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讲坛:我们究竟可以如何“看”展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12-06 09:05:36

11月28日晚,“通识讲坛”第三十三期讲座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如期开讲。讲座由通识教育部和德风书院联合举办,主讲人是来自广州美术学院的樊林教授。樊林老师结合自己艺术史学习的经验和资深看展人的体悟,跟同学们分享《我们究竟可以如何“看”展》。

樊林老师首先和同学们分享了她来医科大学做这样一场艺术讲座的初衷。十几年来,她在和全球艺术工作者的交流中发现,世界各个区域的艺术家都在锁定全球化、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等问题。这些问题,艺术家并不是以一种现实对话的方式告诉我们,而是通过作品来呈现。艺术作品通常有三个面向,一是拓宽感性领域,二是还原历史语境,三是介入社会现实,因此,艺术和医学有共通之处,都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和情绪。医科大学的学生正在一个成长的阶段,在成长为医学工作者或者其他类型人才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养分,艺术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樊林教授说:“每个国家都应该支持医学,不然我们活不好;每个国家也都应该支持艺术,不然我们更活不好。”

樊林老师发现现在很多人虽然都爱看展览,却并不真的能看懂展览、享受展览。所以,她从知识、资料、工具的准备,到观展时间的安排,观展线索的建立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如何“看”展,与艺术“约会”和“艳遇”;最后一个步骤,是对展览进行“评价”,这将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展的能力。

在准备阶段,知识、资料的准备意味着要对将看的展览及展品进行了解,如参观罗马的万神庙,就要先了解这个建筑建造的建造者、年代、用途、结构、特色等,不了解相关知识,在参观的时候就不知要看什么,会错过很多细节;在阅读背景知识时如果产生了疑问,那就带着问题去看展,如万神庙穹顶中有一个直径8.9米的圆孔,那下雨天怎么办?问题将引导我们由表入里地“看”展。

有时,甚至会遇到“体验”和“知识”相冲突的时候,比如樊林老师在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欣赏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哀悼基督》时,本来想亲眼看看资料中所说的“24岁的米开朗琪罗骄傲地在雕塑后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然而雕塑前厚厚的防弹玻璃让很多人的愿望落空了;又如在罗马市政博物馆看到君士坦丁大帝头像,也与资料上被雨水和墙面染料脏污的头像大相径庭,原来,雕塑已经用高压气枪及化学制剂清洗干净了。这些“冲突”时刻,正是校准和加深知识的时刻。

工具的准备意味着针对不同的“观看”对象,需要提前准备合适的工具。在看高大而极具细节的建筑、雕塑时,望远镜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如罗马的图拉真凯旋柱;而当你对金字塔的石块尺寸是否与资料相符产生好奇时,如果带了卷尺,就可以马上验证一番。观展还要做好时间安排,并称世界三大艺术展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五年一届)、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都需要提前规划时间;在旅行中“看”展,也要预留足够的时间,否则就有可能与期待的展览或艺术品失之交臂。

那么,什么是建立观展线索呢?观展线索可以理解为在展览中寻找共同点。如你在一个城市的游历中,对有特色的瓷砖感兴趣,那之后你在其他城市、国家看到有特色的瓷砖,就可以和之前的“收藏”建立一条线索,并将之不断扩展下去。同理,你的观展线索可以是建筑的屋顶、可以是某个主题的画作……艺术家经常围绕同一个宗教、历史、神话故事创作作品,“忏悔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就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因此这也是樊林老师的一条观展线索。如她曾在圣彼得堡的冬宫中欣赏到提香创作的油画《抹大拉的玛丽亚》,又在佛罗伦萨百花圣母教堂的博物馆里被多纳泰罗的同名木雕《抹大拉的玛利亚》震撼。艺术家们对同一个故事、题材的不同诠释,体现不同时期、地域的艺术和思想特点,特别受艺术工作者关注。

观展越多,建立“线索”的可能性也越多,如樊林教授在雅典参观过帕特农神庙,又在2017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看到阿根廷艺术家玛塔·米努金用十万本不同语言、文化曾经的禁书建造了一座“书籍之帕特农神庙”。这些书籍包括《小王子》《麦田里的守望者》《爱丽丝梦游仙境》《达芬奇密码》等,艺术家借帕特农神庙的“隐喻”,希望观众能通过展览再重新了解历史,以及那些曾经被“伤害”的文化。

艺术记录了人类关于自身的很多思考,是为了揭示人类发展最本质的东西。欣赏艺术,可以唤醒我们的感知力,培养我们的理解力,提升我们的创造力。在“看”展结束后,对展览进行评价,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展览主题是什么?面向的是拓宽感性领域、还原历史语境还是介入社会现实?展览是如何来体现主题的,是否成功?通过回顾和评价,我们不仅能加深对展览的理解,也能逐步提升鉴赏能力,成为一个懂看展,享受看展的人。

这场讲座“戳”到了同学们的“痛点”——看不懂艺术展,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讲座结束,同学们还就“艺术馆与艺术的关系”、“欣赏艺术是应该共情还是应该思辨”等问题,与樊林老师进行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