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讲坛:是不是艺术家,谁说了算?

作者:高一飞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9-05-13 16:30:49

20195月7日晚,由通识教育部主办的通识讲坛第十二期活动“是不是艺术家,谁说了算:作为社会身份之‘艺术’‘艺术家’及其承认的逻辑”,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

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杨小彦教授。他借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家?”这一话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太被人理解的现当代著名艺术家以及他们的现象级作品。如,马塞尔·杜尚的《泉》《下楼的裸女》《带胡子的蒙丽莎》,约瑟夫·博依于斯的《均质的渗透》《躯壳》《油脂椅》《群》《荒原狼:我爱美利坚,美利坚爱我》《7000棵橡树》,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杰弗琳.肯尼迪》,罗伯特·劳森伯格的《峡谷》等;还有中国的张晓刚的《大家族系列》《灰色背景肖像画》,岳敏君的《城市二号》《鸟》《帽子》,方力钧的《光头》,蔡国强的《小蘑菇云》《炸出一颗好大的树》《龙》《龙卷风》;徐冰的《天书》《鬼打墙》《911的尘埃》,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等。

杨小彦带领同学们,品读这些艺术家的个人经历、作品的具体时代背景和艺术故事,以及作品引发的争议,并从中获得关于现当代艺术的理解认知。

首先,艺术家不容易定义。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称为“艺术家”,而且,从个人价值的自我肯定出发,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另一方面“艺术家”作为一种社会身份,的确是通过某种社会逻辑被命名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被社会承认之后,才能成为“艺术家”。因此,对于“艺术家”的承认有两种一种是个人的,另一种是社会的。“个人承认的”艺术家无论如何敏锐,如何天才,都不能逃脱社会的“承认程序”的淘汰与过滤。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个人化的概念来抗衡,然后在抗衡当中寻找社会共鸣,并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自己浮在体制的表面,达到被“承认”的目标。

其次艺术除了带给人审美体验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功用就是给人们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社会、对美、对人性对生活的思考这是现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作品《泉》以荒诞的方式提出一个问题那些我们曾经相信的审美标准是好的吗?反讽当时流行的经典审美标准其实在扼杀人们的艺术创造性

再次理解艺术品不能脱离时代的具体环境和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很多现当代艺术家个人经历通过隐喻、象征、符号化的表现手法展示出来,形成一个与社会大众可能的互动现场表达内心深处世界对自己思考、深刻洞察终极追问

最后,正如讲座开场的几幅漫画所提示那样,进行艺术思考时是否应该有一些基本的态度:总是带着疑问;明白反思往往是痛苦的但也是值得的;时刻警惕观察中的谬误;不要得意忘形;小心被假象所迷惑。

讲座全程杨小彦始终有走上讲台,而是在讲台下,和在座的同学们形成一个亲密的、对话的现场,像推心置腹地聊天一般,时而回过头以和同学们一样的视角看向投影在大屏幕上的艺术作品。

讲座最后,杨小彦和同学们就艺术与美的关系、什么是艺术、如何成为一位艺术家等问题展开了意犹未尽讨论。

讲座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丰富的艺术知识,而在于让同学们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以及艺术思考的基本方法有了认知。真是一场触动人心的艺术通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