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塔前仰望星空,白云山下风华正茂
姓名:叶淦钦
专业:2018级医学检验技术
毕业去向:推免至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
本科获得成绩:南方医科大学三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
回望自己大学四年,严格来说,是五年。从一个专业,换到另一个专业;从平平无奇,到成为一名准研究生;从当初漫不经心随口一句“随意”,到现在意志坚定说出“我要”。似乎,这五年学医生涯,也没有前辈说的那么不堪,我还学到挺多的。
十八而志胸无志
与众多同学一样,那场所谓“决定了你人生”的考试结束的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我好像,突然间,不知所措,结束了?我是谁?我要干嘛?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高考前,只知道要考足够高的分,而高考后,却不知道自己拿着这些分可以做什么。高考之前,我从未想过以后的路要怎么走,也是如此,高考之后我对未来十分迷茫。
满怀着憧憬来到南方医科大学,成为师兄师姐心念念的“小妖姬”,顺德校区的中国风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听着摊位里前辈的介绍跃跃欲试……大学的新鲜感让我将迷茫都抛诸脑后,加入学生社团,和舍友出去玩,每天准时上课,偶尔溜一下图书馆,学得懂就学,学不懂等一会儿再学,只想着能过一天是一天。
二十冠弱心犹壮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原以为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殊不知,兴趣也是可以由环境培养出来的。第一次见大体老师、第一次上细生实验课,第一次画组胚的图册,第一次上机能实验课,听老师在讲台讲述一个又一个的病例,我渐渐发现医学也是挺有趣的。身处在浓厚的医学氛围里,我不由自主地想更加靠近医学,尤其是在见习过程中,在帮助到患者的成就感的加持下,我不满足于在背后做基础研究,我更希望能在临床工作。于是我转专业来到了医学检验这个班级。在这里,我更加努力刻苦地增强专业知识,想以更加专业的素养,在未来参与到临床工作中。
三十未至亦可立
大三是我最累的一个学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大二下学期上了半年网课,这半年我有一些补修科目和部分课程只能拖到大三上学期,自己找时间回去顺德上课、考试。又加之大三一年的专业课往往是好几门堆在一起上,每天睡4、5个小时是常态了,熬过来以后,发现也没什么可怕的。想到大学期间,好像除了啃课本,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提高,在大三下学期,在朋友的怂恿下,我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基础论坛比赛,这是我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科研,虽然只拿了安慰奖,但是过程才是真正精髓,也正是得益于这次比赛,让我信心大增,后面拿到了推免资格。
实习期间,我愈发体会到了专业知识的魅力,机械性的操作枯燥无味,但偶尔想通几张报告单,正如解开数学试卷导数题最后一问,痛快绝顶。
我常常在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我剖析过自己,除了记忆力好一点之外,我做的比别人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课本知识,始终保持一种厚积薄发的态度,不能够仅满足应付考试,能考高分当然好,而在这之外,能学到什么更为重要,一方面一医学知识是靠积累的,另一方面庞大的医学储备更利于接受新的知识;
第二,没有人是天生的全才,他一定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坦然接受自己的短缺并不丢人,更重要的是知耻而后勇,他日再来挑战;
第三,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你完全无法决定的,并且绝大多数事情都不会顺心,在面对逆境时,唯有把自己能决定的事情做好,勇气先行,才有运气相随,准备充分了,才能有底气说出那句“我抓住了机遇”;
第四,我总是认为,一个人的付出和回报不一定是正比例行数,它更像一条回归直线,所有的顺心和逆境恰恰是当中的离群值,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付出和回报,一定是正相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前辈的建议,永远只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