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科技质量提升为抓手,大力实施科技强校战略。不断优化科研创新环境,完善科技创新制度,构建全方位的科技培育体系,加强科技平台支撑建设,科技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学校紧紧围绕学科“冲一流”建设目标,先后实施“7+N”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1+3+1”学科提升计划。立足一级学科,分类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形成高峰学科引领、高原学科齐进,分层次、分梯队的学科建设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科研院院长赵镇说,近五年来,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积极培育重大项目和标志性科技成果,增强重大、重点项目的获取能力,学校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承担纵向科研项目3200余项,较上一周期增长4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四年稳居全国前30强,现位列独立医科院校第2、广东省高校第3。牵头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类项目67项。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牵头承担的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十三五”期间获得延续资助,保持了在国内病毒性肝炎防治领域的优势地位。基础医学院白晓春教授牵头承担的“骨源性因子在机体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国家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侯凡凡团队申报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和临床防治”和侯金林团队申报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天明团队申报的“抑郁症发病机理及抗抑郁新靶点的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当年度该奖项全国医学领域仅4项,是广东省唯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
高天明教授团队获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
学校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建设,修订和制定规范性管理文件20个,进一步完善了科技管理全链条制度体系。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科技创新环境建设。扎实开展附属医院科研能力提升计划和国家基金帮扶计划。高层次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Cell》、《JAMA》、《Nature Medicine》、《Cell Stem Cell》、《NatureCellBiology》、《NatureChemicalBiology》等杂志上,1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在中央三报一刊和南方日报、南方杂志上发表理论性文章19篇,获国家社科基金11项,新增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研究平台5个。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并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并举,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荣。构建全方位的科技培育体系,先后实施科研启动计划、临床研究计划、杰青优青培育计划、科技开发培育计划,建立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临床研究、高层次青年人才培育等全链条的科研培育体系。五年来,获得了“肾脏病学”国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新增了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国家杰青2名、优青7名,科技部高层次人才5名。
构建全方位的科技培育体系
科技平台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实施科技大平台战略,不断加强科技平台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新增“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平台1个;牵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新增“精神健康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血管病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中心”通过验收;新增省级科研平台32个。建成3000m2的学校中心实验室,年使用超1万人次,使用机时超4万小时;建成1080m2SPF级动物公共实验平台,实施SPF级动物公共实验平台扩建工程,建成后将新增实验室面积1500m2,有效缓解实验动物场地紧张问题;启动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工作,一期建成后,将为学校引进人才提供配套设施齐全的科研场地近3000 m2;启动临床研究中心建设工作,为学校临床研究提供高质量指导和技术服务;获批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启动热带病研究所的建设,打造特色优势平台;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共建南方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科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合作建立全球健康与性传播疾病研究中心,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共建虫媒传染病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构建新型医、教、研、防成果转化平台。
学校中心实验室年使用超1万人次
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学校创新科技组织管理形式,调整科技管理机构科技处为科研院,实现从行政化到专业化管理的转变,全面提升科技资源汇聚与共享统筹协调能力。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强化学术委员会职能,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校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完成学术道德委员会换届,将学术规范教育常态化,加大学术不端的惩罚力度,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成立生物医学伦理委员会,推动伦理审查与管理工作制度化,进一步规范生物医学研究。完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科研人员的分类评价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制度,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
新冠病毒肺炎科技攻关取得突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校围绕发病机制和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和综合防控技术、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研究、中医药应用等方面积极开展相关研究。获得了3项新冠病毒研究专项资金支持,开发出了快速抗原检测试剂盒及抗体检测试剂盒,作为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构建了新冠肺炎患者早期加重风险预测模型,完成了广州市唯一一例新冠死亡患者微创尸体解剖,进行了智能药物设计及高通量药物筛选,利用腺病毒载体研制了新冠疫苗株,开展了疫情防控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为遏制疫情、复工复学贡献了南医力量。
新增5个学科入围ESI世界排名前1%
校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主任段俊杰指出,学校先后实施“7+N”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和“1+3+1”学科提升计划。重点建设慢性器官衰竭防治、疾病精准诊断等7大学科群项目,着力打造学科高峰;实施“N”交叉学科平台提升计划,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与优势;聚焦临床医学打造国际主流排行榜前列的顶尖学科,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冲击国家一流的A类学科梯队,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实现特色发展。
五年来,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稳步提升,学科高峰初见端倪。新增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化学5个学科入围ESI世界排名前1%,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6个;学校ESI总体排名居全省高校第3、全国第58、全球高校第854,世界排名较2015年提升了581名,临床医学排名居全球前1.13‰,有希望入围世界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入围B+档,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4个学科入围B档,是学校历次评估的最好成绩。
深入推进“1+3+1”学科建设战略
学校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学科这一重大历史使命,深入推进“1+3+1”学科建设战略,不断优化和完善建设方案,重点投入、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临床医学在国际主流排行榜的排名提升,全力支持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建成国家A类学科,引导生物医学工程在人工智能、医学生物材料领域实现特色发展,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为学校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省教育厅“冲补强”建设委员会专家组开展专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