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讲坛第二十五期:苏轼的文艺范儿

作者:张阿娜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1-11-07 17:42:07

11月4日晚,“苏轼的文艺范儿”暨“通识讲坛”第二十五期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如期开讲,本次讲座嘉宾邀请到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张向荣教授。此次讲座由通识教育部与知行书院联合主办,校党委副书记蒋鸿、知行书院执行院长刘东卫、学校通识教育部主任严金海等出席讲座。

张向荣教授以图解苏轼的人生路线开场,对苏轼的“几起几落”侃侃而谈。苏轼曾写“人生有味是清欢”,以此为原点,张教授从“美味、至味、真味”三个角度,与现场观众分享了苏轼的经历、情感、人生观。苏轼经历崎岖、情感丰沛、人生态度卓而不群。

讲座伊始,张教授谈起苏轼的美食之爱。苏轼用这种爱好支撑着自己,部分消弭了所遭遇的痛苦。苏轼在《老饕赋》写道:“盖聚物之天美,以养吾之老饕”,意思是“人间美味都是我这个老食客所喜爱的”,用一句流行语概括就是:“我老苏是吃界的老司机”,比喻贴切而风趣。的确,苏轼美味之爱的背后是他不屈的灵魂和昂扬的生活态度。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不久,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一带),期间,因为生活资费短缺,苏轼只能买有钱人不稀罕的猪肉来吃(当时的有钱人一般吃羊肉、牛肉)。虽然窘迫,苏轼却乐得个新奇,并为此赋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吃,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看似一幅闲庭秀厨艺的画面,但了解苏轼经历的人都知道,他其实是在苦日子里找乐子。接着,张教授为观众展示了苏轼的名诗《惠崇春江晚景》,一般人看来,这是一首讴歌景色的诗,婉媚的流水桃花,一群畅游江面的早鸭。但张教授提示大家:这诗中暗藏玄机哦。“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河豚是苏轼的美食诱惑,而第三句的“蒌蒿”与“芦芽”,却是苏轼为河豚配好的食料,原来,古江浙一带的百姓在炖河豚时会搭配蒌蒿或芦芽。啧啧,苏轼不但爱吃,还是食材配比高手呢。

绍圣元年(1093)——绍圣四年(1097)苏轼被贬岭南的惠州。在惠州期间,苏轼第一次尝到了荔枝,荔枝的美味让他念念不忘,于是就诞生了名诗——《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新,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荔枝本就是果中上品,偏偏又蹭到了苏轼这个大热点,无怪乎它美誉满天下了,可真要感谢苏轼那张馋嘴!苏轼有多喜欢吃呢,就算被贬到了在当时人看来荒得不能再荒的海南儋州,他居然也能挖掘出新食谱。苏轼发现,儋州当地生蚝很多,而且味道不错,于是给北方的儿子写信,报喜不报忧,调侃道“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可以说,苏轼对美味的爱已经到了不屈不挠的境界。

除了吃吃吃,苏轼对“吃”也颇有心得。苏轼写了很多美食文章,如《煮鱼法》《食甘》《书煮鱼羹》《食雉》《粽笋》《酒颂》《书食蜜》等。对美味的研究成了苏轼生活的一部分,既拯救了低谷中的他,也滋养出了有趣的“苏氏灵魂”。

美味之外,苏轼是一位情感丰沛的兄弟、爱人、好友。寄至味于澹泊,这是苏轼的情感真谛,淡柔而美丽。苏轼与弟弟苏辙(子由)的感情非常好,1061年,苏轼赶赴陕西凤翔任职时,子由送了他一程。回头子由思念哥哥,就写诗给他,苏轼回和了一首给弟弟,这就是《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首诗非常有名,开头两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是成语“雪泥鸿爪”的来处。另外,诗中虽表达了“身不由己”的现实境遇,但其中却透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缠绵动容。

苏轼仕宦并不顺风,时而高开,时而底回。苏轼经历了北宋新、旧两党的你争我夺,不出意外,他未能免于伤害。从凤翔到京城,从京城外放到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苏轼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在赶赴湖州任上时,给皇帝写了《湖州谢上表》,文中发了几句牢骚,这下被政敌抓到了小辫子,几个新党中人一合计,就给他整了个“乌台诗案”。新党们迅速把苏轼从湖州押解进京城,经过漫长的审讯后,将苏轼贬到了黄州当团练副使,这是苏轼仕途的至暗时刻。然而,也正是这段日子,磨炼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苏轼。在极度煎熬的心境中,苏轼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诸多不朽篇章: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等,佳作迭出,叹为观止。其中“卜算子”末句“寂寞沙洲冷”还被某现代流行歌曲引为曲名。苏轼成熟了,情感深切了。

苏轼与弟弟之间的亲情千古流传,而他与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爱情则历久弥坚。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在密州任上的苏轼想念已故去十年的王弗,于是提笔写下了“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想必,苏轼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见到了生死相隔的妻子王弗。的确,当一个人对故旧思念过度时,“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就成了普遍的情感经验。苏轼与常人的有别之处在于,他写下了自己的梦,记录了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其中的词境宛若远处传来歌声,悠悠飘荡,叩击心灵。

苏轼对爱情是这样,对友情亦然。1085年末,苏轼回到了京城,遇见了好友王巩。王巩曾因“乌台诗案”受到牵连,与苏轼一同被贬,不同的是,王巩的贬地直达岭南,毫无疑问,那里的生活更荒茫。然而,几年过后,王巩居然活着回来了。1085年末,苏轼与王巩在京城会面,气氛热烈而亲切,苏轼甚至专门为此填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在这首词中,苏轼借王巩的小妾寓娘之口道出了心声“此心安处是吾乡”,想必啊,在苏轼的人生哲学中,淡然,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心力,它浇灌着随时枯萎的生命。因此,也就不难理解苏轼为何能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那样的句子了,他的人生情怀使然啊。此时的苏轼,思想已进入到了“无差别境界”。

情感之上,苏轼的人生观更为璀璨。对“真味”的艺术追求是苏轼的精神宗旨,这种精神态势贯穿于苏轼人生的各个阶段,时哀婉,时平静,但更多时候却饱含对人类的深沉之爱。想当年,苏轼在密州任上时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其中“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感慨,不就展现了苏轼宁静致远的精神世界吗?被贬黄州,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自己:“早生华发”,不如周瑜年轻有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既然历史不能假设,已入中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不如踏月归去。如果说,上述诗词表达了他的人生观,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已具有鲜明的宇宙意识,这是比人生观更博大的生命体验。在该词中,苏轼分别从鸿雁和“我”两个角度品味世界,诠释了“人生有限,精神无穷”的道理。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从贬地儋州返回中原,留诗记录自己途中渡海的经历——《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其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面对不公平命运时,那副爽朗、豁达、不屈服的样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苏轼总结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内里波澜翻滚,语气却平静如常。苏轼用才气化解了坎坷,用智慧书写了千古名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历史长河中,苏轼始终被人欣赏、爱慕。

“苏轼,被我们远远地仰望着,我们则被他的浪漫暖暖地包围着”,张教授以这两句话作为讲座的尾语。同时,她引领大家思考:人面对逆境时“该怎么办”?这是问题,却也是答案,苏轼身先示范。

讲座中张教授不时穿插思维启示:医学医治肉体,文学疗愈心灵,与苏轼对话,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补充了静气和力量。

最后,严金海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借苏轼谪居海南时写的《试笔自书》这篇小文,与现场学生分享了自己对苏轼的理解和感悟,希望同学们在人生低谷或陷入困境时,在主观与客观之外,多一份达观和乐观,不急于一时、一事。正如苏轼所说:“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新的道路随时可能出现。

现场学生提问踊跃,大家与张教授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互动。整场讲座,张教授语言幽默、观点出新、古诗词信手拈来。讲座期间,张教授不时与在座学生齐声背诵、互“斗”诗词,居然“斗”出了现场演唱会的互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