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病生教研室陈鹏课题组2015级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李娜等作为共同一作在国际著名杂志FASEB Journal 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19-10-19 浏览次数: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教授陈鹏课题组2015级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李娜等在国际著名期刊 FASEBJournalIF 5.391JCR Q2)在线发表研究论文Enteric dysbiosis is associated with sepsis in patients

重症脓毒症是ICU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肠源性感染为其常见感染部位且影响脓毒症的临床预后情况,同时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稳态中起到关键作用。但目前关于肠道菌群与脓毒症之间系统性的深入研究仍有缺乏。陈鹏课题组长期从事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研究,此次研究课题重点探究肠道菌群在脓毒症的发展中的潜在作用和系统性联系。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如糖尿病、IBD、药物肝等。研究证实紊乱的肠道菌群不仅失去了保护宿主的功能,并且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加重器官损伤。重症脓毒症表现为一系列的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是器官衰竭。因此,课题组考虑肠道菌群可能为脓毒症发病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未来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本课题进行了脓毒症病人临床粪便样品的研究,描述脓毒症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粪便肠道菌群的系统性差异,通过16srDNA测序、代谢组学、宏蛋白组学多组学技术清晰地阐明脓毒症的发展进程伴随着肠道菌群的紊乱,包括菌群组成成分、功能代谢方面的显著改变。通过从人类到小鼠的粪菌移植验证失调的肠道菌群在脓毒症发病机理的重要作用,并证实了来自脓毒症患者的粪便可导致小鼠CLP后的肝脏损伤明显加重,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被认为是促进脓毒症相关器官损伤的重要上游因子。本研究有助于为脓毒症的发病机制,潜在诊断细菌标记物以及脓毒症的治疗预后控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在未来,针对肠道菌群紊乱的靶向治疗调节可以成为治疗脓毒症的新方向。

20177月,2015级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李娜进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生教研室陈鹏课题组进行见习;今年8月,李娜同学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FASEB Journal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谈及自己在陈鹏教授课题组实习经历,她说:“积极学习新知识,认真踏实地完成每一项实验,积极与老师沟通;充分合理利用学校和导师为本科生提供的优秀科研平台资源。相信有付出才会有所收获。”此外,李娜同学还提及到导师陈鹏教授,“陈鹏教授是非常优秀的青年导师,他注重学生的个体化教育,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资源和学术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个人能力;课题组内氛围融洽。”


课题组合照

此项研究工作主要由珠江医院刘占国老师、李娜、珠江医院硕士方恒和珠江医院硕士陈晓娇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南方医科大学为本文第一通讯单位,陈鹏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

此项研究得到了广东省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