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研之行”科研指导讲座——肿瘤研究所专场授课

发布时间:2017-04-09 浏览次数:

为提高学子科研兴趣,培育学术才情,基础医学院于4月9日晚19:00在春华堂4202举办第七届“研之行”科研指导讲座—肿瘤研究所专场。本次讲座共分为两场,第一场邀请了我院肿瘤研究所的荣知立教授和刘求真教授为学子开讲,第二场拟定于4月13日由我院遗传学教研室授课。4月9日晚,两位重量级教授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倾听,现场十分火爆,座无虚席。


讲座伊始,荣知立为现场学子详细说明了“研之行”系列活动的意义及目的。他提到“研之行”作为我院培养学生的品牌活动,获得院内十大教研室的鼎力支持。该活动旨在为有意愿提前接触科研或打算未来从事科研工作的本科生提供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平台,分为“五步走”环节:大一走进实验室,大二“研之行”科研指导讲座,大三课外课题小组,大四发表论文参加竞赛,大五定点实习考研。通过学生与教研室及专家教授的亲密接触,帮助其树立专业意识,为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实验室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预备人才。此外,荣知立还从深层次的角度介绍了肿瘤研究所工作及研究方向,为同学们揭开肿瘤研究所的神秘面纱。来自15基础医学专业的严磊说到,“研之行”为我们这些有志于参加科研工作的学生提供了一次的宝贵机会,使我们可以充分了解科研和实验室,同时也能够充分利用我院丰富的教研室资源,希望学院以后能够多展开此类学术性活动。

随后,对科研有着独特见解的刘求真则将科研工作者和医生比喻成“足球运动员”和“篮球运动员”,他认为治病救人好比打篮球,治愈病人要像进球得分一样完美,而科学研究则好比踢足球,全场结束可能进不了一个球,但是贵在努力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的精神和过程,这一形象的比喻赢得在场学生的阵阵掌声。谈到科研目的时,刘求真认为是通过“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过程来造福人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者互相联系,形成科研体系。科研不仅作为一种职业,养家糊口,科学家按自己的方式理解和解释自然世界,享受智力上的快乐,甚至逃避日常生活中的粗俗和沉闷,陶醉于科学的美丽和宁静。


此外,刘求真还分别从大学科研的训练目的、保持创新性以及科研人才的培养条件这三个方面分别给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说到,“大学科研的训练目的,就是要培养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如搜集整理资料、选题、分析与解决问题、撰写论文等等;为同学们揭开科研活动的神秘面纱,培养大家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同时也是帮助同学们激发同学们科研兴趣,熟悉科研工作,培养科研思维、科研意志与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过程。”谈到如何保持创新性这一问题时,他要求同学们不断汲取知识,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好奇心、敢于挑战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以及拓展科研领域、与他人交流合作,虚心向所有人学习,也尽可能帮助他人,并创造和珍惜一切机会,保持一颗开放和善于沟通的心。刘求真进一步向在场学子介绍了科研工作的培养条件:硬件、时机、人员素质和艰辛而漫长的训练与培养。“硬件”则概括了一个完善的基础科学体系包括:软件、硬件,基础技术和人才交流。“时机”则强调现在是中国最佳的科研时机。“人员素质”则说明了天才的诞生基于勤奋。同时科研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无忧无虑地进行科研实践。但有很多现实问题会阻挠我们。“艰辛而漫长的训练与培养”则强调了科研的四件法宝:兴趣、定力、能力和智慧,唯有如此,才能够扎根于科研这片美丽的土壤。最后,刘求真勉励在场学子好好学习,培养科研兴趣,为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来自我院06级毕业生的赵浩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教研所工作,并分享了其在科研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做科研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无趣,更多的是兴趣爱好的培养”,赵浩如实说道。赵浩提及的科研趣事更是引得场上掌声连连,笑声不断。

诚如刘求真在讲座结束时提到的不忘初心,要学会精心地呵护科研道路上的每一个初心!本次“研之行”科研指导讲座不仅开阔了学子的眼界,培养学子的科学素养,同时还告诫学子要不断汲取知识,保持学术好奇心和求知欲,时刻培养医学生“博学笃行”良好品质。期待4月13日,“研之行”科研指导讲座—遗传学教研室专场的如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