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守义:医者之医德医研修养(图文)

发布时间:2014-05-16 浏览次数:

5月15日晚,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内座无虚席,由基础医学院承办的第3期“医者之修养”讲座举行。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院流行病学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俞守义教授以“医者之医德医研修养”为题,辩证阐述了“道德(医德)能弥补智慧(医术)的缺陷,然而,智慧(医术)永远填补不了道德(医德)的空白”,并从创新、求异、文化底蕴等方面阐释了“医术”的内涵。

俞守义从“有形医德”、“无形医德”和“医疗系统的规章制度”三个方面向大家阐述了医德的内涵,并指出,医生修养的至高境界是“以生命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他告诉大家,一天之内要看120个病人靠的不仅是扎实的医术,更是医生的责任心与优良医德。

在讲述有形医德时,俞守义教授讲述了一个病人因为手术后没得到好的护理而缝线断裂死亡的例子,尖锐地指出了部分医生看重金钱而缺乏医德的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此外还有钳镊留置腹腔、服法交代不细、过度治疗、错过抢救时间等问题,常常都是由于医德的缺失造成的。

在讲述无形医德时,俞守义提到了思想关怀的重要性,即作为医生应该有五心、两性:爱心、关心、耐心、细心、恒心;责任性、科学性。他指出,医生有多种方法可以表达自己对病人的关爱。比如冬天时先把听诊器头捂热再为病人听诊、病人检查完脑电波后帮他整理头发、以及帮助病人起身和躺下等,这些都是有无形医德的体现。俞守义还提到了作为医生应尊重病人的隐私,并以自己在澳洲的经历向大家叙述了被人尊重的感想。

作为医生,除了要有医德,还要注重医术,否则就等于有菩萨心肠而没有菩萨力量。俞守义深度剖析了“医术”的内涵,他提出,医德医风的物资基础是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与求异思维,他强调“创新贯彻科研活动的始终,是科研不断深入的关键;创新要求做到一思一问一辩一行;同时,既要乐于学习知识,也要乐于运用知识。他还指出,“求异思维,敏于生疑,敢于存疑 ,勇于质疑”是科研创新的源泉,要理性地存疑,并以科学的角度解疑。另外他还强调了文化底蕴的重要性,文化底蕴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也是“生疑”的基础。

“医者之修养”是面向全校的一门关于道德修养的公开课程。课程的开展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视。课程通过邀请学校资深教授为大家讲述作为医学生所需具备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在医德医术双全的问题上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医学事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