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经验谈】复旦考研6人组:“是战友,不是敌人”

2020-06-18 09:31:21

在2019年的考研大战中,2015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不少学子收获了累累硕果,其中李语婕、郑巧琪、杨雅晨、邓玲玲、李诗欢、钟贺全等6位同学考取了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招生8人,我校中西医学子录取6人,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面对如此稀少的名额和激烈的竞争,他们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

“自从决定报考复旦中西医专业之后,我们从没有把对方看做敌人,而是携手并进的战友,虽然没有在同一个医院实习,但是我们一直通过微信分享学习方法、共享考研信息、互相鼓励,一路扶持前进。在报考志愿的时候,我们结合各自的兴趣,在商量之后,报考了不同的研究方向。很幸运能遇上这么善良友好的研友们,我们可以信任地、毫无保留地交流信息,分享心情,相互打气。相信未来有你们的时光,会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这是一段幸运,又不只是幸运的旅程

李语婕,保研生,曾担任班级团支部宣传委员兼组织委员、院团委学生会歌唱队队长、谢炜工作室漫画组组长、 院科学与创新协会外联部干事、校艺术团团员。曾获校二等奖学金、校三等奖学金、三次院优秀共青团干部、两次校优秀共青团干部、校优秀学生等。

大学前两年还没有好好学习意识的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应该这样下去,开始思考将来想做什么,什么是有意义的,这一生为什么而活。即使大三专业课排名二十左右,李语婕依然决定努力拼搏一番,争取参与保研。从那以后,她拼尽全力让每一科分数都尽量高一些,同时积极参加学院老师的大创科研课题。面对大四的双学位毕业论文的压力,她不仅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奋发向上,因为兴趣加入了谢炜工作室漫画组,运营公众号,并在老师的带领下与小组共同撰写了一篇文章。另外,在针灸老师的指导下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在看到大四绩点排名跃至第一时,“我久久看着这个数字,回想着我这半学期的样子,一点开心,一点满足,更多的是感慨。”

当问到学习方法的时候,她却说学习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方法,而是意识。

截止到大四上学期她的总排名第7,面对3%的保研率,她还是希望能试试报名夏令营,失败了也比不尝试的好,了解到复旦大学中西医临床专业不开展夏令营,她有些失望。大四下期所有成绩尘埃落定,她惊讶的发现竟然前进到了第5,最终抱着一颗为考研复试打基础的心去参加本校的保研资格面试。她说面试是有很大技巧的,一定要让老师顺着你的引导走,最好提前选好心仪的方向,老师会按照你的简历顺着你的方向提问,这样能有方向地准备一下问题,包括最后的英文问题,她都有准备到,这样下来就不会有突然让人猝不及防的问题出现,回答起来也更加自信有条理。

她是通过本校保研资格面试的最后一名,之后的十几天才是最煎熬的日子,是选择轻松联系老师保本校还是冒着保研失败的风险放手一搏试外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这一句话,她又一次选择挑战自己。从通知到面试只有2天时间准备,在这期间要回校本部盖章、找老师写专家推荐信、预定机票和酒店等,虽然在深圳—广州—上海之间奔波,路途遥远,但她并不觉得辛苦,而是把它看成最后一道难关。保研面试不公开导师信息,不区分方向,在面试中,除了英语问题,考官问了关于乐器和绘画的问题,平常可能自己认为没什么作用的能力,其实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确认被录取的那一刻,像是做了一场梦

“回首望去,每一点一滴的努力和坚持都功不可没,但凡放松了任何一点,都不会让我能够刚好抓住最后一点幸运。幸好我没放弃,没妥协,没失去坚持和背水一战的勇气。” 她长舒了口气。

弹古筝的语婕

(李语婕日常小兴趣:素描)

考研是一场心理战

郑巧琪,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学院团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医药学院排球队队员,曾获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四次校级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青春筑梦.奋斗启航”征文全国一等奖、“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比赛全国三等奖等奖项。

“大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公众号的一篇微信推文,从那以后我便决定报考复旦大学中西医专业。”那篇推文中,采访了沈自尹院士和董竞成教授等对于中西医结合的理解,概括起来就是“运用现代医学的思想、方法和技术等研究和发展传统医学”。这与她心里一直以来的答案不谋而合。确定目标之后,便是信息搜集。复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今年的统招名额只有5个,而她的成绩也只是年级中的中等水平,面对如此稀少的统招名额,再加上当时班级中包括她自己,已经有3个人决定报考。她曾犹豫过、陷入过自我怀疑之中,最终还是决定相信自己、鼓足勇气去放手一搏。更戏剧的是,在考前一天去确认考场的时候才发现班级还有另外两位同学也报考了,并且这几位同学的平时成绩都比自己优秀。但此时此刻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她不允许自己再去思考这个挑战有多难,而是化压力为动力。

考研是一场很残酷的心理战,而疫情又拖长了这条战线,考生们的心理压力倍增。当看到363分的初试成绩和竞争者们普遍高分时,努力压制在心里的自我怀疑又再一次源源不断地涌出。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里,她都在思考未来该作何选择,调剂、再战还是直接去规培?在漫无边际地翻译英文文献、准备复试问答和专业课复习的同时,她开始着手联系各个学校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们、给有调剂名额的各校研招办老师打电话、网上查询医院规培基地的情况和往年招聘信息等。那段日子一直被失眠、焦虑和惆怅笼罩着,直到官网公布复试名单,复旦中西医结合临床方向扩招至8人,而363分的初试成绩排名第五,希望突然而至,那一刻她的双手都在颤抖,心里最大的感慨就是还好自己没放弃,此时此刻才能深刻领悟“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的意义。

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复试准备,从出复试名单到线上面试不到一周的时间,在这期间除了准备好面试内容,还要准备好摄像头、麦克风等硬件设备,并保障网络通畅。时间非常紧张,还好之前有做了相关准备。4月30号晚上出复试名单,3号租了一间网络畅通的酒店钟点房进行模拟测试,6号正式面试。面试包括自我介绍、抽题和考官问答三个环节,其中抽题包括医学英语段落中译英和英译中、专业问题两个部分。她抽取的翻译是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概述和中医在世界各国的发扬等,专业问题是中枢神经系统有哪些胶质细胞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是什么?从中医的角度谈谈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因为报考方向是产后应激,所以问答环节老师问为什么报考这个方向?抑郁的表现和诊断标准是什么?产后应激和产后抑郁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另外报考的导师单独提问了胆汁酸的作用是什么?老师还聊了基本家庭情况、英语口语学习、医院实习等方面。总的来说,专业问题都与复旦中西医的报考方向或者当下的最新最热研究相关。面试是一场更加直观的心理战,无论专业问题有多难,都一定要稳定情绪,调节好状态,从容面对,只有这样,才不会耽误后半部分的面试。考虑问题要多角度、发散思维,回答问题要自信诚实、礼貌稳重,导师更看重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和思维方式。

备考这一路走来,跌跌宕宕,考研不仅考验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分配能力,更是考验我们的身心素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否相信希望、相信自己,不轻易被外界的言语动摇,坚持努力不放弃。年轻就是要敢于挑战,只要拼尽全力,结果无论是成功或者失败,我们都将不枉此行。

(舞蹈《大鱼海棠》的排练照)

复试这一关,绝不可松懈

杨雅晨,担任校学生自律委员会主席,中医药学院礼仪队队长,曾获南方医科大学三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她是班级里唯一报考了中西医结合基础方向的同学,基础和临床两个方向的复试方式和内容有着很大的差别,接下来她将与我们分享她的复试之路。

杨雅晨和复旦的缘分开始于大三的暑假,她了解到复旦大学的中西医专业实力很强,也很向往综合性大学的生活,当时就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后来,看到一篇学姐关于学习和生活的帖子,杨雅晨被“自由而无用的灵魂”这个民间校训深深吸引了,还有校园里的猫咪、光华楼前的草地,所有这些都让她喜欢上这所有着深厚底蕴的大学。

她报考的是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方向是针刺与中药调整女性生殖功能的神经内分泌研究,2月19号初试分数公布,初试分数不算很理想,也不确定自己排在第几名,但是希望还是有的,所以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后继续复试的准备。初试成绩出来的第二天,她给所报方向的导师发了邮件,包括基本信息、初试成绩、对于老师研究方向的兴趣和一些想法,另外附上提前准备好的个人简历。第二天收到老师的回信,安心不少。

复试的流程和大致内容可以向上一届考取复旦中西医基础的师兄了解,师兄说复旦中西医结合学系主要研究的方向是神经生物学相关的,便开始搜集神经生物学的课程和书籍,在B站上正好有复旦大学的神经生物学的课程视频,另外看了知乎上推荐的神经生物学的书籍:《神经生物学:从神经元到脑》,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安排时间复习妇科学,因为报的方向原因,所以重点看生殖内分泌相关的章节。

对于英语,主要准备英文自我介绍、神经生物学相关的专业英语以及英文文献阅读。自我介绍很重要,要表现得自然、自信,需要反复背诵、对着镜子脱稿练习,做到即使面试时因为紧张而忘词了也能凭着肌肉记忆流畅地往下说。对于文献查找和阅读、英语口语提高,杨雅晨有一些真诚推荐的网站和公众号:1、文献查找:①谷歌学术,网页可以翻译为中文,在你大量搜集文献时会更省力;②sci-hub.tw,方便获取英文文献的网页,输入文章的题目或者DOI号,一般都可以找到。2、英文文献阅读软件:①知云阅读器、②金山pdf独立版。3、电子版书籍获取:“鸠摩搜索”网页或者“鸠摩读书”微信小程序。4、英语口语:公众号Teacher Gwen。

由于是学硕,所以杨雅晨有侧重地去阅读本学系老师的文章以及神经生物学相关的文章,阅读文献的方式包括泛读和精读,泛读时主要看每篇文章的摘要,可以帮助培养科研思维,对研究领域有大体的了解和掌握;精读时将整篇文章仔细研读,尝试去理清实验设计的思路。往年复试的笔试部分有考过撰写摘要,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找几篇文章先阅读除摘要以外的部分,然后自己写摘要,再去对比纠正。另外还有一点,关于是否有科研经历,如果有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也不用太担心,当老师问到科研相关的问题时,杨雅晨提到了本科时上过的比如生物化学实验、机能实验等课程,表明自己对于实验操作、动物实验有一定的基础,并且表明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的态度。对于实验操作,往年是要跟着师兄师姐进行一些实验操作,今年因为线上复试所以取消了这个部分,不过还是查找了一些常用的比如荧光染色、光遗传学、电生理等实验方法,以防面试时会提问。

不管哪种复试形式,不管哪所学校的复试,老师们考察的方面一般都是专业知识掌握的水平,是否诚信、自信,回答问题是否有逻辑、条理,英语水平高低,还有一定要注意礼貌,回答完问题可以说“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老师!”。

(曾经奋斗的主战场)

将同窗之谊延伸至复旦

邓玲玲,曾获得三次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等奖学金、广东省高校大学生读秀检索大赛优秀奖等。

李诗欢,曾获四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校级三等奖学金、广东省精英武术大赛:团体赛银奖等。

邓玲玲和李诗欢同学是大学五年的室友,并且在同一家医院实习,她们文静儒雅,学习努力,在班级中名列前茅。更巧妙的是,她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都怀揣着一个“复旦梦”。考研路上,她们相互促进,从不放弃,“再大的风雨,都有你的陪伴”,是追梦路上最忠诚的朋友。

为家乡的健康事业添砖加瓦

邓玲玲同学来自贵州苗族,她有一个求学梦想,想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人民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得益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她实现了自己的名校梦想。她是在七月份备考时,看到了该项计划,并很快就被这个计划吸引,很快她便决定申请该项计划。

做好你该做的事,迎接胜利

李诗欢同学在得知初试成绩的那一刻,就感觉情况不妙——有限的录取名额,报考者中高手如云……这一切都似乎表明她与复旦大学的交集就应到此为止。但是她很清楚一个事实:不论能否接收到复试通知,复试都得早早准备,做她自己该做的、能够做到的事。

由于疫情的影响,复试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大,她只好把复习周期尽可能地缩短,几乎每两周就把复习科目过一遍。从二月底到五月初,她一直重复做着这一件事。她知道能够做什么总比在焦虑中度日要让人心里踏实一点,也只有这样,才不会有过多的时间去胡乱想象,猜测那深不可测的未来。她也知道自己没有强大到可以忽视所有的焦虑与惶恐,与其想方设法地抹除它们,不如就这样让它们相伴左右,这样反倒可以时刻告诫自己不可松懈。其次,她还认真思考除复旦以外自己想调剂的学校,并搜集资料,筛选出今年可能会有调剂名额的学校,然后核对她的初试科目是否符合调剂要求,找到导师的联系方式后给老师发邮件。

接到了复旦的复试通知的时候,心里喜忧参半。统招名额是8名,而她初试排名第9名,但是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她就不放弃。在这最后一周,依然要做好自己该做的准备,调整好状态,淡然上场。关于逆袭方法,她说:“我身上并无过人之处,我只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而已。”

初试第一步,漫漫考研路

钟贺全,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爱好特长:篮球、乒乓球、书法。他是一位踏实能干,努力刻苦的同学,在此次考研中以396分的优异成绩排名第一,成功被录取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神经内科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接下来是他分享的初试备考经验。

复旦中西医专业可以自行选择考西医综合或者中西医综合。中西医综合的考试科目包括西医内科学、诊断学、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神经内科学等。钟贺全认为在考试内容深度上相比,中医综合的部分要粗浅一些。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年考卷的中医西医的比例并非是固定的,有的时候中医多,有的时候西医多。而无论西医内容的比例多少,它都是考试的重点与难点;今年西医部分的比例不多,但是题目考得比较偏,很多考生都表示不好做;而上一届的师兄则是西医比例更大,重点以及难点都较为集中在西医部分,这也可能是大家专业课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另外,中医部分相对简单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复习一下就能过关;相反更应该拿出应有的时间精力将其掌握好,这样在考场上才能确保将本应拿下的分收入囊中。

对于中医部分,可基本按照复习中综的方法,再结合所给考纲进行复习。复习时可根据自身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籍。一般来说,傲视宝典系列已经足以应对中医各科目的考试。当然,不同的复习书籍各有特点,比如中药,使用中药快快记忆可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好的掌握;方剂学可采用背方歌的方式,同样可根据需要将方歌精简,将更多的内容浓缩进方歌中,这样还可减少负担。西医部分则可跟着贺银成的配套书籍及视频进行复习,考试内容主要是内科学,诊断学考得较少,但鉴于诊断学对于临床实习也有所裨益,因此最好能多花些时间。还有一些考纲内容比如实验诊断学没考过,神经内科学考得极少,可能只有一两题(结合近两年考题)。他表示,尽管内科学在复习过程中占用了较多时间,但实际上产出可能并不成正比,也正因为如此,如果时间允许,可多花些时间,一是可将内容复习更加全面,二是可增加信心。

他谈到,考研并非一个人在战斗,如果能有志同道合的室友,不仅可以冲淡备考期间的紧张压力,还可相互分享经验,共同进步。

这是6名被复旦大学录取同学的故事和经验分享,期待下一个是你……

快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