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南方日报评论员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推进大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明确提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提升内部联通水平,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将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既是先决条件,也是有力支撑。现代社会,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具备互联互通的区位优势、战略优势。同时,粤港澳三地分属不同区域,管理制度不同,发展程度有异,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快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务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聚焦于提升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的发展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道路通,百业兴”。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是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按照规划纲要部署,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以沿海主要港口为重点,完善集疏运网络;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增强澳门、珠海等机场功能,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要完善大湾区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综合运输通道,加快构建以广州、深圳为枢纽,出省通道为骨干,连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国家的陆路国际大通道;要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连通内地与港澳以及珠江口东西两岸,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要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水平,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构建现代货运物流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是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进一步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规划纲要从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成智慧城市群、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推动珠三角无线宽带城市群建设,实现城市固定互联网宽带全部光纤接入,建设超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等;要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要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
能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着眼于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一要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加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二要强化能源储运体系。加强周边区域向大湾区以及大湾区城市间送电通道等主干电网建设,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推进广州、珠海等国家煤炭储备基地建设,研究完善广东对香港、澳门输电网络、供气管道,确保香港、澳门能源供应安全和稳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为指导理念,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按照规划纲要部署,要从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两方面重点推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要坚持节水优先,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和对澳门第四供水管道建设,保障珠三角以及港澳供水安全,加强粤港澳水科技、水资源合作交流。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要加强海堤达标加固、珠江干支流河道崩岸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珠江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强化城市内部排水系统和蓄水能力建设,推进病险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提高防洪防潮减灾应急能力。
“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为标志,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局面正在加速形成。广东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责任主体,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对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和香港、澳门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编制基础设施领域的专项规划或实施方案,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实施进程,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转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