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身边的榜样】系列之二——铿锵奋进的五十年 记一代名师赵克森教授

发布时间:2020-09-10 浏览次数:

赵克森教授是南方医科大学病理生理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病理生理学家、休克微循环研究的奠基者和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创建人之一。

赵克森教授今年已经80高龄了,在从事科研、教学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他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国际休克学会联盟理事、亚洲微循环联盟(AUM)理事、南方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他还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师德标兵等光荣称号。1988年被总政治部、总参谋部授予首批全军院校优秀教员称号,1998年荣获总后勤部颁发的“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 2000年授予“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大师汇聚  垂范学界

20171110-12日,值中国休克微循环研究的奠基人和国际休克学会联盟的创建人赵克森教授80寿辰之际,为祝贺中国休克研究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赵教授为此作出的突出贡献,由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肝脏病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共同主办的“2017国际休克基础与临床高峰会议暨第二届肝脏重症论坛”在广州颐和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此次大会隆重邀请了中国病生休克委员会、美国休克学会、欧洲休克学会的现任和前任主席,美国医学生物工程院院士、2015年欧洲休克大会执行主席和国际休克联盟候任主席,以及来自欧洲、美国和中国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计六百余人参会。大会回顾了中国休克研究的历史,并就脓毒症、休克等相关议题的发病机制及救治、中医治疗战略和大数据时代的新认识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南方医科大学的赵克森教授在此次大会上作了题为《休克研究五十年》的学术报告,回顾了他50年来在烧伤、创伤、休克、微循环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他的报告结束后,全体嘉宾起立,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大会对赵克森教授50多年在休克领域研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医学生物科学院院士宋国立教授紧紧握住赵教授的手,对其报告表示高度赞扬。

在本次盛会举办的招待会暨庆祝赵克森教授80寿辰的晚会上,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常军武书记首先致辞,欢迎各位贵宾的到来。美国《Shock》杂志主编、美国休克学会前主席肖椎(Chaudry)教授专程从美国乘了24小时飞机抵达广州,并用60张投影片介绍了赵教授50多年来在休克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欧洲休克学会前主席德国的铙季宝(Neugebauer)教授、美国休克学会现任主席王平教授、国际休克联盟候任主席姚咏明教授、赵克森教授的学生代表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姜勇教授等人都纷纷献词,大家共同祝贺赵克森教授生日快乐,并都由衷地赞扬了赵克森教授50多年来在重症休克发病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在把中国休克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学术界等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外休克学术界高级学者齐聚广州,对中国一位学者一生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反映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多年来在休克领域取得进展的肯定和尊重。


业精于勤 砥砺前行

自从1966年发表第一篇有关烧伤休克的论文以来,赵克森教授从事重症休克发病机理和治疗的研究已历经50余载。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尚不能生产放射性同位素,只能从苏联进口同位素碘(I131)。赵教授亲手用自制的标记装置把I131标记到兔血浆蛋白,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血浆中未标记的游离碘,从而制成了标记纯度达99%以上的I131标记血浆蛋白。他将标记蛋白注入重度烧伤动物的血液中(家兔4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用这种同位素示踪法,查明标记蛋白从体内(血液中)的半排出时间加快,证明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强,并进一步查明通透性增加最高的是烧伤局部的皮肤和肌肉,远隔的脏器(肝、脾、肾等)也有血管通透性增高,用皮质激素可以使通透性有所下降。赵教授的这篇论文曾在1964年全国生理科学大会报告,并发表在1966年的《生理学报》(SCI杂志)上。在随后的研究中,查明烧伤时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主要发生于微静脉,而不是毛细血管。实验室可以将直径60-100微米的微静脉从烧伤皮肤上游离出来,用微滴管进行灌流,以荧光探针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烧伤后微静脉内皮细胞的变化,并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查明阻断内皮的信号通路(P38α,γ)可以减少烧伤后血管通透性的增高,从而提出了新的降低烧伤血管通透性的治疗靶点。

赵教授还用兔耳开窗的方法查明,烧伤后皮肤微血管两型反应(收缩型和扩张型),其中收缩型易有微血栓形成,它使皮肤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加重,而如果用药物(虎杖苷)把动物的收缩型反应改为血管扩张型,则可以减少烧伤的面积深度,防止Ⅱ度烧伤向Ⅲ度烧伤发展。该项研究在国际上曾引起强烈反响,赵教授曾应邀到美国陆军外科研究所和布鲁克烧伤中心进行了学术交流,陆军外科研究所所长、国际烧伤学会主席普鲁伊特(Pruitt)教授还亲自主持了那场学术报告会。

199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赵教授以中方副主席的身份在广州主持了第三届中美烧伤、创伤学术会议,美方有88人到会,台湾来了五位教授,会后赵教授主编出版了英文版《烧伤、创伤进展》。为了反映我国烧伤救治的成就,特别是闻名世界的大面烧伤救治的情况,中国烧伤界于2015年在美国纽约出版了英文版《中华烧外科学》(Chinese Burn Surgery)一书。该书的第二章“烧伤时微循环的变化”即由赵克森、黄巧冰教授主笔,其中记述了中国在烧伤微循环领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1993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作为中国休克分会的主席,他赴美国代表中国签署文件,建立了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使中国成为该国际学术组织四个创建国(中、美、欧、日)之一,赵克森教授也成为该组织的15位创建人之一。


不忘初心 高山仰止

1979年,赵克森教授考取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赴美国留学。在“当代微循环之父”兹外法赫(Zweifach)教授的指导下,他查明重症失血性休克动物在抗休克治疗以后,有一个大循环(血压)和微循环(流量)不同步恢复的阶段,而它们恢复关系到重症休克疗效和抢救的成功率。该论文发表以后,有18个国家的160多位学者来函索取。国际烧伤学会主席普鲁伊特教授来信说:“这一发现与我们临床观察完全一致,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赵克森教授回国以后,经总部批准,于1984年建立了“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对重症休克时微循环不能恢复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研究。赵教授发现,白细胞黏附于微静脉和嵌塞于毛细血管是毛细血管无复流的重要原因。而用多种药物和抗体实验治疗的结果是,药物根本不能到达已经嵌塞和停滞的毛细血管,动物存活率无明显提高。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机械的方法,去除已经嵌塞和停滞在毛细血管中的血细胞,才有可能恢复微循环血流。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6微米,找到机械力去除嵌塞的细胞就成为一个难题。由于虎杖苷治疗可以明显提高重症休克动物的存活率,估计也一定会带来微循环重灌流。所以,赵教授用虎杖苷作为一个工具,以双摄像机同步录相技术观察重症休克动物在给虎杖苷治疗后,停滞的毛细血管是如何重新流动的。结果证明,虎杖苷带来动物的脉压增强,甚至超过了正常水平,它引起毛细血管开口处出现了脉动血流,脉动血流的机械力量把停滞的血细胞冲走,血流得到恢复。从而得知,脉压的恢复是把大循环和微循环恢复联系起来重要因素,而脉压的恢复又与心功能和心博出量密切相关,由此又得出了“重症休克的治疗既要改善微循环,又要增强心功能”的重要原则。为此,赵克森教授撰文《白细胞在休克微循环紊乱中的作用》,并在1987年东京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上获奖,成为当时众多“海归”优秀青年学子中的佼佼者。

重症休克治疗的另一个难题是顽固性低血压,往往病人经过各种抗休克治疗,血压仍难以回升,最终导致死亡。赵克森教授领导的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用了20多年的时间查明。其原因:一方面;是由血管平滑肌发生了变化,细胞膜离子通道的改变,带来肌肉细胞的超极化和对升压药物的不敏感,因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血管反应性恢复剂”这一名词,用钾通道阻滞剂恢复血管反应性,再用升压药物可以恢复血压;另一方面是由于休克晚期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了损害,特别是线粒体发生了损伤,并查明因为去乙酰化不足使多种蛋白过度乙酰化,带来了线粒体和细胞的损害。这项研究的图解两次刊登于美国杂志封面,并两次由不同杂志发表社论加以推荐。它查明休克晚期用现有方法难以抢救生命的原因,除了循环紊乱之外,还有休克细胞损伤,而目前的治疗仅仅针对循环紊乱。据此提出重症休克晚期的治疗既要改善微循环紊乱,也要保护休克细胞免于损伤,而赵克森教授研究了三十余年的抗休克新药虎杖苷就具有治疗循环紊乱和保护休克细胞的双重功能。

2005年举办的第12届国际流变学大会上,赵教授作为中国的唯一代表,以《重症休克时血液流变学事件》为题作报告,他进一步阐明白细胞嵌塞使治疗后灌流量难以恢复,药物不能进入已经停滞阻塞的毛细血管,使重症休克难以治疗的理论;而中药虎杖苷确有趋散白细胞嵌塞和恢复毛细血管灌流的重要作用。该报告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赵教授还在国际著名杂志上率先提出应用血管反应性恢复剂(钾通道拮抗剂)治疗重症休克的新概念。目前,由中国自主研究的I类抗休克新药“虎杖苷注射液”已获得中国CFDA和美国FDA的批准,并在中、美两国同时进行临床验证。据悉,国际出版社已三次邀请赵克森教授在国际上出版英文专著。

2008年,在德国科隆召开的第6届国际休克大会上,赵克森教授再次代表中国签署了《休克科隆宣言》,并作了题为《当前中国休克的现状》的主旨报告。在科隆会议上,赵克森教授还做了《重症休克顽固性低血压发生机理》的报告。赵克森教授曾前往在美国、罗马、慕尼黑等地14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进行学术交流,并到美国四所大学讲学,受到广泛好评。

在国内,赵克森教授自1978年起担任全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及微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84年建立我国第一个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1985起担任全军八五、九五规划休克研究大课题组长,1991年起担任中国病生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完成了国家863重大保密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为把中国的休克研究推向世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培育英才 师德楷模

1959年,他大学刚毕业就来到南方医科大学,在三尺讲台,他一讲就是58。每年9月新生入学,他都要为新生做《如何做好一个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因此他可以称得上是南方医科大学每一位学生的启蒙老师。

有人曾经问他,在他众多的“头衔”中,他最喜爱哪一个?他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教师。”他不但向青年教师传授教学方法,而且还始终关注培养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他常对他们说:“可能你讲授相同的课程内容已经几十甚至上百遍了,但你只要想想台下的学生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听到这堂课,你就没有理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丝毫的倦怠。”多年来,赵克森教授率先垂范,真正成为了优良道德的传承者、科学知识的播种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良好校风的倡导者,成为了学子可亲、可敬、可学的良师益友,至今还担任南方医科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主持学科建设的过程,赵教授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并且建立起了一个“以国内培养为主,与国际培养为辅”的人才培养机制。他有计划地培养出8名中青年博士,并为其中的两位博士联系到美国共同培养,并拿出一笔经费作为他们到美国的学习费用。目前这些学生已陆续学成回国,并担任了校内外、教研室的领导工作,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赵教授培养的30余名研究生中,已分别成为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求是工程奖获得者,以及珠江学者、教学名师等,多人分别在国内担任医科大学校长,医学院院长、生命科学院院长、学科主任等职务。

赵教授在教育实践上,总结出“把课堂教学提高到艺术境界”的规律,提出“教学创新”和“知识二次加工”等新概念。他曾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巡回讲课团成员到四所军医大学和兽医大学示范讲学。他重视把科研成果充实于教学中,在国内率先在其执笔的《病理生理学》教材中增加了“休克时血液细胞流变学变化”一节,把休克微循环的第三期由“微循环凝血期”改为“微循环衰竭期”,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改革。他承担了国家教委教育研究“九五”重点课题,从理论基础、组织安排、师资培养、课程建设、学科发展等五个方面阐述了教学和科研的结合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意义,探索出一条加快学科发展的途径。他担任教研室主任以来,带领团队,使得一个处于中下水平的科室,经过五十年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建成为同时具有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和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教研室、成为全军统编教材《病理生理学》的主编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所在学科。在2010年北京医科大学首次公布的基础医学各学科排名中,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和病理生理学科”位于全国第一名。

八十载征途漫漫,岁月如歌;老骥伏枥犹壮矣,志在千里!赵克森教授正是以其崇高的理想信念、乐于奉献、崇教厚德的精神矗立起了一座丰碑;并且以其实事求是、顽强拼搏、勇攀世界医学高峰的创新精神奏响了一曲曲自强不息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