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校举行“名老中医传承班” 拜师仪式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1日 | 来源: | 作者:

我校举行“名老中医传承班” 拜师仪式

南方日报新闻链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4-12/01/content_7375039.htm
广州日报新闻链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4-12/01/content_2809426.htm
信息时报新闻链接: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4-12-01/195876.html


    11月30日,我校2013级“名老中医传承班”全体学生在顺德校区文化广场举行拜师仪式。拜师仪式遵循了传统的“拜师礼”,师生均身着汉服,20名同学向20位老师行三拜之礼,呈拜师贴和束脩,向老师双手敬茶,正式成为其门下弟子。副书记昌家杰、副校长文民刚以及学生工作部、教务处、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学院和中医药学院的领导和师生参加了仪式。

1.jpg

 

师生身着汉服举行拜师仪式

    上午九时,拜师仪式正式开始。首先是“入学鼓箧”(出自《礼记•学记》,为古时入学的仪式)。学生们敲响锣鼓,象征以鼓明志,以锣声警惕学生去除心中一己之私、一己之利。然后师生全体面向东方,行三拜之礼:一拜华夏文明,二拜先圣之道,三拜格物致知。接下来,全体弟子朗诵《大医精诚•节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寓谨记医学先圣之言,心怀普救含灵之愿。随后弟子们逐一向老师呈拜师贴,并呈上六礼“束脩”(指学生献给老师的礼物,六礼及其寓意分别为: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业精于勤;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红枣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得圆满;“十条腊肉”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以表达弟子心意。)
    弟子们向老师敬上用红枣和荔枝泡的茶水,寓意“早点励志”。然后行拜师礼,一拜师道尊崇,利人利德;二拜传学授业,感念师恩;三拜天地为鉴,光我岐黄。导师回礼,回赠一葫芦与弟子,寓意弟子早日“悬壶济世”。
    “名老中医传承班”班主任、中医药学院副院长肖炜说,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通过亲身感受传统仪式,领会仪式中蕴含的文化要义,树立尊师重道的思想。知名中医 “治未病”专家罗仁教授说,希望通过拜师仪式这个良好的开端,引导同学们尊重中医,爱上中医,愿意终身从事中医。

2.jpg

 

4.jpg

IMG_1626.JPG

 

3.jpg

 

深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文民刚宣读了2013级“名老中医传承班”本科生导师和首批学生名单,他表示, 2014年9月,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启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大了中医教育改革力度。设立“名老中医传承班”是学校深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卓越中医师的重要举措。中医药是我们学校传统的特色优势学科,中西医结合是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特色。他希望同学们珍惜机会,通过跟师学习,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同时希望各位导师通过言传身教,为培育未来的名中医做出贡献。
    昌家杰与中医药学院院长吕志平共同揭开了“南方医科大学名老中医传承班”的横幅。

IMG_1653.JPG


    陈宝田教授代表导师发言,从中医的重要性、中医要怎么学、学什么等方面,对弟子们作了第一次教导。

“名老中医传承班”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择优遴选

    “名老中医传承班”是我校去年增设的招生特色班,从第二学年开始在中医学专业本科生中,遴选出20-30%人左右组成。今年的2013级名老中医传承班学生遴选工作,坚持“导师学生双向选择、择优遴选”原则,要求入选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修养,立志从事中医行业。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并按分值系数计算课程平均成绩后,从高到低排名,确定获得初选资格的学生。在面试过程中,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对中医学专业的理解和认知程度。最后按照学年平均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的比例,确定申请者综合成绩,录取20名同学作为2013级名老中医师承班学生。
    名老中医传承班由中医药学院主管教学院领导担任班主任,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学校给每名学生配备导师,导师由包括在内的学校中医药名老专家组成。首批名老中医传承班的20名指导老师中,涵盖了针灸推拿、伤寒瘟病、心血管疾病、中医药等各科的专家,每人都有25年以上的临床经验。其中吕志平教授、陈宝田教授、罗仁教授等博士生导师均为广东省名中医和国家名老中医传承老师。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倾斜推免生指标,提前进入临床

    名老中医传承班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规律,构建“现代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相互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过程中重素质、重传承、重经典、重实践,通过“精英化教育”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传承人才。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将突出经典和临床经验传承,加强了中医经典、古代汉语、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教学,强化训练学生中医临证能力、提高临床实际经验。同时,开设系列名老中医药专家临床经验系列讲座,从全国聘请中医药知名专家授课。
    名老中医传承班倾斜推免生指标,优秀的学生将免试录取为中医学研究生,优先推荐到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各非直属附属医院就业等。
    学生进入名老中医传承班学习后,有严格的培养计划和考核标准。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和深厚中医理论功底,掌握指导老师指定的中医经典,领悟古籍精华,完成6-10篇读书笔记。
    一般中医专业学生在第5学年开始进入临床见习实习,但是传承班学生大三就将提前跟随导师进入临床学习。每周至少有一次跟师门诊或病房查房工作。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撰写70个班次的跟师临床记录及跟师临证笔记,对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能提出新的见解和新的观点;还需要完成1篇总结指导老师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或中医药研究研究的论文。
    学校对于名老中医传承班学生每年考核一次,考核内容包括日常综合表现、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导师反馈评议等,对于难以达到继续培养要求的学生予以淘汰,并根据缺额酌情增补学生加入老中医师承班,不合格的学生进入中医学专业普通班学习。

开展“师带徒、徒承师”的传统教育形式

    我校中医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中医药学院曾是军队唯一的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中医药人才2500余人。目前中医药学院在校生近2000人,是全国综合型院校培养中医药人才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近3年,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中医类执业医师通过率全国通过率均为90.00%左右,高出全国平均30个百分点左右,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我国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提出了促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思路,出台了一系列符合中医药特点、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政策措施,对中医药的投入大幅增加,为中医药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在此背景下,我国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以传统的“师带徒、徒承师”的教育形式,正可弥补当今全日制教育在临床方面的薄弱点,是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据中医药学院负责人介绍,学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中医药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学院实际,积极开展了师承和学位教育有机结合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模式。我校会一如既往地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发挥老中医药专家在中医药继承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传帮带”作用,为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提供条件,力争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一种制度化教育。

 

IMG_17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