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人问我从小到大最难忘的三件事,我发现那三件事都没有离开“部队”这两个字。回忆起部队的点滴,想起珍贵珍重的事,数也数不清。
2015年,我拿到了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法学(卫生监督与管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9月,即将步入大学之际,我却转身穿上了军装,来到了那个让我日后魂牵梦绕的地方——天津警备区。还记得新兵连军姿挺拔却僵直了的身体,还记得三公里奔跑路上和战友相互扶持的呐喊以及滴落在终点的汗水,还记得我第一次扣动扳机的严肃、紧张以及点射成绩获得第一时全营带给我的掌声,还记得楼道里不灭的灯光,一身绿迷彩的铁马扎,抄写在纸上无尽的号码,第一次报出自己代号的激动……苦练本领,磨砺意志,一路走来,我成为了那个我期待的坚毅勇敢、有担当的军人。
回望来路,是为了更好地知道未来的方向。
2017年9月,我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成为了卫生管理学院2017级的学生。在大学的这段日子里,我无数次扪心自问:部队的经历究竟在我的身上留下了什么痕迹,对我又造成了什么影响?是队列训练塑造身姿?是专业训练掌握本领?还是严格制度培养纪律性?或许都有,但不仅仅只是如此。
当我站在大学校园里回想起那两年,好像有些明白了——是勇气,是思维,是信念。
勇气
勇气,不只让我能够更加勇敢地去尝试去行动,更加重要的是,当我被生活的考验击倒时,它给了我重新站起的力量。
当初我自信满满地走入军营,期待着能做一番大事业,成为众人中的佼佼者。对自己的期待越高,在现实中可能也就跌倒得越厉害——三公里不合格,战术不过关,队列力度不够,勉强合格的也就只有射击和内务了。可是,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这又怎么成?
我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刻苦训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三个月过去,我终于等到了。班长对我说:“张臻,我觉得你已经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了。”从新训标兵到优秀士兵,看着我衣领上的一道杠变成两道杠,我的眼眶湿润了。身上一杠一颗星虽然简单,却承担着军人的责任和担当。这不一般的份量,我好像能够感受到了。我不再是那个天真单纯的高中生。而今的我,已经蜕变成和这身绿迷彩相匹配的样子。这段心路历程,是部队给我的,比起伤口,更重要的是包扎伤口重新上路的勇气。
思维
思维,不是我掌握了多少本领,而是我学会了要比我现在能看到的,再多想一步多看一步。
在军旅生涯中,我们都知道要有提前意识。无论是集合、战备,还是工作,我们总是要在危险到来之前提前做好准备。训练有素,只为在那一瞬间到来时能更加迅速完备地应对。
到部队之后,我从事的是话务员的工作。班长总是说:“在用户说之前,你要能猜到他要问什么,想在用户的前头。”部队生活中的规定,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自身的行为。现在的我,更能理解“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一句话了。我想这一点也是和学校的教育不谋而合的。上大学以后上的职业规划这一门课,就是为了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远方遥望,明确即将要走的路,并积极为之奋斗。
信念
信念是什么?就是即便我离开了部队,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我曾是一名军人。
即使岁月更迭,我也不会忘记,我举起右拳,大声喊出军人誓词的画面,不会忘记,卸衔那天忍住眼泪最后一次唱出军歌的画面。
当初我因为腰背肌劳损、颈椎突出不得不选择停止专业学习的时候,我时常在想:我十八岁的天空仿佛一下子黑了下来。难道以后我都会被这疼痛所包围了吗?我也将因这身体的病痛,在两年军旅结束后无法拿到属于我自己的工作代号了吗?我会遗憾吗?我一天又一天的在想,身在连队,却不能为连队干工作,我该放弃吗?
我不能!因为我是一名军人,是一名战士!我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只为了,我可以尽快再次走上工作岗位,在三尺机台,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前进,向前进,人民通信兵,首长的耳目,军队的神经。”我努力着向前,时时刻刻叮嘱自己:我是一名军人,就要有军人的样子,而军人从不退缩。
军旅两年,军人二字,像是融入我的生命一般。哪怕如今,我的脑子里仍然有这么一根弦——我是军人,所以我不能软弱;我是军人,所以我不能放弃;我是军人,所以我不能给军人这两个字丢脸。
重新回到大学校园里,我曾带着对于陌生与未知的担心与烦忧。这是一所有着军队光荣传统的优秀学校,汇聚着众多优秀的人才,而我离开校园太久了,我适应不了怎么办?我学习跟不上怎么办?我……
但我知道,我身上有着军人的烙印,我的脚步要变得更加沉稳更加坚定。带着军人的自信,军人的勇气,我应该学会更加积极地面对问题,寻找答案。也许我不优秀,但是我明白我该往何处去。在学校的每一天于我而言都是收获,都是对我的进一步塑造。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军旅两年,给了我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勇气、思维、信念,它们将伴我一路前行,使我更加坚实地走好未来生活的每一步。
我很骄傲,我曾是一名解放军。
(供稿:张臻 编辑:苏茵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