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马骊团队在Science子刊发文揭示Viperin抗结核感染免疫新机制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06日 浏览次数:

2022年10月4日,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学研究所马骊团队在Science signaling上在线发表了题为“Viperin impairs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rough the IRAK1-TRAF6-TAK1 axis to promote Mtb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Science Signaling是Science旗下综合性子刊、中科院1区Top期刊(IF 9.517)。马骊教授为通讯作者,周新莹副教授、张泽霖硕士为并列第一作者。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

作为重要的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 ISGs)之一,Viperin同时具有抗病毒和促病毒感染的效应,并在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的天然免疫防御及机体稳态维持中起重要作用,但其是否参与调控Mφ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感染免疫反应,此前未见报道。马骊教授团队研究发现,Viperin在Mtb感染的小鼠与原代Mφ中表达上调,通过与IRAK1和TAK1结合,阻断IRAK1-TRAF6-TAK1复合物的形成,抑制下游TAK1-IKKα/β信号通路活化,负调节NO和IL-6、IL-1β、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先天免疫反应并促进Mtb感染。Viperin在调节宿主对结核病的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抗结核宿主导向疗法(Host⁃directed therapy, HDT)的潜在目标。

近年来,马骊教授团队针对ISGs对宿主抗结核感染免疫调控的效应和机制开展了系列研究,发现IRF1可以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及其下游p70 S6,清除Mφ中Mtb感染(J Infect. 2019,79(3):262-76. IF 38.637),而MxA则可以通过抑制TAK1-IKKα/β-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因子产生,促进Mφ中Mtb感染(J Infect. 2020,81(2):231-41. IF 38.637)。研究揭示,不同的ISGs对结核感染免疫的调节效应和机制截然不同。未来,马骊教授团队将继续致力于解析宿主-结核菌相互作用的免疫调控机制,为开发结核病免疫治疗新药物、新疗法提供科技助力。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signal.abe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