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2018年广州科技开放日”,全市的116家科普基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对公众免费开放,我校人体科学馆科普基地围绕“创新发展,美好生活”主题开展探索人体奥秘,共创美好生活科普活动。5月19日也正是“世界炎症性肠病日”,活动便以此为主题,为大家介绍炎症性肠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这一长期慢性疾病的关注,共创健康美好的生活。
世界炎症性肠病日(World IBD day)为每年的5月19日,是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炎症性肠病患者群体的节日。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该病的患者长期受到肠道活动性炎症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的折磨,然而由于人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率低,近半数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为此,迄今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36个国家加入到世界IBD日这一全球性活动中,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希望提高人们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陈宇婷为大家展示肠道血管铸型标本,告诉大家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疾病主要影响了肠道黏膜,导致肠道组织发炎、溃疡和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除了消化道症状外,炎症性肠病还会导致关节炎、发热等身体其他部位的症状。
伦嘉荣用生动的语言向大家介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对人体的重要功能,告诉大家克罗恩病所导致的肠道反复炎症和反复切除,会使得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减弱甚至丧失,造成所谓的“克罗恩病致残”,使患者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对这一疾病是正确认识、及早诊断与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这一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呢?任泽文告诉大家这一疾病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食物过敏和环境等,近亲属中有人患病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患病风险比较高。该病还与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有关,任泽文在现场也呼吁大家定期清理冰箱里储存时间过长的食物,多吃新鲜食物,避免熬夜等。
炎症性肠病虽属于罕见病,但其患病人数却是在逐年递增的,与前十年相比,我国近十年炎症性肠病的总病例数增长约超过了24倍。费成硕提醒大家若有长期腹痛、腹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现今该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丰富,包括肠道菌群移植、生物大分子药物、物理分离发炎细胞等,只要能够及早确诊,治疗也是比较理想的。
刘子贤接受广东广播电视台小记者的采访,呼吁公众及早了解并重视炎症性肠病。在生活中,腹痛腹泻是十分常见的事,多数人抱着忍一忍或随便吃点药的态度,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延误病情,及早就医才是关键,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次科技开放日的主题活动能够提高人们对炎症性肠病的认识。
“2018年广州科技开放日”来源
根据《广州市科学技术科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六为本市‘科技开放日’。政府投资建设的科普基地,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其他组织具有科普功能、非涉密的实验室、陈列室等场所、设施,在开放日当日应免费向公众开放。”
科技开放日当天,本科普基地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围绕“创新发展,美好生活”主题结合场馆特色,通过参观、讲解、科普讲座等形式开展:探索人体奥秘,共创美好生活科普活动。共接待市民及青少年1000余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000余份。志愿者和讲解员们认真的态度、精彩的讲解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拉近了基地与市民的距离,扩大了基地在当地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