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
教学日历
所在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
系/教研室 医学影像系
课程名称 MRI成像技术与影像诊断学
授课对象 医学影像相关专业
授课教师 许乙凯
职 称 教授
教材名称 医学影像学
首页
授课题目 | 泌尿生殖系统MRI诊断 | 授课方式 |
|
授课时间 |
| 授课学时 | 1 |
教学目的 与 要 求 | 1. 掌握泌尿生殖系统正常影像解剖; 2. 泌尿生殖系统基本病变MRI表现;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MRI诊断要点。 |
教学内容 | 1. 泌尿系统的MRI 2. 男性生殖系统与肾上腺的MRI 3. 女性生殖系统的MRI |
重 点 难 点 | 重点: 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的MRI表现 难点: 生殖系统疾病的MRI表现 |
主要教学 媒 体 | CAI课件、板书 |
主 要 外 语 词 汇 | T1WI、T2WI、MRU |
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 | 前列腺癌的分级诊断 |
主要参考资料或网站 |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3版 |
课外作业 |
|
课后体会 |
|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
泌尿系统的MRI MRI扫描方法 肾脏与肾上腺的MRI扫描 脉冲序列TSE T2WI扰相GRE T1WILAVA 3D增强扰相GRE T1WI增强扰相GRE T1WI增强方位横断横断横断横断冠状TR/TEms 2000/80155/234.7/2.1170/10170/10层厚mm3~53~51~43~53~5FOV cm 288×186287×186360×286350×280320×350FA-75°15°75°75°矩阵320×203256×256256×180256×161256×161ETL18----脂肪抑制有无有有有 盆腔MRI扫描方法 膀胱处于部分充盈状态;患者取仰卧位,双侧上臂交叉放于胸前,腹部的相控阵线圈位于盆腔,线圈中心线与受检查者正中矢状面一致;采集中心放在耻骨上缘。 利用三维的定位法进行定位;包括盆腔的横断位SE、FSE序列的T1WI和T2WI扫描,结合冠状和矢状切面FSE序列进行观察;DWI成像;动态MRI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3~5mm,层间隔为1mm。 腹部和盆腔的MR血管成像 对比剂增强血管成像(CE-MRA):采用FFE T1WI序列,其中的TR和TE均极短,激发角度大,T1权重大;静脉注射对比剂后扫描,扫描时机十分重要,扫描序列启动的早或晚均会影响图像的质量。 对比剂通常到达腹主动脉约需12~20s,平均为16s,中上腹部的血管增强扫描最好在注射对比剂后的第12s开始,髂血管则在第15s开始最好; 透视触发技术,该技术采用k空间中心优先采集技术;对比剂注射启动同时,也启动超快速的二维梯度回波序列对血管进行跟踪监测,当对比剂进入到目标血管时启动CE-MRA扫描; 后处理: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建技术MPR MR尿路成像:是MR水成像一种,指利用重T2加权技术,即使用长TR、长TE,加上脂肪抑制技术,使实质组织器官或背景呈低信号,而水或缓慢流动的液体则呈明亮的高信号,从而获得尿路的高对比度图像,称为MRU。 MRU虽然不能对肾功能进行评估,但该技术不需要外源性对比剂,对碘过敏、静脉肾盂造影不佳和肾功能不全者,均可进行检查 泌尿系统正常表现 肾脏:T1WI肾皮质呈等信号、髓质呈稍低信号;T2WI皮、髓质均呈稍高信号(髓质略高于皮质) 输尿管:利用水成像观察,增强扫描排泄期充满对比剂,横断面呈点状高信号 膀胱:液体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1.独肾; 2.异位肾; 3.马蹄肾; 4.重复肾重复输尿管畸形; 5.输尿管异位开口 泌尿系统结石:超声首选方法;MRI不敏感,不作为结石的检查手段;MRU直观显示输尿管梗阻部位低信号充盈缺损及梗阻上方输尿管和肾盂肾盏扩张积水。 泌尿系统结核:肾结核:肾实质的结核空洞及扩张的肾盏和肾盂均呈长T1和长T2。输尿管结核: MRU示输尿管管腔多处不规则狭窄与扩张,呈“串珠状”。膀胱结核:膀胱壁内缘不规则,膀胱壁增厚和膀胱腔变小。 肾脏囊性病变:单纯性肾囊肿: 圆形,壁薄光滑,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强化。多囊肾: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圆形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无强化,残存肾实质强化。 泌尿系统肿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含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也称为肾错构瘤;无包膜;膨胀生长;多不出现血尿,肿瘤较大可触及腰部肿块、出现腰痛,甚至肾周出血。 肾细胞癌:肾实质肿块;T1WI信号略等于或低于肾皮质,T2WI混杂高信号;肿瘤周边假性包膜:T1WI、T2WI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 肾盂(肾盏)癌:肾盂肾盏区不规则肿块,T1WI信号高于尿液,T2WI则低于尿液;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强化;肾盂肾盏变形、模糊及破坏,延迟扫描可见肾盂内肿块,周围有对比剂环绕分布;MRU示肾盂肾盏内充盈缺损。 膀胱癌:95%起源于尿路上皮,多为移行细胞癌;5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见 多见于膀胱三角区;无痛性肉眼血尿;MRI:突向腔内的肿块或膀胱壁增厚; T1WI信号类似正常膀胱壁,T2WI则高于正常膀胱壁,增强轻至中度强化;DWI呈高信号。 男性生殖系统与肾上腺 | CAI课件+板书 时间:40分钟 |
正常MRI表现:
前列腺包膜位于前列腺的周边,T2WI呈线状低信号;
精囊腺:由卷曲的细管构成,其内充满液体,T1WI为低信号,T2WI呈铺路石样高信号,壁为低信号;
前列腺静脉丛:表现为前列腺周围细线状蜿蜒的结构,T2WI为高信号,T1WI为低信号;
阴囊和睾丸:正常睾丸呈卵圆形的结构,T1WI信号强度低于脂肪而高于水,T2WI高于脂肪低于水;
附睾(epididymis) 在T1WI为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中等信号,但强度低于睾丸
常见疾病的MRI诊断
良性前列腺增生:体积增大;常见于老年人,移行带常见。
前列腺癌:老年男性,腺癌(95%);外周带(70%);常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可突破被膜;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前列腺病变区的Cit峰值明显下降及(Cho+Cre)/Cit的比值明显增高提示为前列腺癌。
嗜铬细胞瘤:位于肾上腺髓质(90%);任何年龄 20-40岁多发;儿茶酚胺↑ 致 继发性高血压;T1WI 呈等信号类似肌肉;T2WI 呈明显高信号(富含水分及血窦);瘤内无脂肪;增强:实体部明显强化。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正常MRI表现
子宫体:子宫肌层(子宫肌的外层):T1WI 均匀一致低或中等信 号,T2WI 中等、略高信号;结合带(子宫肌内层):T1WI 均匀一致低或中等信号, T2WI肌层与内膜之间5~6mm厚 低信号。子宫内膜: T1WI 稍高信号,T2WI 高信号,厚约1~7mm。
子宫颈:在T1WI上也可看到与宫体相延续的三层结构;低信号带为宫颈纤维基质,与子宫体结合带延续。
卵巢及附件:卵泡时呈液性信号-在T1WI上呈均匀的低、中等信号;在T2WI上,呈明显的高信号。
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MRI表现
子宫肌瘤:子宫轮廓凹凸不平; 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均为低信号;注射对比剂后不同程度强化;肌瘤伴发囊变,则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伴红色变性T1WI为略高信号,T2WI可见瘤周略高信号环或略高信号。
子宫颈癌:宫颈软组织肿块,在T1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在T2WI上多较正常宫颈信号高;DWI为高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不规则强化;晚期可侵犯宫体及宫旁组织;盆腔内淋巴结转移。
卵巢囊肿:形态学为边界清晰锐利的圆形或卵圆形薄壁肿物;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巧克力囊肿T1WI呈明亮高信号,T2WI可为等、低、高信号。
卵巢囊腺瘤: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浆液性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黏液性由于含黏蛋白而引起T1WI上信号有不同程度增高,T2WI仍呈高信号;增强检查可见肿瘤壁及内隔发生强化。
卵巢畸胎瘤:囊性畸胎瘤最常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肿块,其内液性脂肪信号强度与皮下脂肪相似,呈短T1长T2信号,为诊断畸胎瘤的主要依据,脂肪抑制像该信号明显下降;肿瘤内部可有碎屑和壁突,改变体位,碎屑可移位;肿瘤内还可见低于横纹肌组织信号的头发及无信号结构的骨骼及牙齿;还可出现脂肪-液平面。
卵巢癌:盆腔肿块,大小不等,边缘多不规则,可为实性,或囊实性,间隔和囊壁厚薄不均: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不均匀的强化;可见腹水、盆腔及大网膜脂肪侵犯;淋巴结转移及邻近结构的直接侵犯;肝转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