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

汪枭睿课题组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发表最新学术成果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3-09-24 11:43:16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化纳米药物已被广泛开发并应用于癌症治疗。然而,体内的抗PEG抗体引起的加速血液清除效应(Accelerated blood clearance effect,ABC效应)严重削弱了PEG化纳米药物的抗肿瘤功效。更令人担忧的是,在从未接受过PEG化纳米药物治疗的健康个体中也检测到了抗PEG抗体,并且这些“预先存在的”抗体的流行率在近几十年中急剧上升。然而,关于人体内抗PEG抗体的成因和临床影响,人们的了解仍然有限。

   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我校汪枭睿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PEG药用辅料能够在体内诱导抗PEG抗体产生,并对PEG化纳米颗粒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产生相当大的潜在临床影响。研究表明:1)PEG药用辅料泊洛沙姆188(F68)诱导小动物活体内抗PEG IgG和IgM的大量产生,导致随后注射的PEG化纳米颗粒的免疫细胞捕获显著增加,这导致纳米颗粒在肝脏和脾脏中大量蓄积,纳米颗粒在血液循环中被快速清除,最终降低治疗效果;2)与F68结构相似但嵌段组成不同的药用辅料泊洛沙姆407(F127)诱导的抗PEG抗体的水平显著低于F68,因此对PEG化纳米颗粒的药代动力学和抗肿瘤功效影响较小。这一研究阐明了PEG药用辅料影响PEG化纳米药物有效性的机制,首次强调了考虑PEG药用辅料免疫原性的重要性,以及PEG药用辅料在患者体内诱导ABC效应的可能性。

该研究成果以“Accelerated blood clearance of PEGylated nanoparticles induced by PEG-based pharmaceutical excipients” 为题发表在药剂学领域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中科院分区一区TopIF = 10.8),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材料研究中心的博士研究生苗贵凤,共同第一作者为硕士研究生何月剑,通讯作者为汪枭睿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及南方医科大学人才引进启动经费等大力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3.09.003


法律声明 | 学院位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1838号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邮编:510515 咨询电话:020-6164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