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湘民课题组在单基因遗传病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19-04-17 浏览次数: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徐湘民课题组在单基因遗传病无创性产前诊断技术研究中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A cfDNA Barcode-Enabled Single-Molecule Test for Non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of Monogenic Disorders: Application to β-Thalassemia”为题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IF12.44杂志上。2014级杨兴坤博士和暨南大学周庆华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徐湘民教授和人和未来生物科技(长沙)有限公司宋卓为共同通讯作者,南方医科大学为第一作者和末位通讯作者单位。

产前诊断是指通过遗传学分析或影像学检查等技术,在胎儿出生前对其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等方面进行医学诊断。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有创性产前诊断技术,包括绒毛膜穿刺、羊膜腔穿刺和脐带血穿刺技术,这些方法存在胎儿丢失、宫内感染及孕妇及家属心里负担重等无法避免的缺点。因此,无创性产前检测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以cffDNA为检测对象检测胎儿非整倍体已在临床广泛开展,然而,通过无创性方法产前检测单基因病仍是很困难的,这是由于母体血浆中的胎儿游离DNA只占母体血浆游离DNA10%左右。

以往的单基因遗传病NIPT技术都需要提前获取先证者或父母基因型信息才能对胎儿进行诊断,检测方法操作复杂、费用昂贵,并且检测位点少,无大样本盲法验证实验。徐湘民团队联合暨南大学、长沙人和未来公司研发了一种叫做游离DNA单分子标签检测技术(cfDNA barcode-enabled single-molecule tescfBEST),可以做到不依赖先证者和父母基因型信息直接诊断胎儿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157例大样本盲法对照实验结果显示,cfBEST检测结果和有创性产前诊断参考基因型的一致率达到99.78,敏感度为99.19%,特异度为99.92%,阳性预测值为97.62%。该技术有望用于一种或多种单基因病在普通人群中的大规模筛查。另外,该研究首次提出在NIPT技术研发中使用携带者外周血作为标准品,并进一步提出NIPT技术开发的规范要求。

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180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