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钟世镇院士
钟世镇,1925年9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中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倡导者,创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体博物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创始成就奖、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曾被选为第六届人大代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总后勤部科技一代名师”等荣誉称号,是中国知识分子科研报国的楷模和典型。
大器晚成,成就大事业。1925年,钟世镇出生在广东梅州五华县,成长于兵荒马乱年代,在考上中山大学医学院后,积极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经常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接受了大量的爱国爱党教育。1949年10月广州解放时,他作为学校纠察队队长,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护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历经坎坷,曾被扣上反革命分子帽子,“文革”期间还被关过牛棚、挨过批斗,他仍初心不改,年近6旬终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在长期的科研工作中,始终坚守党员标准,未曾因年事已高而稍有懈怠,60岁晋升为教授,7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6岁承担国家863计划开展虚拟人研究。他承受住挫折,在逆境中逐步成为中国现代临床解剖学专家、医用生物力学专家、数字化人体和中国数字医学的倡导者,为国家科研和医疗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全国优秀科普一等奖、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柯麟医学奖”、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全军优秀教材一等奖,以及“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军科技先进个人”、总后勤部“科技一代名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科研报国,做时代先锋。钟世镇认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首先要有爱国的情怀。因为我们随时都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为共和国献出我们的青春和才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钟世镇经历过“文革”浩劫,在“开门办学”时,见到过基层医务人员因不会合理运用人体结构知识,造成外科操作失误,给伤病员带来刻骨铭心的遗憾。他敏锐的认识到,传统的解剖学科研模式,已不能适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难以符合医学生的教学要求。为此,他与一批解剖学者和临床学者协作,建立了以解决临床医学发展需要为主的现代临床解剖学新体系,创办了《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成立了“临床解剖学专业组”,主编了《临床解剖学丛书》,在国内带起了一支优秀的学术队伍。在组建学术组织、培养学术队伍、创办学术园地、撰写学术专著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成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为我国显微外科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钟世镇在皮瓣血供的解剖学类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的应用解剖、组织瓣新供区的发掘和显微外科新术式的设计上,提供了丰富的带规律性的成果,为我国显微外科能长期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主编的两部英文版显微外科专著是国际上同一领域中最早发表的专著,有较大的国际学术影响。他长期跨专业担任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会常务委员和《中华显微外科杂志》副总编辑,被中华显微外科学会授予“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他开拓了临床解剖生物力学研究。钟世镇建立了广东“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为战创伤救治、训练伤防治、临床骨科和航天医学等部门,提供了高水平的技术平台。以他为首的南方医科大学数字人课题组参与了“返回舱非正常着陆冲击试验”“宇宙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和防护”等课题的研究,设计并制造了着陆冲击塔和多次冲击座椅、构建了数字化人体生理模型和数字化人体辐射模型等,完成了非正常着陆的冲击实验和座椅的改进。保障了“神六”的安全发射及返回。他是我国数字人和数字医学的倡导者。钟世镇将中国数字人与数字医学研究推向了高峰,成功制作出了世界上数据量最大、分辨率最高的“数字人”。他利用先进的影像学设备,采集病人的数据,构建三维立体模型,该项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度和安全性。凭借这些外科解剖学和数字医学成就,他被誉为“中国数字人之父”。
为党育人,桃李满天下。钟世镇在教学工作岗位中,担任博士生、博士后导师,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他依据学科研究方向,发扬临床应用解剖学上的优势,建立了具有推广价值的“人体解剖学跨学科培养外科学博士新模式”,改变了人体解剖学博士生源不足状况,在十多年间,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00多名,有的成为总后勤部科技金星、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有的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广州市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钟世镇还应用解剖学技术,培养和指导了一批技术骨干,建成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南方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
他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始终牵挂着学生。90多岁高龄,还亲赴讲台为学生讲述“亲历变迁时代,践行配角人生”的思政专业导论课,以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风雨历程,教育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厚植爱国情怀,努力把个人愿望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为祖国的科研和医疗事业奉献青春和才华。
钟世镇院士所投身的人体解剖学是临床外科的辅助学科,然而在他的带领下,夹缝中的学科具有了国际影响力;甘当“配角”的他,最终成为了这门学科的中流砥柱。钟世镇说:“既要甘当配角、更要当好配角。”我们大多人都是平凡人,但在平凡的岗位中兢兢业业、甘当配角,依旧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南方医科大学模范共产党员丁彦青教授
丁彦青,1950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秀博士生指导教师、国家优秀教学团队及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和广东省A类重点学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广东省分子肿瘤病理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第三届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会长、第十一届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第六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病理协会中国区分会副会长、诊断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南方医院病理科主任25年,是基础医学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所在学系党支部获全国样板党支部。2020年荣获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人民好医生”—学术成就大医精诚典范称号。
教书育人,硕果累累
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50年砺剑心,勤勉刻苦,奋力拼搏, 殚精竭虑,教书育人。培养病理博士后,博士、硕士200余名,其中全国优秀博士生3名,国家杰青1名,珠江学者3名。完成省部级教学研究课题5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电视教材一等奖2项;在他的带领下,建立了病理学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模式及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多媒体创新教学模式, 创建了具有完整系统教学设计, 课程体系独特,图文并茂,双语表达,丰富多彩的病理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网站和肿瘤病理诊断教学与服务为特色的新型肿瘤病理学专业信息资源库,并将科学研究成果引入教学。2005年病理学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2020年《病理学》获得国家一流线下课程。
坚持引育并重的原则,强化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深造学习,先后派出10余人赴美国、英国等国际著名学术机构深造并全部学成回国,他们分别成为国家海外引进高端人才、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广东省珠江学者、广东省杰青、广东省优青等。
奋力攻坚,孜孜不倦
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丁彦青教授勤奋刻苦,奋力攻关,孜孜不倦,成就了其大师级研究风骨。在科学研究方面,2004年以来他主持国家“863”、“973”分题、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及重点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等研究课题40余项,发表科学研究相关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0余篇),部分成果分别发表在N Eng J Med、Cell、Nature Communication、Hepatology、Gastroenterology、Gut、Cell Research、Cancer Res等国际著名杂志,主编及参编教材及科技专著30余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9项(署名均为第一、二)。结直肠癌转移机制研究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一等奖。发表的论文入选爱思唯尔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面对SARS,生死度外
他是世界首例SARS患者尸体解剖者, 2003年广东等地开始爆发不明原因肺炎,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第一例不明肺炎死亡者,在凶险的疫情面前,他置生死于度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站到了抗击病魔的第一线。他主动请缨,“我亲自上解剖台,找出疫情元凶”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坚强党性、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以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给予了所有在场的人们克服困难的力量。面对这一项危险而特殊的任务,他几乎是在简陋的防护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挺身而出,正是这一次尸解的有力证据,排除了社会上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恶疾与炭疽、鼠疫、衣原体有关的传言,并从病理角度首次提出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指明了方向。随后,他又带领全科参与解剖了3例SARS患者的尸体,提出肺和免疫系统是SARS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发现SARS患者汗腺和肾远曲小管存在SARS病毒,提出汗腺和尿液可能传染的新观点,证实了SARS患者体内存在病毒功能性受体,并提出“促炎症因子”过度表达与SARS急性肺损伤及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的新观点,对当前的新冠研究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有关SARS病理学发现已写进中国大学病理学教科书。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J Pathol(3篇以封面发表)和N Eng J Med,并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冠来袭,勇于担当
2020年,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以来,病理学者们一直大力呼吁对新型冠状病毒死亡病例开展尸体解剖工作,作为SARS尸体解剖第一人,义无反顾的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提出新型冠状病毒是SARS病毒的姊妹,COVID-19与SARS在病理变化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他与卞修武院士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论文《从SARS尸体解剖发现,浅析冠状病毒性疾病-19(COVID-19)》,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他再次加入到了新冠疾病病理学观察的研究队伍中,指导学科人员完成了广东首例新冠肺炎逝者的穿刺尸检。
身患重病,坚忍不拔
从医近50年来,他全部的热情扑在工作上,为了学科的发展付出了全部心血,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他身患肾癌肺转移、糖尿病、胆结石、椎间盘突出、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分别于1998年、2001年和2006年作了一侧肾脏、胆囊和腰椎间盘切除,2015年发现肾癌肺转移,又做了肺叶切除和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尽管如此,他依然以乐观的精神对待自己的身体,这就是他一生与疾病为敌的病理学教授的豁达与知性。这种对事业忘我的精神,坚忍顽强的人生态度,让人钦佩。丁彦青在谈到自己的人生感悟时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师德医德比学术医术更重要,而敬业精神至关重要。敬业精神就是要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技术刻苦钻研,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南方医科大学模范共产党员徐湘民教授
徐湘民,中共党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华医学会医学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立足国内实验室从事全球高发遗传病—血红蛋白病系统研究 30 年,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首席专家)、 国家“863”出生缺陷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广东省科技 计划重大项目等课题。通过实施针对我国南方血红蛋白病这一重大区域性遗传病的政府及基金项目,开展了疾病的分子基础、临床遗传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的系列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和人群防控医学实践中,成为当地政府制定技术规范和医疗政策的重要依据,相关技术方案在我国南方该病高发区大人群防控计划中取得了大幅度降低患病胎儿出生率的显著效果。在Am J Hum Genet, PNAS和Blood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90篇,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和三等奖(1998 年)各1项 ;相关诊断技术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 ,研制了5个血红蛋白病检测试剂盒并取得国家新药或医疗器械证书。
一、勇攀医学高峰,阐明了我国南方重大区域性遗传性疾病—血红蛋白病的分子病因学。
血红蛋白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全球基因携带率高达2.62%,我国长江以南是该病高发区,特别是两广地区,人群基因携带率为11.1%-24.5%,其突变纯合子是严重致死、致残性疾病,难以治愈,通过产前诊断选择性阻止受累胎儿出生是该病防控的主要对策,研究掌握中国人群种族特异性疾病突变谱和基因检测技术是开展临床准确诊断和人群防控的基础。
徐湘民的研究在继承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样本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得到了两广地区血红蛋白病人群基因频率、基因突变谱和临床病例的基因分型结果,发现和鉴定了一批导致中国人群血红蛋白病的α和β珠蛋白基因新突变及临床新病例,并对中国人二种最重要的血红蛋白病—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突变进化历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其研究还阐明了重要红系转录因子 KLF1 基因突变可以直接导致遗传性小细胞贫血的新机制,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 KLF1 这一红系转录因子可以作为遗传修饰因子减轻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表型,该论文被国际权威评价为“此项研究强有力证实,鉴定 KLF1 突变也可以与其它目前已知疾病严重性预测指标一道,用于预测疾病的预后及提供遗传咨询”。研究发现的一批基因变异除发表论文外,变异DNA 序列信息已在国际著名数据库dbSNP(www.ncbi.nlm.nih.gov/snp) 和Leiden Open Variation Database(www.lovd.nl/3.0/home)注册。
二、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发明了一套先进的检测中国人血红蛋白病特异性基因突变的分子诊断技术。
发展简便快速 DNA 检测技术是解决临床和防控问题的关键,根据上述基础研究中阐明的中国人群种族特异性疾病突变谱,徐湘民系统开展了以解决临床诊断为目标导向的技术研发,提出并建立了一套具有准确、低成本和操作简便等优点的表型和分子诊断技术,整套技术的不同组合可满足我国南方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临床遗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的需要。这些技术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发展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一些关键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了血红蛋白病检测试剂盒,其推广应用为提升临床诊断水平及实施大规模人群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促进了我国遗传病诊断领域的产业化发展。徐湘民团队与 4 家企业合作,将部分α和β地中海贫血基因和表型检测关键技术开发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外诊断试剂盒,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国食药监械[准]字证书)或新药证 5 项,有力推动了我国血红蛋白病遗传诊断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三、医者仁心,推动了血红蛋白病人群防控计划,干预、降低了高发区人群患病胎儿出生率。
我国南方人群,特别是两广地区人群高携带率,使血红蛋白病患儿出生成为当地人口出生缺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该病难以治愈,开展人群筛查和产前诊断选择性阻止受累患儿出生是疾病防控的重大社会需求。徐湘民通过整合政策和技术资源,提出并在国内率先推动了血红蛋白病人群防控计划实施,通过大规模人群筛查和产前诊断项目,干预、降低了高发区人群中地贫患儿的出生率。
徐湘民应用发明的技术和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人群防控实施方案,2010年,在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推动下,启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大规模地中海贫血人群防控计划,徐湘民被广西政府聘为该项计划的技术专家组副组长,带领团队制定项目操作指南、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实验室网络及为大规模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技术支撑。主编出版了技术人员培训教材《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操作指南》,所在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室授权为“广西地中海贫血防治计划技术骨干培训基地”,为当地培训了共 78 名实验室技术骨干,及开展了 7,804人次地贫基础知识宣传教育。在广西现场实施了 553.11 万育龄人群大规模筛查,通过产前诊断阻止了 7,081 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2016年胎儿水肿综合征发生率较 2008 年下降了 82.1% 。按可比价格计,至少为国家节约 37.9 亿元社会消耗。取得了有效控制地中海贫血胎儿出生、提高人口质量的显著社会效益及巨大间接经济效益,为更大范围内开展类似遗传病的人群防控提供了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