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发布时间:2020-08-08 浏览次数:


1. 教研室简介(历史沿革,现状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成立于1953年,1982年评为硕士授权点、1990年评为博士授权点、200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科。本学科是人卫版全国统编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 5-8 版)及其系列配套教材的主编单位,也是广东省高校A类重点学科、全国“黄大年式优秀教学团队”和广东省组织构建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单位之一。

教研室现有教师16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7人,高级实验师2人。教师中主系列13人均获得博士学位,技术系列3人均获得硕士学位,9人有海外留学经历。

2. 师资队伍(按职称分类写)

主任:张琳(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主任:郭家松(教授,博士生导师)、陈英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授:张琳、郭家松、郭金山

副教授:陈英华、王海红、张敏、李娟、闫媛、黄绵波、马宁

讲师:王雪儿、李振林、卢康荣

高级实验师:刘忠英、晏芳

实验师:王祥海

3. 教学工作:课程,教材建设,教学课题简介,人才培养(本科生研究生)

本学科针对全校不同层次学生开设了《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课,留学生的《Histology》专业实验课,针对八年制、卓越班的所有模块教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进展讲座》以及研究生的《组织学实验技术》的教学任务,本学科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约6000余学时/年。近5年来,主编出版教材5本、副主编4本、参编8本。主持承担了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东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建设,现已上线使用;主持完成了胚胎发育模型和胚胎标本实习暨陈列室建设,现已成为南方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持完成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网络课程》获国家级教学课程二等奖。

近5年来,本学科共培养博士后3人、博士18人、硕士36人,其中4人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4. 科学研究:定位,研究方向,代表性团队及论文

本学科主要从事“重要器官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目前已建立起高标准的科研平台,学科实验室面积达883m2 ,研究平台完善、设备条件好,主要建设了四个研究平台,包括:转基因小鼠研究平台、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平台、电生理和动物行为学研究平台、生物材料制备研究平台。代表性团队有张琳教授及陈英华、张敏、闫媛、黄绵波等副教授组成的皮肤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团队; 郭家松教授及王海红、李娟副教授组成的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团队;郭金山教授领衔的损伤修复相关生物材料研发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 16项,省部级科研课题 14项、获资助 1100 余万元。近 5 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Biological Psychiatry, Biomaterial, Theranostics, Stem Cells等主流 SCI期刊发表原创论文 53篇,以第一申请人获得授权专利7项。

5. 荣誉与奖励

张琳教授担任了广东省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解剖学会青年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解剖学会组织学与胚胎学分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人类发育与衰老转化研究联盟理事、广东省人体生物组织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广东省科协医药学会联合体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并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支持计划、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计划。

郭家松教授担任了中国解剖学会再生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兼基础学组副组长、广东省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脑发育与脑病防治学会干细胞分会副主委、《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IF=3.171)和《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委,并曾被评为解放军总后优秀教师,入选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计划。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