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医院杨斌、郑和平教授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7日 浏览次数:

 

近日,皮肤病医院杨斌、郑和平教授研究团队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A suite of PCR-LwCas13a assays for detection and genotyping of Treponema pallidum in clinical samples”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皮肤病医院杨斌、郑和平为通讯作者,陈文韬、罗豪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建立了基于CRISPR-Cas技术的梅毒病原学诊断、谱系鉴定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的方法。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subsp. pallidum)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感染之一。由于梅毒螺旋体体外培养困难,限制了梅毒的病原学检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以及耐药性分析。目前梅毒的检测主要依赖于血清学反应,但其在早期梅毒诊断中灵敏性不足,且治疗后仍存在终生阳性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和血清固定等现象,均使诊断、疗效评估变得复杂。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将PCR和CRISPR-LwCas13a结合的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与传统Realtime PCR相比,灵敏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单分子检测水平,临床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分别达93.3%和100%,是目前已知敏感性最高的梅毒核酸检测方法,有望成为梅毒治疗后疗效评估的工具。团队进一步地将该技术拓展,实现梅毒螺旋体的谱系鉴定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研究发现皮损渗出液和组织样本梅毒螺旋体检测阳性率达100% (71/71),Nichols-like菌株流行率为28% (9/32),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90% (9/10)。该研究成果在梅毒的诊断和流行病学监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杨斌、郑和平教授的梅毒研究团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获得梅毒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与美国UNC、Uconn及Duke大学在梅毒研究方面开展广泛合作,获得NIH U19、D43、RO1及Bill & MeLinda Gates等项目。广东省梅毒流行病学与关键防控技术研究成果获202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