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老师专栏: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7-05-23 08:54:56

专栏来了|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原创 2017-05-17 田雯 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 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

      戏曲专栏来了!

      中山大学戏剧学博士田雯老师给我们开专栏啦。

      广州艺术研究院请她看粤剧《新搜书院》,并写戏曲评论。周恩来曾经在观看《搜书院》后评论说:“昆曲是江南的兰花,粤剧是南国的红豆”,让我们从这场《新搜书院》中去感受“南国红豆”的魅力吧!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新搜书院》剧情简介:

   翠莲(苏春梅扮)自少被卖进琼州镇台府充当婢女,受尽折磨。重阳节日,琼台书院学生张逸民(黎骏声扮)登高游览,拾得断线风筝一只,抒怀寄兴,题词一阙于风筝之上。翠莲奉命寻回失落风筝。镇台和夫人发现题词,竟咬定是翠莲勾引情夫,严拷毒打后还要送翠莲与道台为妾。翠莲改装潜逃,寻至书院,得会张生,诉说遭遇。两人愿同患难,互定终身。镇台闻讯,带兵围搜书院。书院掌教谢宝(欧凯明扮)得知详情,既怜翠莲悲惨身世,又感两人相爱真诚,毅然挺身而出,设法营救。他巧施妙计,挫败了镇台威风,解救了翠莲危难。翠莲与张逸民脱离险境,奔回故里,终成眷属。

   久负盛名的粤剧《搜书院》改编自同名琼剧,其故事并不复杂,甚至还很老套,很多桥段在诸多传统戏曲作品中都有呈现,可是就是这样一出剧,为粤剧赢得“南国红豆”的美誉。 28届“梅花奖”的第二场参赛剧目——粤剧《新搜书院》于5月9日晚在友谊剧院上演,着实让我惊艳了一把,也让我不知今夕何夕,如此真实地感受到那种为戏痴迷的情感体验,我想这出戏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角儿的魅力!

    1956年版粤剧《搜书院》是粤剧艺术大师马师曾、红线女的代表作品,而《新搜书院》据此重排,由三位红派弟子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合作出演。三位名角在嗓音、唱腔、形体、做工、刻画人物等方面都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柴房自叹”的一长段演唱是红线女的经典唱段,苏春梅继承衣钵,唱腔婉转;并且她在表演上丝丝入扣,还有大量的绝活,剧中扮演翠莲的女扮男装在情态的拿捏上惟妙惟肖,产生了强烈的戏剧效果。黎骏声已是梅花奖获得者,其外形俊朗、嗓音醇厚,把书生张逸民那种既深情正直但是又有书呆子气的个性表现得恰到好处。可以说这出戏最为出彩的角儿当属扮演琼台书院老师谢宝的欧凯明。在“步月抒怀”这场戏中,谢宝首次出场,欧凯明摹仿大师马师曾的豆沙喉一出腔,就已经声惊四座、掌声雷动了,这阵阵的喝彩让我深切的感受到: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欧凯明嗓音的条件得天独厚,同时他对气息的运用非常自如,这使得他的演唱极具辨识度,一听着迷,百听不厌。除了嗓音之外,作为梅开二度的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他在表演上也颇具功力,在镇台欲搜书院的紧急情况下,他的手拍腹部、眼珠转动、甚至是一个沉静的背影,都是满满的戏。

  《新搜书院》除了角儿的熠熠生光之外,还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地方。其一是道具的运用。比如说在翠莲出逃,夜访张逸民这场戏中,有一场两人的扇子舞,小小的扇子在两人手中连接、舞动,很有美感。其二是舞蹈的设计。《新搜书院》中设计了好几场舞蹈场面,这些设计很是巧妙,跟剧情毫无违和感,不是为舞蹈而舞蹈,但是又增加了戏曲的可欣赏性,比如镇台士兵手执灯笼、夜追翠莲的场面、琼台书院学生集体读书的场面、镇台及师爷盘查书院学生的场面等。其三是科诨的安排。戏要好看,必须冷热相剂,关于这点《新搜书院》亦有可圈可点之处。比如,谢宝和仆人林伯在“步月抒怀”中关于“半边明月”和“一轮明月”的交谈,诙谐风趣;翠莲在镇台士兵追赶的路上摹仿猫狗的叫声,巧妙骗过,令观众会心一笑;又如镇台和师爷盘查书院,被书生们戏弄,以及师爷拿着放大镜查看的场景都让人忍俊不禁。

    当然,《新搜书院》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我看来,为角儿写剧是戏曲的传统,既然1956年版《搜书院》可以为马师曾、红线女量身打做,对琼剧进行诸多的改写,那么,《新搜书院》也应该不仅仅是继承马、红版《搜书院》,还可以做更多的改革。比如,我认为这出戏的前半场偏冷,容易出戏,更多的戏点、绝活都放在了后半段。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及“作传奇者,全要善驱睡魔。睡魔一至,则后乎此者虽有‘钧天’之乐,《霓裳羽衣》之舞,皆付之不见不闻,如对泥人作揖,土佛谈经矣。”对于普通的观众,尤其是没有多少戏曲知识储备的青少年,尤是如此。

    戏曲在我国一直是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贵阳江南会馆戏台联写出人们往来看戏时的惬意悠然:“花深深,柳阴阴,听剧院声歌,且凉凉去;月浅浅,风翦翦,数高城更鼓,好缓缓归。”

  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恐怕是戏曲受老百姓欢迎的重要原因。正如莎翁所说:“整个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只不过是演员”,看他人演出的故事,有助于我们演好自己的人生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