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一生的习惯|和时间做朋友:高效工作,慢慢生活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6-11-07 09:38:00

不要和时间赛跑 要和时间做朋友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对时间流逝的恐慌与焦虑之中。在大四那年,生活的压力、对于自我实现的渴望突然让我意识到时间的稀缺和宝贵,我神经紧绷,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催促着我——“要来不及了”,要抓紧时间学习,要加快速度成长……我只有让自己处于忙碌中,才能不被浪费时间的空虚感困扰。 这种紧张、慌乱、瞎忙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工作之后。事实上,一年前我也依然不时地被这种情绪和状态困扰:不能放松、不能享受休息和娱乐;而表面上“勤奋”的工作实际并没有效率和长期的规划。

这一年来,我一直在学习,尝试着改变。有三本书,给了我有益的启示,我终于明白,我们不应该和时间赛跑,而应该和时间做朋友;我们不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而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最理想的和时间相处之道不是管理和控制时间,而是让自己享受时间,张弛有道,拥有平衡、和谐的生活。 时间的可能性 这是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故事。通过这本书,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的时间潜力大到无法想象! 今天人们见面最常问候的一句话是:最近忙吗? 而每个人似乎都忙得不可开交,感觉这也没有时间做,那也没有时间做。 《奇特的一生》让我产生了一个信念:我的时间是够用的,只是我还没有掌握使用的方法而已!有了这个信念,我不再频繁地把“没有时间”挂在嘴边,而是时常给自己“心理暗示”:别人一辈子能做那么多事情,我怎么可能连这一点事情都做不了? 神奇的是,仅仅这一个念头,就让我的生活和工作大大改观。因为我不再为做不到找借口,而开始为如何做到想办法。 态度和取舍 一、态度 对待时间的态度,我经历了两个极端。大四之前的散漫,以及大四之后的过度紧张。这两者都不是和时间相处之道。 在《精进》当中,作者引用了民国时期大学者梁漱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郑重。

作者说:“所谓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读罢,我有一种顿悟。活在“全部的现在”,从当下出发,联结过去和未来,才是我们对待时间最好的态度。 二、取舍 对于时间要有郑重的态度,原因在于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有限性。有人说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何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作者提出的建议让我叹服。他给我们提供了两个评估事件价值的角度:

1、收益值。包括心智、情感层面和身体、物质层面的收益大小。

2、收益半衰期。指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影响持续的时间也就越长。 难怪…… 在痛快地看了一天偶像剧或打了一天游戏之后,为什么感到空虚寂寞冷?因为这些活动虽然收益值高,可是半衰期极短。几乎在活动一结束,快感随之消失。 而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想当年,对那些光辉的“革命家史”津津乐道,不管是高考前的奋斗,还是考研的拼命,或者是支教的艰苦,都会成为记忆里的一袋“鸡血”,虽然当时是“洪荒之力已用完”、“鬼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苦涩,可很久之后仍能给自己力量和满足。因为这些都是收益值低,可半衰期极长的活动。 还有一类活动,我们不需要任何意志力就能坚持去做,乐在其中,那些是我们的兴趣之所在,也是我们的成就感之所在。对于我而言,这类活动包括写作、画画、阅读,这些都是收益值高且半衰期长的活动。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这样选择: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收益是可以被累加的,就尽管去做。 当你尽可能多地选择做长半衰期的事情,那充实感就会伴随你左右。 时间之尺:高效工作,慢慢生活 这本书其实我还没有读完。但是光是它的书名就给了我足够多的启发。他教会我们对待时间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样我们才能在时间的河流边从容地行走、宁静的感受。 和时间做朋友,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时间之尺对待工作和生活。

一、高效工作

1、养成事前规划的习惯,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天到来的时候,要认真地想一想这一天你想要完成哪些任务。把这些任务在清单上列出来。

2、把待办事项清单按重要程度进行排序。从重要程度最高的事情开始做起。吉姆.兰德尔在他的《时间管理》这本书中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你要先从那个最大、最困难而且最重要的任务开始做起。要督促自己马上开始,然后一直坚持,直到任务完成,你再去做其它的事情。他把这个工作比喻一天当中要吃的那只青蛙。当你把这只青蛙吞下去,一天当中剩下的事情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棒的策略!

3、一次只做一件事。只有专注才能有效率。古人有云“逐两兔者必失之”,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才能避免错误、使事情高效地完成。

4、不要事事亲力亲为。凡是可以委派他人去做的事情就要委派下去。学会授权是有效完成工作的重要策略。

5、用说“不”来抗拒干扰。

6、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以及“暗时间”。零散时间是指碎片时间,而“暗时间”是潜在的时间。比如如果要构思文章,你大可以在睡前想一会,睡觉的时候潜意识会为你工作~和考语文时先看作文题再从头开始做是一个原理,因为做题的时候潜意识已经开始帮你构思作文了。

二、慢慢生活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 普京也曾经说过:“我习惯于学会分出必要的时间,做点自己愿意做的事。” 我们不能一味求快,在生活当中尤其如此。我们要能够停下脚步,感受当下的美好;要全心投入和家人、朋友一起的时光;要有闲情感受清风徐来的凉爽、月明星稀的清旷,懂得“无用”的东西常常更代表生命的意义;要用珍重之心对待每个平凡的日子,因为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的生命。 慢慢生活的本质就是“活在当下”。一则禅宗谚语是对此最好的阐释: 走路的时候,走路。 吃饭的时候,吃饭。 时间自有偏爱。愿我们都郑重地对待时光。选择值得之事,享受每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