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健康需 医校联动送温情—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服务队于镇隆镇开展联合义诊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21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直面基层百姓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就医远、检查难”的现实困境,8月21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红色寻英”、“乡音聚梦·资助同行”服务队携手惠阳区镇隆镇团委、中心卫生院,共同发起“惠泽镇隆地·杏林送安康”多维便民联合义诊活动。这支校地协同的服务矩阵,以“常规检查+中医理疗+专项筛查”的立体健康服务模式,将血糖、血压、尿酸等基础检测,艾灸、拔罐等传统中医项目,与血常规、B超、心电图等深度检查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多维度、一站式”的健康关怀,把温暖与专业送进乡镇,送抵千家万户。

校医联动商良策 共筑健康防护网

活动开展前,在指导老师谢胜蓝的带领下,服务队成员与镇隆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及医护代表召开专题协调座谈会,就联合义诊的各项环节进行了多轮深入沟通与务实交流。双方不仅细致推敲了义诊动线规划、时段安排、岗位分工及物资调配等执行细节,服务队还提前开展了基层健康需求背景调研,充分了解当地居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与诊疗期盼,使服务方案更加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要。镇隆镇中心卫生院充分肯定此次合作的意义,明确表示将全方位提供支持,协力确保义诊顺利落地、真正见效,为后续持续开展惠民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协作基础。

校地团队联合义诊筹备交流会


精准对接民之需 服务落地暖人心

此次义诊启动前,深入摸排居民健康需求,针对当地中老年群体常见的“三高”、关节疼痛等突出问题,精准设置“基础监测+中医调理”双轨服务项目,涵盖血糖、血压、尿酸等多项基础生理指标检查,又纳入艾灸、拔罐等贴近生活的中医理疗服务。义诊现场,队员们充分发挥“乡音”优势,用粤语、客家话等耐心询问、细心讲解,在一句句亲切的方言叮咛中,把健康常识说得明白、讲得温暖。

检查项目清单



活动现场图


实践课堂炼本领 青春医者悟初心

“课本上的‘正常参考值’,面对具体患者时才有了温度。”队员陈培城感慨道。义诊中,他为独居老人测血压时发现数值偏高,便蹲在老人身边结合其日常饮食讲解控压技巧,“老奶奶拉着我的手反复道谢,让我真切体会到学有所用、医者仁心的重量。”对医学生而言,此次活动是理论落地的“实战场”,熟练掌握各项检查操作,结合血氧、心率等数据综合判断身体状况;更是初心淬炼的“教育课”,当看到居民小心收好健康手册、听到“希望你们常来”的期盼,队员们对“到基层去、为群众服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校地团队为义诊居民进行血糖检测


校地团队为义诊居民进行尿酸检测


校地团队为义诊居民进行艾灸刮痧




校地团队为义诊居民解读检查结果


医校联动筑桥梁 双向赋能共发展

活动累计服务居民百余人次,其中60岁以上长者超过六成。这不仅是一次义诊,更是一场心贴心的关怀,是把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送到基层“最后一公里”,让国家“健康中国”的号召,化作照进镇隆的一缕温暖阳光。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学子们如清风般为我们带来了青春活力,更让我们真切看到了高校资源服务基层的广阔可能。”镇隆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肖莉莉感慨道。活动虽暂告一段落,合作却正在迈向新阶段:双方已达成初步共识,将合力推动此项服务常态化、机制化。未来,服务队希望定期组织健康科普义诊,把青春汗水持续洒向基层;卫生院医生则担任“实践导师”,为成员们传授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经验,真正实现“医教协同、人才共育”,让医学教育走出象牙塔,让健康关怀扎根本土,让希望在人心里生长。


校地团队联合义诊后合影

从测量仪上跳动的数字,到居民脸上漾开的笑意—南方医科大学学子走进镇隆镇,以专业为笔、热忱为墨,在义诊服务中书写青春担当。这场活动不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更探索出了一条“医校联动”提升基层医疗的新路径。健康关怀如阳光洒落街巷,也在双向赋能中孕育出基层服务提质增效的可能。“健康中国”的理想,正于镇隆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