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防蚊御“双热”,护心止血护健康—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服务队赴镇隆镇开展蚊媒病防控与应急救护活动

发布时间:2025-08-19 浏览次数:

为增强社区居民健康防护与突发事件应对能力,8月19日,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乡音聚梦·资助同行”、“红色寻英”服务队联合惠阳区镇隆镇团委、中心卫生院共同开展以“清源防蚊御‘双热’,护心止血争分秒”为主题的健康科普活动。在指导老师谢胜蓝的带领下,服务队围绕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疾病防控以及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通过多元互动的形式,将专业医学知识送进社区,切实提升居民的健康自护与应急能力。

一、专业引领御“双热”,校医协同清源防蚊

本次“双热”防控宣讲环节由服务队指导老师谢胜蓝与镇隆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肖莉莉共同主导。谢胜蓝老师从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角度,系统阐释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区别与典型临床表现;肖莉莉副院长则结合本地实际病例和社区防控经验,强调了“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要领。队员陈佳荣通过动态PPT图示、症状对比图片和互动问答等形式,将“双热”的传播机制、预防措施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居民易学易用的实操内容。现场居民听得认真、问得具体,一位阿姨称赞道:“专家讲得明白,孩子们解释得清楚,连蚊子怎么繁殖、发烧该怎么处理都搞懂了!”

指导老师谢胜蓝讲解双热预防重要性


卫生院副院长肖莉莉与居民互动


队员陈佳荣与居民互动问答


二、护心止血争分秒,急救技能走进百姓家

服务队与卫生院医护人员协同合作,借助人体模型模拟真实应急场景,开展心肺复苏(CPR)和三角巾包扎教学。在“一人讲解、一人演示、多人指导”的模式下,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积极参与实操。中学生们在队员手把手的教学中掌握了环形包扎、8字形包扎等多种方法,一位初二学生成功完成练习后兴奋地说:“没想到我也能学会止血包扎,关键时刻或许真能帮上忙!”现场气氛热烈,居民排队体验,急救技能从“陌生概念”转化为“实操本领”。

校地团队进行包扎演示


校地团队带领居民进行心肺复苏演示


三、校医协同、师生协力,健康桥梁架基层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高校-卫生院-社区”三级联动机制的优势。在整体策划与专业指导下,服务队学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课堂所学转化为通俗实用的健康知识,卫生院医护人员则提供临床经验和实操支持,真正实现了“校医融合、资源下沉”。不少居民表示,这种“边学边做、讲练结合”的方式非常接地气,容易记住、更易上手。


校地团队与居民合影

本次活动是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践行“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学教育资源服务基层的重要举措。针对“双热”开展的专题科普宣讲,不仅及时回应了夏秋季社区蚊媒传染病防控的迫切需求,更显著提升了居民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认知水平和主动预防能力。系统性的疾病知识普及,能够有效遏制疾病传播风险,减轻基层医疗压力,是为群众构筑第一道健康屏障的关键所在。未来,服务队将继续深化校医合作,聚焦基层急需的健康主题,让“双热”防控、急救技能等知识走进更多社区和乡村,以专业精神和青春力量助力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