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讲坛”第二十期:从非典到新冠——疫情逆行亲历者说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0-12-21 08:42:01


2020年12月17日晚,由通识教育部和德风书院联合举办的“通识讲坛”第二十期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主讲嘉宾是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的郭亚兵主任(原感染内科副主任)。他曾担任2003年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赴小汤山医疗队队长,今年,他又担任广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武汉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医疗队队长,带领来自广东省九个医院的132名医护人员于万家团圆的除夕夜披甲逆行,赶赴汉口医院。郭主任从两次抗击疫情的经历出发,讲述职业道德和医学人文对医者的重要意义。

 

首先,郭主任与同学们一起复盘了应对新冠疫情的“中国模式”,郭主任形象地将奠定胜局的三大举措称为“三板斧”,一是建立隔离治疗患者的定点医院,主要收治重症患者;二是创造性地以“中国速度”建成16家方舱医院,实现对轻症患者“应收尽收”的目标;三是封闭式社区管理,拉网式筛查患者,防治结合、保护易感人群。这“三板斧”体现了医学求“真”的性质。中国疫情防控成效举世瞩目,与发现及时、应对迅速、政令畅通,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如人使臂、如臂使指,老百姓识大体、顾大局是分不开的,这使“中国模式”难以被复制。接着郭主任真诚、朴实而生动地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亲历、亲见的抗疫故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至“善”,以及面对危难医护人员、公职人员展现的人性“美”

在疫情严峻的危难关头,中国医务人员为什么敢战?郭主任以此问题引出对“医者修养”的探讨:作为一名临床医生需要有扎实的专业修养。面对新冠疫情,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需要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专业技术,以及良好的协作能力,能够与不同专业领域的团队协同作战。正所谓平时修炼打基础,战时方胜重任,广东省医疗队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因地制宜,创新防治方法,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养。在专业素养之外,他认为还必须加上人文素养。医学不是为了科学而科学,而是为了“人”。在疫情防治过程中,他关注患者情绪,理解患者的焦虑、 急躁、绝望、孤独,他动员全体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干预,不断对他们进行鼓励、安慰、劝导、指引,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勇气和希望。他说:“医学不只是技术,还有人文在里头。真正的好医生不止是医术高超,还应该是‘艺进乎技’,达到医艺高超的境界。”医者的人文素养包括关爱患者的习惯、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坚韧的意志力等诸多方面。

郭主任说:“医生的职业是治病救人,但医生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首要任务是要做一个标准的人、合格的人。医者应保持健康体魄与平稳乐观心态,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认为自己的成就得益于永远“求知、求新、求变”的态度。

最后,郭主任分析了全球疫情形势,认为我们要做好常态化防疫的心理准备,勉励同学们防疫、学习两不误。

虽然天气寒冷,又临近考试月,但学术报告厅还是坐满了来听讲座的学生。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就医务工作者感染风险、学习生活中的恒心与毅力、逆行者心路历程等问题和郭主任做了交流。

2020年的通识讲坛活动以这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讲座圆满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