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研招首页 > 科研成果速递

从实验室到国际舞台:6项数智化外科成果亮相ACS 2025

摘要:在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临床大会(ACS Clinical Congress 2025)上,珠江医院肝胆一科团队携6项数智化微创肝胆胰外科研究成果亮相,成为本届大会入选成果数量最多的国内医疗单位之一。美国外科医师学会临床大会(ACS Clinical Congress)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外科盛会之一。本届大会吸引了来自五大洲10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外科专家和学者参会,共同探讨外科诊疗研究的最新前沿与未来方向。青年才俊代表团队,多形式呈现...

AI系统实现膝关节九类疾病“一键诊断”

摘要:近日,第三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赵英华团队与香港科技大学SmartLab实验室联合研发全球首款多任务膝关节AI诊断系统,通过一次MRI扫描即可同步检测半月板撕裂、软骨缺损等九类常见病变,诊断准确率最高达95.6%,较传统人工阅片效率提升5倍。技术突破:一次扫描,九病同筛传统的膝关节MRI诊断需要医师逐层阅片,耗时较长且对经验要求极高。赵英华团队研发的DLS系统实现了革命性突破——仅需一次MRI扫描,即可同步完成半月板撕裂、软...

创新“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胰腺疾病微创诊疗再添“珠江数智方案”

摘要:针对慢性胰腺炎及胰头肿瘤治疗中保留器官完整性与微创化的临床需求,珠江医院肝胆一科主任杨剑团队创新提出 “双阶段”荧光导航技术,实现了胆管和胰腺细小动脉的清晰显影,为外科医生提供了实时的术中可视化导航和决策支持,有效减少LDPPHR术后胆道并发症和十二指肠血供障碍的发生率。吲哚菁绿(ICG)荧光作为一种可以实时显影胆道和血管的导航技术,是辅助LDPPHR精准执行的有效手段。由于ICG成像质量与注射剂量及时间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糖尿病共病高血压显著加剧认知障碍风险

摘要:9月7日,中西医结合医杜庆锋团队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团队首次基于中国大规模人群数据研究发现,糖尿病共病高血压会显著提升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其中,共病十年以上的患者痴呆风险激增73%,不过规范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此类风险。相关成果发表于《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与治疗》。在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研究人员依托“中国老年人神经退行性疾病预防与干预数据库(PINDEC...

生物可降解塑料潜在肝毒性:尿酸代谢是关键媒介

摘要:近日,公共卫生学院的黄振烈教授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揭示了目前最常见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PLA)微塑料颗粒在小鼠体内肠道不完全降解后可能产生的肝脏毒性问题。首次揭示聚乳酸(PLA)微塑料颗粒通过肠道菌群-尿酸代谢轴诱发肝损伤的分子机制,为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图 聚乳酸微塑料诱导的肝毒性:肠道菌群与尿酸代谢的中介作用本研究以聚乳酸(PLA)为模型生物塑料,探讨可生物降解微塑料...

最新研究探明非心脏手术血压安全阈值

摘要:近日,南方医院麻醉科教授刘克玄、副研究员赵秉诚团队与合作者最新研究证实:平均动脉压≥65 mmHg可作为安全的术中血压管理标准。该研究聚焦心脑血管高风险患者非心脏手术的术中循环管理。此前大量观察性研究表明,术中低血压与术后心脑血管并发症紧密相关,但术中血压下降的危险阈值不明,且通过提升术中血压控制目标能否减少术后心脑血管事件存在争议。BP-CARES研究示意图,展示了相关研究的设计和主要结论。基于此,刘克玄、...

研究团队发现CCL16诱导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强肝癌免疫治疗新策略

摘要:肝细胞癌(HCC)作为我国高发恶性肿瘤

创新“发现-培养-机制-诊疗”全链路,开拓微生态医学新范式

摘要:在人体肠道的微观宇宙中,除了已被广泛研究的细菌,还栖息着数量庞大、功能未知的真菌和病毒,它们被视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暗物质”。

历时8年,聚焦“炎症亚型膝骨关节炎”甲氨蝶呤长期疗效的大样本RCT研究实现重要突破

摘要:6月2日,由珠江医院临床研究中心牵头,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11家机构,历时8年完成全球首个针对炎症亚型膝OA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简称MESKO试验),为OA精准治疗策略提供转折性证据。膝骨关节炎(OA)作为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慢性关节病,全球患者近6亿,我国受累人群超过1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且日益年轻化。传统观念将其视为“非炎性”退化性疾病,但现实中近半数患者存在滑膜增厚和关节积液(即“炎...

首页上页123456下页尾页 共53条 到第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