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联播”发刊词 | 全球化时代的通识教育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6-09-08 17:02:30

本文转自:通识联播公共微信平台

“通识联播”发刊词 | 全球化时代的通识教育

一、大学:创新与守正

大学既是探索真理的地方,也是守护传统的地方。知识创新和观念更新往往来源于大学,而创新的东西一旦过时就需要大学将其编织在知识传统中。大学既是激进的,也是保守的。人类只有吸收并继承前人创造的文化传统之后,才有可能做出一点点真正的创造。因此,大学必须在守正与创新之间保持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无疑是大学的两翼。专业教育强调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创新,通识教育更倾向于传承文明传统。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就可以简单地对应于创新和守正,相反意味着要把创新和守正的精神同时贯穿到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中。

二、教育:通识与专业

通识教育一方面不能变成脱离学科专业基础、降低专业水准、面对学科门外汉的通俗教育,绝不能变成缺乏专业基础的无根游谈或缺乏深厚学养的心灵鸡汤,但另一方面也绝非专业教育的简单拼盘组合,变成专业之外了解更多的专业。这两种倾向恰恰是目前国内大学推动通识教育需要努力避免的陷阱。通识教育要立足于专业,要以深厚的专业学养为基础,但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具有超越专业的视野,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致力于探讨关于人的整全知识的可能性,致力于在理解外部世界的同时理解人本身,致力于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人生境界。因此,通识教育既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也是专业教育的最终指向,即致力于探索世界真理,致力于思考人生意义。而这样的努力在中国,无疑要推动对中国文明传统的复兴,以此探索并思考普遍的人生意义。


三、四校联盟:守护与承担

在中国大学近年来探索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山大学推动成立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四校联盟),创办《通识教育评论》、《通识教育通讯》和通识联播公共微信平台,共同探讨通识教育的理念,交流通识教育的经验,培育通识教育的大学文化,推动通识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期望,在一个急剧变迁时代,守护人类文明所发展出来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在一个文明竞争时代,探索中国文明复兴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想愿景;在一个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培养出对流行意见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摆脱教条束缚进行真正的知识创造;在一个个体化和功利化的时代,鼓励对精神的追求和服务社会大众的使命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