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从湖北到广佛,“最美逆行者”再出征,赴一线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来源:  更新时间:2021-06-01  查看次数:[]

“烈日下大家排队、维持秩序,不比我们轻松!”


广州,佛山,这个五月底,从天亮到天黑。一群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一头扎进了大街小巷里,扎进了街坊百姓的生活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2020年的春天,他们以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的身份奔赴武汉抗击新冠;2021年的5月,他们又从各自医院出发,前往广州、佛山的社区,为市民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一声令下,火速集结,穿上熟悉的白色防护服,彼时武汉是寒冬,此刻广州已炎夏。

这是他们的决心,也是他们的底气,从武汉到广佛,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不会缺席。

“广佛放心,街坊放心,我们在这里。”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吴金玲 妈妈在石牌采集核酸,儿子在荔湾隔离备战高考

疫情很快会过去,我们很快又会重逢。——吴金玲

5月31日早上6点15分,吴金玲在排队测核酸的街坊吵闹声中醒来。前一天23点54分,天河区下发通知将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与此同时,她所在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火速集结第二批100位医护,承担天河区石牌社区核酸检测任务。吴金玲是其中一员。她马上紧好背包、等待分组,虽然自己就住在石牌社区,也不清楚第二天会被派去哪里。

6点30分,她冲出家门,在飞奔往医院的路上买了个小蛋糕,到达集合点囫囵解决早餐,队长分好组,近7点大巴出发。8点前,这100位医护已散落在石牌社区9个核酸检测点里。

这一天她被派到石牌街朝阳社区,核酸采集点离家仅几步路之遥。戴上N95口罩,套上一次性帽子,罩上防护服,最后戴上双层手套和防护面屏……这套防护服穿戴流程,她早已了然于心。去年她和驰援武汉的同事们在除夕夜出发,在隔离病房护理上百号病人,一呆就是两个月。冬天的武汉,密闭防护服可以保暖;炎热的广州,防护服里多是全身湿透。因为怕浪费一次性防护服,吴金玲不敢多喝水、不敢多上洗手间。16名护士分成两班,4个小时互相倒负责社区核酸采集。

队伍里,街坊们打着伞抱着小孩搬着塑料凳耐心等候。一个6岁左右的小胖男孩,因为容易恶心,采集两次咽拭子都不成功,已经不太愿意配合医护,直到第三次终于采集成功后,他高兴地回头鼓励妈妈说“一点都不疼”,现场医护都笑了。

吴金玲也有个儿子。去年儿子罗迪因为担心她,在信里特别叮嘱妈妈要“时刻保持理智与冷静”。然而冬去夏来、从武汉到广州,此刻最牵动吴金玲心的,还是儿子。罗迪在荔湾区一高中住校隔离、备战高考,距离高考不到20天发生疫情,不善言辞的吴金玲“愁死了”。

不过经历武汉一疫,吴金玲坚信广州一定能挺过去。她只希望懂事的罗迪能保持平常心,尽最大努力备考。“疫情很快会过去,我们很快又会重逢”。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护士何丽娜 丈夫在荔湾支援检测,妻子在白云坚持采样

我能参与抗疫,再辛苦再累都值得,这种回报是给自己、给广州、给中国的。 ——何丽娜

何丽娜话不多,个子不高,安静温和,一年前和广东医疗队抵达汉口医院,摆弄起跟自己体重差不多的氧气瓶,却一点也不含糊。战疫归来,抵达广州,她的未婚夫、同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护士的张煜,从荆州援鄂回来,向她求婚。

今年5月20日,是他们结婚一周年的日子。一周以后,5月27日,丈夫张煜前往荔湾区支援核酸检测工作,28日,又前往佛山支援,两天之后的30日,何丽娜也离开家,出发前往白云区支援了。“我们俩就跟隔空作战似的,和去年一样。”

这次和同事一起参与白云区基层核酸检测工作,何丽娜没告诉爸妈,甚至和自己的丈夫也没多交代几句。“两个人都是干这一行的,没什么要嘱咐的,心里都有数。”

两个人都是从去年湖北那场战疫里扛过来的,对比今天的工作,何丽娜坦言能坚持。“有休息,2-3个小时一班,相对来说,我觉得是轻松的,不累。这比我想象中的好很多,都能能扛得住。”除了热。广州炎热的高温,让装在防护服里的每个人都觉得吃不消。“风扇的风吹不进去,我就拿着一瓶一瓶的冰水给自己降温。古有抱团取暖,今天抱冰消暑。”温度降下来,继续做核酸检测工作,一晃几个小时就又过去了。

这个1996年出生的女孩有一种很沉静的性子。昨天在小学的祠堂里做检测,下大雨,那就停一停,雨停了再测;今天遇上刚打完疫苗来排队的市民,就耐心解释,给予时间。大家晒着烈日,没比在室内防护服里的自己好受多少。

“我是在广州长大的,心里很不希望广州疫情扩散。父母也在这里,说没有担心是不可能的。但我的心态,一直都是这样的。我看事情看得开,不看重,去年在武汉,也是事事往好的方面想,没有做最坏的打算。”

“今年能参与抗疫工作,我很荣幸。只要这件事有效果,那么,再辛苦再累,我觉得都是值得的。这种回报不只是给自己的。也是给广州的,是给中国的。”

昨天结束一日的检测,已是深夜。她想起家里养的两条狗,夜里工作间隙的时候,她就看看监控,两只狗,一只趴着一只坐着,在门口等着家人回来。“我觉得一回家,有它们,趴在你身上,就觉得一点都不累了。”凌晨2点半,何丽娜缓缓睡去,今早6点就醒了,快速投入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准备工作。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护师张乾 看人流量分工合作采样,很感激居民和志愿者们

很感激居民以及志愿者们,烈日下大家排队、维持秩序,不比我们轻松!——张乾

张乾是位“90后”,去年在武汉和援鄂医疗队的战友们一起过了28岁生日。那时,他许下的生日愿望,一是早日战胜疫情,二是大家平安回家。结果都实现了!这一次,佛山需要支援,他又报名赶来了。

5月28日下午4点多,他在家里做饭,突然接到护长电话,放下电话,他就随队来了佛山。28晚是在村里做社区采样,本来准备熬通宵,因为物资用完而不用熬通宵;28日的佛山晴雨天气交加,29日“战场”转移到了岭南明珠体育馆,又是一天曝晒。

“现在秩序维持得很好了”,张乾说,他和搭档两人合作差不多两小时采300多个样,有时,采样前的登记排队会慢一点,“反而我们有时没有全发力,所以还好”。

据他介绍,他们采样的分工、模式也会根据实时人流量的情况而变化,比如28号,居民是5人一组来采,他们就用两个人搭档的方式采,一人贴条帖、拿试管,另一人拿棉签采集咽拭子;到了29号,烈日炎炎,前来检测的居民没那么多了,他们就一人一组来采,“找效率最高的办法”。

经历了支援武汉,他觉得,这次采样工作就是累一点,其他都没有什么,“大家心态都很好,毕竟已经跟新冠打了一年的交道了……现阶段去哪里都一样,都不会轻松,所以服从科室安排,哪里需要去哪里!”。

他一再强调,很感激居民以及志愿者们,“烈日下大家排队、维持秩序,不比我们轻松!”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喉科护师谭雅方 做完检测的市民会说声“谢谢你”,我觉得很温暖

哪里需要哪里站,携手共同抗疫。——谭雅方

“武汉一别,我以为一辈子都见不到你们了。今天还能见到,我真的太开心了。”

看到同是从武汉归来的南方都市报特派记者钟锐钧朝着自己走过来,谭雅方笑了起来。

一年前,武汉战疫,并肩作战的那些日子,好像很远又很近。如今,他们再一次因为抗击广州疫情站在了一起。

她总是核酸检测队伍里神采奕奕的那一个。“我们昨晚11点才做完工作,12点回到医院。今天早上9点,我们就又出发了。”

5月31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商业广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派出了22名医护人员,扎在这里一整天,为市民做核酸检测工作。这已经是谭雅方第二天来支援检测核酸了。昨天在白云区的太和丰源物流采集点,她和同事两人一组,一个做采样,一个做准备工作,“没仔细算,但我们一天至少测了六七百人吧!”谭雅方又笑了。这段时间,也是她第一次离开医院离开科室,长时间扑在基层核酸检测工作上。“以前做过,但做的很少。”

一年前,在武汉,谭雅方每天给患者做治疗、做生活护理、发饭、聊天。无论是工作流程还是物品摆放都毫无障碍,她都做得快速准确,“居然对病区产生了丝丝亲切感。”

在武汉的一天,谭雅方和护士们正在病房洗洗刷刷的时候,一位女患者拿着手机走过来,一边录视频一边说,“他们都是广东来的医生护士,太好了,我真幸运,住在这个病区!”然后她拉着其中一个抗疫护士说,“小妹子,我们一起拍张照吧!等这次战疫结束后,等武汉樱花开了,欢迎你们来玩!”“是啊,人都是有感情的……以心换心就是这样吧,我心里竟有点小感动。”这个看起来爽朗又大方的女孩子,存着一份自己细腻的感情。

“这几天,这些做完核酸检测的市民,临走前不少都会和我说上一声,‘谢谢你’,或者是‘辛苦了’。我觉得互相理解,其实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

一句谢谢,一句辛苦了,谭雅方觉得听着特别舒服。“要问我,累不累?一听到这些话,我就觉得我不累了。”

她要当医疗队伍里神采奕奕的那一个。“我觉得,人有时候就是在靠着一种精神支撑,精神垮了就没办法了。我人在这里,就要神采奕奕的,因为我得到了大家的理解,我就觉得我的工作有意义,有贡献,我愿意做这个事情,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

从武汉回来这一年,谭雅方的每一天都过得很简单,也很平凡。“我在耳鼻喉科工作,打针换药接手术,这就是我的常态。”

如今广州出现疫情,谭雅方觉得自己心里依然很“定”。“就像是我在武汉时候一样,我一直都很坚定,没问题,不心慌。如今广州疫情,哪里需要我就往哪里站,简单直接,这就是我的性格。”

“更何况这里是广州,是我们自己的家,背靠着南方医院的大本营,我很安心。”

“不过,希望我们下次见面,别再是这样的场合了!”谭雅方朝着钟锐钧,再一次笑起来。

“下次,来我家撸猫,喝咖啡,就是不战疫了!”钟锐钧也笑了。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护师陈国豪 马不停蹄地采样,他越做越快

不要松懈!再坚持一下,把口罩戴好,疫情能控制好的!——陈国豪

5月31日,广州白云区大源村。

结束了一上午的核酸检测工作,陈国豪找了张桌子坐下,低头,大口吃饭。中午的一个普通盒饭,被他吃出了一顿大餐的感觉。“今天的工作条件太好了吧,太舒服了!”这个年轻的大男孩,忍不住感慨起来。

昨天这个时候,他正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其他几名队友,在大源村附近的一个工地——一间临时毛坯房的检测点里,为附近市民做核酸检测工作。这里的楼还没建好。他抬头往外看,门外还有几台吊机,就直直地插在楼下的工地上。一并看清楚的,还有门外排队检测的市民。

“昨天我就想,多做点,多做点,人就能少一点。我就马不停蹄地采样,越做越快……”坐下,张嘴,换人坐下,再张嘴。流水线的工作,每一个坐在他面前的人好像面孔都模糊了许多,“做得太快了,我都注意不到来面前的人长什么样了。”

但他看得到这些面孔上的汗珠,一个个的,在额头上、鼻翼上、下巴上挂着,他伸出手套一摸,手套满是水,“大家都辛苦了,一起把这个阶段度过去。”

直到队长喊大家赶紧休息,陈国豪把衣服脱掉,手洗干净,抓起两瓶水,一口气全部喝光,“太渴了!”直到端起盒饭,他才记得看看表,“我才知道,已经晚上9点了。一直低头做检测,竟然不知道时间过去了那么久。”

总有人说,医护人员就是铁打的。陈国豪自己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去年从武汉战疫归来,穿上这套防护服,经验就比其他人的多一点,能做的就多一点。

“怎么说,这个时候,这个社会就需要你这个职业发挥作用。当你身处这个行业,就好像莫名有了一针鸡血打进去了。现在大家需要我,社会也需要我,那我愿意挑战我自己。”

和以前的陈国豪相比,是不是能吃苦他不敢说,但至少一直是乐观的。“以前我不知道,原来我能坚持到这个程度,但我的心态一直是好的。无论什么,一起面对,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回忆起一年前,闭着眼睛面对未知的恐惧,那种压力和紧绷,陈国豪很难再忘掉。“但今天不一样了,因为疫情,整个医护界的应对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比以前更能打硬仗了,这就是我的感觉。对每一位同行,我都有信心,因为大家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有种进步藏在里面。”

除了对战友们的信心,这个年轻的广州仔,还多了一份对面前每一个街坊的关切。“你会觉得,这一次,自己是真正在为家乡而战。”

有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坐下来,开口的瞬间有所迟疑,他察觉到对方好像不会讲普通话。“试着说一句粤语,老人家立马就用粤语回复我了,这种感觉,特别亲切。”

面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城市,无论是心态,还是经验,陈国豪觉得都更加从容了。

“也想给大家说几句实用的话,哪怕天气再热,温度再高,咱们把口罩戴好了,把这段时间挺过去,我们都会好好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肩肘肿瘤科护师潘宇晴 她总是笑吟吟,互相帮忙敷冰袋给防护服降温

这次就想多帮一下忙,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千万不要让它(病毒)扩散了! ——潘宇晴

“第一天采样,就被小宝宝吐了一身”,说起这几天在佛山支援采样的经历,潘宇晴笑起来,最开始时,给小宝宝采样最让她为难,经历多了,她有了经验:遇到配合的小宝宝,就让他们张嘴“啊”,遇到不配合的,就趁着孩子张大嘴时赶紧采,或者直接从鼻腔采样。

潘宇晴爱笑,她刚刚完成了一次5个多小时采样工作,稍微休整了一下,又是笑吟吟的样子,“采样的人很多,想着自己身体还吃得消,就坚持一下”。

“每天穿防护服,只有穿上了才知道有多难受。”说起穿着防护服时怎样降温,她说,现场也有大风扇吹着,还是很热,“会有工作人员帮我们在后背、肩膀敷一点冰袋、冰矿泉水瓶,互相帮忙,会好很多”,交班后,立即换掉汗湿的衣服、冲澡,以防感冒。

她说,28日接到支援的通知时,要求是一个小时之内全部集结,走得很匆忙,也不知道要待多久,就带了个手机就上车来了佛山,到这里支援了3天,贴身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都没带,就想办法解决,买临时的一次性的,或者把内衣洗了拿吹风机吹干,第二天再穿。

潘宇晴去年支援过武汉,还去过白云机场做防控支援,“平时在医院都是做份内的事,这次就想多帮一下忙,希望大家团结一致,千万不要让它扩散了!”

原文链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21-06/01/node_3918.htm

上一条:【抗疫进行时】为保一方平安,我们辛苦并快乐着

下一条:【南方都市报】从湖北到广佛,“最美逆行者”再出征,赴一线进行核酸采样工作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