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思政首页 > 全部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动态 > 正文

【南方日报】发挥党史学习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作用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21-10-18 杨海文 查看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宝贵经验传承好、发扬好,铭记奋斗历程,担当历史使命,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更应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在新的征程上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从而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从红色基因中激发青年学生学史明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应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自己的专业学习,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

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丰富教学内容,利用革命旧址、遗迹、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开展研学,鼓励学校深挖地方资源,开发红色校本课程,用红色教育滋润学生心灵、助推学生成长。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利用数字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手段,讲好党史人物精神,讲透党史事件背后道理,讲清党的历史启示,让青年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以及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等红色故事。通过主题演讲、实地走访、参观学习、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青年学生重温红色记忆,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从传统文化中滋养青年学生学史增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反映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潜移默化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对提高青年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新征程上,我们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将其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一是注重党史文化滋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先进文化因子,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汲取先进文化内涵,自觉洗涤思想、塑造灵魂,培植坚不可摧的信仰信念。二是弘扬传统文化。利用校报校刊、校园讲堂、文艺节目,借助互联网、融媒体等载体,大力宣传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是非曲直价值观,以及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治国理政思想,不断厚植良好的文化生态土壤。三是强化文物浸润。带领青年学生深入文化馆、博物馆等,把历史文物抽象的历史故事、思想智慧、价值理念通过具象化方式呈现在青年学生面前,帮助他们触摸、回味和体悟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产生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


从榜样力量中引导青年学生学史崇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有无数党员干部不计名利,有无数忠诚卫士恪尽职守。正是榜样的力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昂扬奋进。

新征程上,我们要引导学生立志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有为青年。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和宣扬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号召学生读英模传记、学英模事迹、做英模传人,激励和鼓舞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向上向善,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利用“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组织学生参观英模纪念馆、瞻仰英模雕像、祭扫英模陵墓、缅怀英模业绩,不断强化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筑牢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积极适应青年学生思想行为新特点,进一步建好网上党史馆、荣誉室等新平台,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手段,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参与感,使榜样精神不断焕发新的时代风采与生机活力。


从时代召唤中带动青年学生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新征程上,我们要把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响应时代召唤,争做堪当大任的时代青年。带动青年学生做好人生规划,听党话、跟党走,在攻坚克难中激发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提高应对风险、战胜挑战的能力水平。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结合劳动新形态、产业新样态,引导青年学生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新趋势,切实提高劳动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劳动能力。培养甘于奉献的精神,鼓励青年学生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上一条:药学院组织党工共建观影活动

下一条:二临“思政第一课”:感悟百年风华,激扬青春力量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