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的号召,提升基层群众对蚊媒传染病的防范意识,8月20日,在指导老师谢胜蓝的带领下,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乡音聚梦·资助同行” 、“红色寻英”服务队联合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中心卫生院,在镇隆镇全面开展了以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简称“双热”)防控为主题的综合宣传活动。
双线宣传全覆盖,科普网络立体化
服务队采用“街边摆摊+入户走访”双模式推进宣传工作。在镇隆镇人流密集的市集路口设立固定宣传点,精心布置了图文展板、宣传折页和防蚊物资,队员们轮班开展科普讲解。同时组建多个入户小组,深入村居尤其是老年人居住集中的区域,开展“一对一”讲解,确保宣传无死角,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健康科普网络。
服务队在街道摆脱宣传双热预防
服务队在街道摆摊宣传双热预防
乡音传情暖人心,入户服务显温情
“阿伯,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通过花斑蚊传播的,及时清理积水最关键!”在宣传点,队员们用流利的客家话耐心讲解。针对当地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普通话理解有限的情况,队员们巧妙转换话术:“病毒孳生地”说成“蚊子孵蛋的地方”,“伊蚊”直接称为“花斑蚊”,让专业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入户服务更体现了队员们的细致与温情。服务队不仅发放防病手册,还协助居民检查庭院、阳台等易积水点位,现场帮忙清理积水,并演示如何正确使用防蚊用品。一位七十多岁的李阿婆连声道谢:“你们讲得清楚,做得周到,这下我知道该怎么防蚊防病了!”
服务队入户宣传双热预防
服务队入户宣传双热预防
服务队入户宣传双热预防
防病意识显著提升,宣传成效实实在在
截至活动结束,服务队累计入户宣传120余家,街边宣传点接待群众300余人次,共发放宣传手册1300余份,宣传教育覆盖1200余人。许多居民从最初的“看热闹”转变为主动咨询和自行清理积水,防病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得到切实提升。
校医协同建机制,长效合作促健康
镇隆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高度肯定服务队的工作:“同学们不仅带来了专业的医学知识,更用乡亲们熟悉的语言开展沟通,真正让防控知识入脑入心。”服务队还系统整理出《“双热”防控方言科普话术》《入户沟通技巧指南》等实用材料,为后续社区宣传提供扎实支持。双方表示将建立健全“校医联动、长效协同”的健康促进机制,定期开展季节性传染病防控宣传,共同筑牢基层公共卫生防线。
服务队在摆摊街道合影
此次活动中,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服务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语言特长,将课堂所学运用于服务人民健康的具体实践,展现了新时代医学生的责任担当与人文温度,为构建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