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南医三院成省内首个按“新国标”评定的三甲医院

时间:2015年01月08日 00:00    作者:图:赵玮    来源:     点击:

医院“改嫁”:丑小鸭如何熬成白天鹅?

DSC_0670_副本.jpg


“一个丑小鸭,8年抗战,终于熬成了白天鹅!”金大地感慨地说。

今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称“南医三院”)将正式挂牌“三甲”。这是广东重新启动医院等级评审后,全省第一家按照国家新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评审通过的医疗单位,含金量很足。

作为院长,金大地抑制不住兴奋。这位有“广东骨科第一刀”美誉的名医,年过半百受命接任院长,跟同事一起,把这家只有150张床位、190多个工作人员、仅靠体检业务维持的小企业医院,变成以骨科为龙头的三甲综合医院。骨科界的顶级国际会议“SICOT世界骨科学术大会”今年9月将在该院举行,届时将有近万名海内外嘉宾齐聚广州。这也是该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广东省近日提出,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部分国企所属医院转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

“南医三院是一个很成功的医改样本,转制经验值得研究推广。”广东省医改办主任、省卫计委副主任黄飞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南医三院可谓省内改制发展最成功的医院之一,走出了一条依托医科大学、重点专科带动的新路。

◉改嫁◉

企业医院“断奶”

转制交给医科大学

对胡海源而言,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华瑞医院(后更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的任命来得有些突然。

那天晚上,他来到位于广州市中山大道边一深巷内的医院,发现医院楼宇陈旧、地方狭小、设备欠缺,而且人才匮乏、技术落后,他心里不是个滋味。

这家医院叫“广州邮电医院”,成立于1953年,前身是国民党战区的野战救助所,几十年前就有了X光机,随后成为矿务局医院,之后又变身为广州邮电局医疗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推进,广州邮电医院的发展无可避免地陷入尴尬局面: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增多,电信、邮电、联通企业成为各大医院争夺的大客户;另一方面,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仅处于从属地位,不能指望其医疗设施、医师技术水平与地方专业性医疗机构比肩。而且,企业医院并非企业的主营业务,却永远是“花钱的主”,加上企业上市必须剥离社会职能,电信提出让邮电医院自寻出路,改制成为其不可避免的选择。

过去,电信每年要给医院补贴上千万元,但从2000年开始,这个“母亲”决定渐进式“断奶”。不过,让“老邮电”员工庆幸的是,“娘家”准备了一栋13层的住院楼作为“嫁妆”。

可是,问题来了:“嫁”给谁?

出路有几条:民营资本注入,“广东省建筑中心医院”走的就是这条路,成了民营的“广州民生医院”;或者交给政府,变成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机构;还有一条路,就是“嫁给”大学。

正在此时,南方医科大学抛出了橄榄枝。业界人士分析,这是一种双赢机制,邮电医院要谋求更好的发展,会考虑大学带来的品牌效应,而转制后这一医院也必然承担教学职能,倒逼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南方医科大学看来,学校从军队转到地方的发展战略就是继续做大做强品牌,适当扩大规模和增加附属医院。

2007年4月,广州邮电医院正式脱离省电信系统,整体移交南方医科大学。双方约定,广州邮电医院成为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后,医院的性质、人员编制、经费划拨等和南方医大各附属医院享受同等待遇。

◉破局◉

广发英雄帖

引进117位高级专家

移交之初,医院的老员工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担心:过去是企业医院,医生是小剧团的一号主角,如今好比到了省城大剧团,只能跑龙套了,待遇也是个未知数。

对此,医院的做法是:技术水平较高的员工给予相应平台使之继续提升;技术水平略逊的员工适当予以调整岗位;年轻医生则外派到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

然而,年轻医生从进修到成长成才需要一定的时间。医院要尽快步入发展快车道,一些重量级的专家必不可少。

2008年,在业界声望甚高的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金大地,被南方医科大学领导班子委任为南医三院院长。上任伊始,他和胡海源等党委一班人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广发英雄帖。

8年间,南医三院先后从南方医科大学两所附属医院、中山医、广医系统调入20余名专家教授,从湘雅医学院、国内知名大学附属医院,甚至是从国外引进人才,如著名的骨科专家蔡道章、肾内科专家邹和群、妇产科专家郭遂群等,引进的高级职称专家117名,并形成了以博士、硕士为主体的技术骨干队伍,硕士以上学历者达18%。仅2014年,南医三院就有11位医生成功晋升为高级职称。

骨科专家蔡道章是从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院长的“高位”上调来的,这在业界引起震动。“别人问我们是怎么挖人的?我笑着说,其实我们就在‘真功夫’吃了一顿快餐。”胡海源说,“他真是奔着事业来的,这里可以搞大骨科。他办起了谋划已久的运动医学专科,当上了省级主委,现在恒大足球队的队员也来我们这里做保健。”

“骨科龙头专业带动作用很突出。现在,我们年手术量接近1万台。”金大地说,“骨科床位占总床位数超过1/5,骨科的几位学科带头人也成为了行业内的领军人物。”

2013年初,南医三院获批加挂广东省骨科研究院,成为国内首个省级骨科学高级学府、医疗中心、研究和培训基地。今年9月,南医三院将负责承办第36届“SICOT世界骨科学术大会”。

◉蜕变◉

大胆贷款3亿

门诊楼从深巷里搬到大路旁

医院蜗居在深巷,房舍低矮陈旧,而不远处就是中山大道,高档社区密布,居民健康服务需求高,可谓“冰火两重天”。

如何改善病人就医环境是一个大问题。金大地设想,若在路口建一栋新门诊楼,配上500张病床的新住院大楼,可吸引番禺、中山、东莞等地病源。

恰逢医院的“邻居”——紧邻中山大道的通讯设备厂有意出售几栋厂房,医院党委商讨决定贷款3.25亿元,购买这些厂房建新门诊楼,解决医院巷子深、地盘小的问题。原本根基薄弱的医院必须负债发展,但没想到这个决定得到了职工的拥护。大家认为,转型后,医院服务对象自然是社会公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便凸现出来。

事情很快上了轨道。在连续施工奋战268天后,高8层、占地20多亩的欧式门诊大楼赶在广州亚运会开幕之前投入使用。医院还聘请南方医院和珠江医院各专科退休专家前来开诊。

转眼8年过去了,医院业绩提升明显:床位数从150张增加到805张;学科从零星几个增加为40个;收入从5000万元增加到6.2亿元。8日,南医三院正式挂牌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这是医院等级评定重新启动后全省第一家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的医疗单位。

“当我们只有6000万元业务收入时,就开始规划8个亿的大投入了,今天想来,这有点像一场赌博,但是敢拼才会赢。”金大地说,“我们至今还缺钱,但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我们坚决不过度医疗、不开大处方,甚至检查还给打折,采取的办法是让利做量。‘三甲’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南医三院要真正地脱胎换骨,是一场持久战。”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专家指出,医院转制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选好婆家、找对能人,不盲目搞大综合,而是做好大专科、重点突破。南医三院的经验值得其他转制医院学习。

Copyright © 南方医科大学信息公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