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优化和AI结构预测,为精准高效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发布时间:2025-05-30 浏览次数:

近日,基础医学院荣知立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pCasMINI: An engineered hypercompact CRISPR-Cas12f system with boosted gene editing activ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空间结构优化和AI结构预测,显著提升了小型CRISPR-Cas12f系统的基因编辑效率,为精准高效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CRISPR-Cas系统作为一种基因编辑工具,因其高效性和精准性,在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巨大潜力。然而,传统CRISPR-Cas系统(如SpCas9LbCas12a)体积较大,限制了其在腺相关病毒(AAV)等载体中的包装效率,进而影响了其体内应用潜力。因此,开发体积更小、效率更高且特异性更强的基因编辑工具,已成为基因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是推动基因治疗技术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所在。Cas12f蛋白因体积小、递送效率高而备受关注,但其较低的编辑效率限制了其应用场景。

为了突破小型CRISPR-Cas12f基因编辑工具的局限性,本研究团队采用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对Un1Cas12f1变体CasMINI进行了创新性改造。通过在其N端引入α螺旋结构,提升CasMINI的结构稳定性,并成功构建了新型的hpCasMINI系统。该系统仅在原有529个氨基酸的基础上增加了25个氨基酸,却实现了基因编辑能力的显著提升。实验表明,hpCasMINI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激活效率比CasMINI提高了1.43.0倍,DNA切割活性提高了1.119.5倍,同时保持了极高的特异性,并在体内小鼠实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与常用的SpCas9LbCas12a相比,hpCasMINI在基因激活方面表现出色,尽管在部分位点的切割效率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其特异性优势尤为显著。此外,团队还结合AlphaFold结构预测技术,开发了其他迷你化的CRISPR-Cas12f系统,如hpOsCas12f1hpAsCas12f1。这些系统同样展现出更高的DNA切割活性和基因激活能力,进一步拓展了迷你化CRISPR系统的应用潜力,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                                                                

附图 小型Cas12f1系统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图


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型迷你CRISPR-Cas系统的开发方法和工具,不仅解决了传统系统体积大、效率低的问题,还为未来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安全、更高效的工具。

广州医科大学马淑凤教授、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廖凯彤为共同第一作者,荣知立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60124-6?utm_source=rct_congratemailt&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oa_20250529&utm_content=10.1038/s41467-025-6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