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团学活动 > 正文

深植乡土传薪火 走访慰问暖人心 丨我院“潮声筑梦”知行团赴汕头泉塘村开展老党员与学生家庭走访慰问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1日 浏览次数:

为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7月15日,我院“潮生筑梦”知行团师生一行11人抵达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泉塘村,开启暑期社会实践首站——走访慰问活动。团队深入基层,先后与村干部座谈交流、走访慰问当地两位老党员、一户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及一名本院学生的家庭,传递关怀温暖,聆听奋斗故事,感悟奉献精神,为后续社会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座谈,精准把脉

7月15日上午,团队抵达首站便与泉塘村村委会干部进行深入座谈。王景东老师详细介绍了此行目的,重点了解村内学生基本情况及村民对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的知晓度与办理难点。村干部提供了宝贵的一线信息,为团队后续精准施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座谈中,团队还现场发放了《广东省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助学贷款操作指南》《健康科普手册》等资料百余份。村委妇女主任林女士感慨道:“你们主动把学生资助和贷款政策以及健康知识送到村里,真是解了村民的‘信息渴’!”

致敬耆老,聆听“新”声

在村干部带领下,团队带着慰问品,怀着崇敬之情走访了两位为村庄发展奉献数十年的老党员。

在党群服务中心,团队和退休返聘老干部林武豪同志进行深入交流,现场气氛轻松愉悦。林老精神矍铄,深情回顾了泉塘村环境卫生建设的奋斗历程。从交流中得知,林老原本已经退休,但他心系村里发展,毅然决然接受了村委的返聘,负责村里卫生整治。他展示着记录村庄新道路、新沟渠、新公园建设成果的照片,言语间洋溢着对村庄巨变的自豪。

随后,在村委会干部带领下团队来到曾任村组织委员林茂龙老同志的家中,林茂龙同志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参军入伍,将青春热血献给了国防事业。退役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泉塘村,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和共产党员的赤诚本色。在担任村组织委员期间,他将军人的执行力、组织力与党员的奉献精神深度融合,带领村民攻坚克难。林茂龙老同志结合亲身经历,生动讲述了乡村治理工作从早期的举步维艰,难以推进,到如今拓宽思路、村民齐心聚力建设家园、美化环境和发展经济的重大转变,分享了宝贵的基层治理智慧。“时代在变,服务乡亲的心永不变。” 他掷地有声的话语,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为青年学子树立了扎根基层、服务乡梓的光辉榜样。

心系学子,精准帮扶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在前期村委座谈精准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知行团带着慰问品,在村干部带领下,专程走访了一户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家庭,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团队成员们与学生家长围坐一堂,促膝长谈,在交流中得知,学生为减轻家庭负担,现在已经到镇上打暑假工。针对该家庭的具体情况和前期了解的普遍性政策盲点、操作难点,团队成员现场进行了“一对一”的国家资助与助学贷款政策深度解读,着重讲解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还款政策及贴息优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际案例,彻底消除他们对“贷款上学”的顾虑和“怕还不起”的担忧。强调“应贷尽贷”,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情牵校友,温暖同行

作为特别环节,团队还走访了我院一名泉塘村籍在读学生林同学的家庭。师生们带去学院的问候,关心其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并介绍了学院发展近况和学校支持政策,体现了学院大家庭的温暖与凝聚力。

此次座谈交流和走访慰问活动,既是对老党员无私奉献的崇高致敬,也是一次生动的国情社情教育。聆听老党员“话新”传经,青年学子零距离触摸乡村发展脉搏,感悟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精准帮扶困难学生,传递了国家的深切关怀;回访本院学生家庭,增强了育人共同体的情感纽带。活动密切了党群联系,深化了大学生对乡村现状的理解,为“潮生筑梦”知行团后续的政策宣讲、健康服务和招生宣讲注入了深厚的情感动能与实践智慧。

供稿:林子园

摄影:吴熙、武上元

编辑:劉蕊慧

初审:王景东

复审:刘洋

终审: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