讲比赛》、《中国道路大讲堂》、《大师面对面》等品牌项目;多措并举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启动“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配套专著及系列教材”编写计划,已编写出版《研究生学术行为规范读本》、《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读本》、《研究生学术道德案例教育百例》3本专著,2019年内再出版《研究生学术道德与规范百问》、《研究生导师学术行为规范读本》2本专著及若干《研究生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类课程教材。相关工作受到教育部等上级部门肯定,教育部网站对此刊发专文报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为激发研究生科学潜能、弘扬科学精神,学校论证设立了“未来学者计划”。

二、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立足高水平科研培养高水平人才

2016年2月,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近期重点工作安排》,明确“推进复旦大学张江校区转型,年内启动建设”,以此支持复旦大学全面参与“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以此为契机,学校全面启动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建设,重点实施国际人类表型组重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等大科学计划,为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创造优秀平台。

实现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关键是要强化科研育人,要将博士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此,学校通过综改,将博士生招生名额和政策资源优先向上述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倾斜,依托平台高水平科研工作,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进一步展开立足高水平科研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探索,学校全面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论证提出“上海科创中心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内容涵盖“卓越博士生科研促进计划、卓越研究生导师团队计划、前沿与交叉科学领域博士生探索计划、新工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计划、重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研究生交流资助计划、杰出博士生青年科学家荣誉计划”六大专项计划,形成博士拔尖人才创新培养体系。其中,卓越博士生科研促进计划一个重要导向是“夯实奖助保障基石,给一流的研究生一流的待遇”。通过加大对优秀博士生和优质博士生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进一步激发博士生的科研创新活力。

通过一年的试点推进,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改革目标的实现还有较大距离,2019年学校将进一步着力把改革推向深入。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1-24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经验做法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结合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分别在招生评价、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科研育人、国际合作、论文答辩、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不断深化博士生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全过程”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探索招生模式,提升博士生招生培养质量体系。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办法》,创新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明晰学院、导师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的权责,突出学术和科研导向;完善“申请-考核”制招考办法,扩大试点学院范围,提升学院和导师在录取工作中的学术评价自主权;创新试点哲学社会科学直博生招生制度,在哲学学科和工商管理试点招收19人,并在培养环节同时搭建导师组指导体系、联合培养体系、资助平台、学术平台等共同提升直博生培养各个环节的培养质量。

创新培养模式,优化博士生入学培养各个环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四年基本学制改革为基础,以国际化为突破口,以科研为导向,以提升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全面调整优化博士生培养方案;重视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设“大师课堂”,编写《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读本》;探索“哲学社会科学卓越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培养模式,在哲学、商学等一流学科试点,通过统筹培养模式、招生计划、导师设置、资助体系、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设置等各方面政策和资源,首批选拔资助170名博士生,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完善博士点学科专业主文献制度,形成主文献共123卷,214册,覆盖我校全部125个博士点,并设立专业主文献研读课程,课堂教学质量得到学生广泛认可;制定《博士生学科综合考试实施细则》,将主文献纳入博士研究生综合考试的主要内容,建立具有淘汰功能的综合考试制度;积极拓展渠道,培养博士生跨文化学术交流和沟通能力,通过各级各类项目共选拔资助300余名研究生前往世界知名高校学习,资助140余人次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人才培养衔接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优秀博士生培养与学校储备人才支持计划的联动机制。

严把论文质量,全面提升博士学位论文水平。建立预答辩制度、构建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制度、匿名评审制度、学位论文答辩后补充修改制度,强化博士论文答辩后抽查制度和博士生导师约谈制度,发挥制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关于加强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意见》,实施“博士研究生教育4321工程”,保障院系主体作用、导师主导作用,严把博士生选拔并与有关部门四个方面形成合力,牢牢抓住招生、培养、学位管理三个关键环节,重视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和学校自行开展的两种事后抽检工作,开展博士学位论文评优,弘扬一种不忘初心、奉献学术的情怀。

强化导师队伍,推进实施导师提升计划。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用和考核办法》,改革原有博士生导师资格核准制度,建立和施行博士生导师资格备案制,从师德师风、培养质量、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等多方面考核导师资格,并鼓励学院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导师队伍学术成长和激励约束机制;推进“3+2+1”导师提升计划,通过开展新博导大会、导师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三种校内培训模式,鼓励国外培训和进修、开展专业实践课题两种校外培训模式,强化导师自身政治意识的一个核心要求;制定发布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中国人民大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和《中国人民大学教职工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并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度,从多个环节保障导师队伍质量。

摘自 教育部网站 2019-01-24

 

 

上一条:高教盛典 下一条:人工智能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