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大学,加持什么?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9-09-19 10:25:19

9月13日,时值中秋。南方医科大学2019级新生没有休息,他们在进行开学教育!通识教育部严金海教授也没有休息,他去给新生们进行开学教育!严金海教授与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期许的3000名大学新生们共同探讨一个问题:大学大学,加持什么?“加持”,乃借用自佛教用语,“加”就是增加,“持”就是接受并保持。所以这个讲座讨论的就是:进入大学之后,小伙伴们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增加或持有什么?如果大学是一轴画卷,想清楚这个问题,才好从容落墨;如果大学是一座宝山,这个问题的答案,将是专属于你的独家寻宝图。

 

  1.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亦其专心致志而然。”出自《南村辍耕录》。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著。宗仪,字九成,号南村。浙江黄岩人。学识渊博,明洪武中曾任教官。元末避乱隐居松江农村,耕读之余,有所感受,即随手札记于树叶上,贮于罐中,后由其门生整理成书,共30卷,585条,20余万字。记载了元代社会的掌故、典章、文物及天文历算、地理气象、社会风俗、小说诗词等。

小伙伴们上大学之前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考大学”,现在大家都是得偿所愿的幸运儿。然而,问题来了,大家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呢?大学要加持什么?在场有同学回答:学知识,学专业。这个回答和严教授的观点不谋而合。

毛绒玩具为啥可怕?

纵观人类文明,盲目无知给人们带来焦虑、恐惧。而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增加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了解,获得对世界的控制感,从而减少焦虑和恐惧。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和探索,我们不断拓展着认知边界。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分工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来自陌生人的服务,而能否参与到社会分工当中就意味着我们是否具有生存能力。严教授引用陶宗仪的说法“一事精致,便能动人”正是要告诉大家如果我们能做到术业有专攻,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具备系统的知识和扎实的技能,那我们就能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也就能得到竞争资本、发展机会和社会尊重。

 

2.学习发展专业知识的方法

学习已有的知识并训练相应的技能是学习的第一个层次。接下来第二个层次我们要知道系统知识从何而来,亦即学习发展专业知识的方法。严教授给大家举了一个例子:

哥伦布南辕北辙

当时欧洲国家极需要南东南亚的香料和黄金。但通往亚洲的陆路却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阻,海路则要经由南非的好望角。哥伦布游说欧洲的君主们,说他可以开辟一条新航路,他相信克罗狄斯·托勒密的观点“地球是圆的”,一直往西航行,最终就能到达东边的印度。1492年,他终于得到西班牙王后的支持,并说服了国王资助哥伦布西行航海的计划。

可是哥伦布为什么敢南辕北辙呢?

哥伦布相信托勒密“地球是圆的”这个理论,这是建立在他观察和推理的基础之上的。他观察到海平面上远去的船只总是桅杆最后消失在视野,而归航的船则是桅杆最早露出海平面。他据此推理海平面其实并不平直,而是弧形,也就是说地球表明是弧形的。接着,严教授给了大家现学现卖的机会。问了大家一个问题:“辣是味觉还是痛觉,你要如何来证明它呢?”

大家觉得这个实验设计得怎么样?

 

3.学习发展专业知识的态度

发展专业知识应有的态度就是坚持理性。始终相信:世界有规律;人有认识规律的能力;其结果是获得可靠的知识和技术。严教授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屠呦呦担任研发组组长后,基本思路是采取民间验方,然后利用现代的有机溶剂分离药用部位并进行相应的药理筛选和临床验证,研究人员整理了多达640种可能的中药,一一筛选。她们开始并未考虑使用青蒿,因为它的抑制率极不稳定,在12%~80%之间波动。一天,屠呦呦看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治疟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给了她启发,她改变传统“熬汤”提取的方式,改用低沸点的乙醚提取。”新的提取方式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使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疟疾治疗的最佳疗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屠呦呦团队正是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锲而不舍,在前人经验基础之上不断探索和发现规律,才最终获得关于青蒿素的可靠知识和技术的。

 

4.学会知识迁移与变通

我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知识。但若善于知识迁移,那么就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很多未知的问题。严教授讲到自己在澳大利亚旅游时的一个奇思妙想:

北半球的人在没有指南针的年代靠观察北极星来掌握航向(北极星位于地轴的延长线上,对于北半球的观察者来说,它的位置始终不变,看它,靠谱)。那么南半球的航海者要如何掌握方向呢?你懂的,在南半球可看不到北极星。严教授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南半球的航海者大概也得靠星星指引方向,那么南半球是否有南极星

存在呢?事实上,南半球虽然没有“南极星”,但有一个南十字星座,十字交叉的中心点就恰恰能起到“南极星”的作用。南半球的航海者正是根据它来确定方向。知识迁移能力是不是很有用?除了迁移能力,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还要懂得灵活变通。严教授给大家讲了《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

别把书读死

王承(约AD273-318,字安期)作东海郡,吏录一犯夜人来。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受书还,不觉日晚。”王曰:“鞭挞宁越(读书人的代称)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

王承不惩罚触犯宵禁的读书人,因为这条法律本意是要惩罚夜间作奸犯科之人,而不是惩罚因故晚归的好学之人啊!

 

5.你若有趣,世界有趣

大学加持什么?第二个答案是——做个有趣的人,过一种有趣的生活!常言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可见有趣的灵魂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严教授给大家举了个例子,我们今天常说“被撩到了”,意思就是心弦被拨动了。严教授用两首词给大家展示了有趣的人是如何表现“被撩了”以及“想要被撩了”的心情的。

嘿,还有这种操作,古人也太会玩了~

有趣的人内心丰富,他们能用独特的视角看待寻常事物,也能用别致的方式表达所思所想,他们能把日子过成段子,能在苦难的沙砾上培植出花朵;他们总是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乐趣,并让人由衷地感觉生活如此美好。

 

6.向善悦美,止于至善

科学可以给我们真理,但它从未向我们许诺过幸福。除了真,我们还需要善和美,才能让人生抵达幸福、圆满的境界。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严教授用这句诗歌表达对大家的希冀。这是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代表作《于我,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中的经典诗句。原话是“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诗人余光中将其翻译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严教授希望大家心中既有天下英豪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又有欣赏美、感受美、折服于美的细腻温柔。

花可谓是美的象征,古往今来,多少人种花、赏花、爱花、怜花、惜花,吟花……那花为什么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情绪为之波动,灵魂为之升华呢?严教授认为花之美有三重境界。第一重是空谷之幽兰“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的境界,于花是“自开自落自芬芳”,于人则是“悦纳自己、活好自己”的人生态度,达到这一重境界的人,能做到“语默动静体安然”,时时展现安详、喜悦、自然的状态;他们能自我要求、控制、引导、激励、突破、实现、完善,因为他们懂得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绚烂。花之美的第二重境界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尊自强态度和进取精神。花千姿百态,每一朵怒放的花都有打动人心的美;人各有禀赋,每一个昂扬的生命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花之美的第三重境界是它象征生命的本质。花的绚烂和怒放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激情,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宿命又让我们感,怀和无奈——人生如箭,不能回头。幸亏,“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有限的生命可以因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得以延续,这正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花开之后“结果”,果实中有果仁。果仁之仁,与孔孟之“仁”相通,是孕育着新生命的可能,是至善。

悦万物之美,修人格之善,是对于“大学加持什么”的第三个答案。

 

7.拔新领异 鼎新文明

最后一个答案,是加持创新精神。没有创新,人类文明就无法向前发展。早在两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们就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礼记·大学》说:“《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对于个人而言,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竞争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引领某一领域“从0到1”的突破,那他就是杰出的创新型、领袖型人才。有了这一步,才能有之后“从1到99”的改良、发展,精益求精。正如乔布斯之于智能手机时代。对于民族而言,创新能力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子就证明了这一点。只有中国制造,那中国只能说是大国;从移动支付到高铁速度,因为越来越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创造,中国才被公认为世界强国。想成为一个推动人类文明往前一点点的创新型人才,要打破知识壁垒,在学精专业的基础上,融通各学科的思维方法,这样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将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多可能的维度;在学习时不只是接受和记住一个个结论,还要养成“知其来处,明其去处”的习惯;把生活中的问题当课题,想办法去解决它而不是抱怨它;保持敏锐,时常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有时候一个好问题就是创新的契机和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