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很多道理,任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很容易就说到了人心里。我们每天都喝下大罐大罐的鸡汤,说起大道理来也一套一套绝不磕巴,然而生活中却囧态百出。比如很多人都用一生在对抗凌乱,似乎这是一场永远也不会终结的战斗。我也曾经是这个战场中的一员…… 直到有一天,我意识到度过很多道理,生活却没有改变的原因是——我们很少把认同的观点付诸实践,并坚持下来。要过好这一生的办法,无非是养成一个个好习惯。曾经百般为难的事情,一旦成为习惯,就不需要我们再着意努力,它们会自动运行。 当我这么做着的时候,发现生活真的改变了。因此,这几期,让我分享给你几本好书,以及几个可以相伴一生的好习惯吧。 一劳永逸的超级整理术 凌乱之囧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对家里的衣物、书籍、杂物进行整理,办公室也不例外。每次整理的时候场面可以说是相当的壮观,衣服堆满床,或者书籍、杂物铺满地板,我像个女战神在角斗场的中央,奋战到筋疲力尽……可问题是,为什么总是在一段时间之后,一切恢复原状,可怕的战争又要重来? 后来我发现,生活其实也是一门功课, 在整理这个领域有我这样的“学渣”,也有很多大神级的人物被人顶礼膜拜。尤其是日本,可谓是这个学科前沿所在,许多整理达人开宗立派,传道授业,把“整理术”向全世界推广。之前读过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只留下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这个观点让我既认同又激动,恨不得让自己的人生从此只留下美好,可是在生活中可行性却并不强。比如工作场合以及整理家人的物品,都不能摸着自己的心脏数心跳来做决定。 一年前,《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跃入我的视野,在作者看来,整理蕴藏着足以改变价值观的惊人力量。他把整理分成三个层次:空间整理、信息整理和思考整理。对于整理,我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于是就老老实实从第一层次开始学习。 空间整理的理念
一、决定物品的固定位置。 1、必须将物品固定位置,并且铭记于心。 2、不能让物品侵入其它空间,一旦超量,就重新开始检视、整理。 3、桌面只放置当下要用的东西,工作已结束马上收拾干净。
二、舍弃无用之物。 作者认为舍弃的勇气将雕琢价值观。 我们的周围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功能类似的物品。我曾经是个文具控,笔、本子、卷笔刀、橡皮、便笺……总是源源不断地买回来。 要让自己的工作空间清爽有条理,就必须要学会舍弃。佐藤可士和对“舍弃”这个工作进行了分解: 1、将物品一字排开。 2、设定优先顺序。 3、舍弃无用之物。 文件或数据只保留最终版本;功能类似的物品只留下必须的。 理论就是如此简单。接下来,开始行动! 从易到难,逐步推进 第一步:整理手提包(or书包、钱包) 我的手提包总是非常凌乱,吃饭找卡,开门找钥匙,要用纸巾也得翻半天……想想光这几件事浪费的时间加起来估计够我读本小说了。我一定要“痛改前非”才行!我依照整理理念把手提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确定物品的固定位置。钥匙、手机、钱包、雨伞、纸巾、IPAD,我在脑海里确定了它们的位置之后,把它们一一放入包中。完成这些必要物品的放置以后,桌面上多出来的东西就暴露了我平常的问题:好几袋纸巾、根本用不到的打折券、购物小票、好几个硬币、好几支笔……平常我就是这样带着许多垃圾来来去去,却浑然不觉! 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做到随时检视,不让多余物品侵入我的手提包! 整理好手提包,心情值瞬间提升20%!
第二步:整理办公室(or宿舍、房间) 有了整理手提包的经验,整理办公桌虽然工作量大了不少,但思路也是一致的。先环视办公室,确定好各种物品的固定位置,然后这些位置上原来的物品全部挪到办公桌上。分类、舍弃无用之物、文件只保留最终版本、同类的东西选择最适用的,其它的归置到多余物品的位置上。经过一下午的整理,办公室变得清爽有条理。我的键盘格子里只留下了几支不同类的笔,然而我发现在要使用的时候比以前有一大堆笔时更方便了;经过对物品的整理,感觉自己的思路都清晰顺畅起来。 最关键的是这一次的整理不是表面干净了,而是我确实明确了各种物品应该摆放的位置。只要定期整理多余物品,办公室就能一直保持整洁了。 整理好办公室,感觉神清气爽,心情值提升60%!
第三步:整理电脑文档(虚拟空间的整理) 电脑文档是我的重灾区。我这个疯狂的女人,之前还为自己的一个创意沾沾自喜:因为懒得花时间进行文档分类、文件夹命名,干脆把文件都丢在一个临时文件夹里,等一个月结束的时候就用时间来命名它。于是我的电脑里充满了2015年1月、2015年2月这样的文件夹。每个文件夹里都有几十上百个各类的文件……很长时间以来,我要找任何文件都只能靠电脑的搜索功能……我的生命就在搜索图标的旋转中逝去了! 好,有整理大神作为导师,这次我一定要和文档战斗到底,把它们统统按照他们的内在逻辑整理好。佐藤可士和为虚拟空间的整理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建议:
1、档案的命名最为重要。(是啊,以前我那文档的名字都是什么鬼!文档写完直接保存,标题默认……现在要归类只能把文档打开,先看看内容……我真是病了很久了。)
2、档案夹的数量每层储存五至八个,不能超过十个。
3、每个周一都要清理,让文件回归清爽状态。 简单的规则,超级巨大的工作量。
那个周末我到办公室加班专门整理电脑文档了……一边整理一边对过去自己的工作作风咬牙切齿。当所有文件都各归其位了之后,我觉得我混沌了好久的脑袋,终于清明了。 心情值提升到100%! 现在,我已经保持清爽整洁一年多了。神奇的是,不仅环境改观了,工作的状态也和之前完全不一样。我现在完全认同了:好的整理术不只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有了这种凡物各有其位,“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理念,我的生活变得更简单、思路也更清晰了。这就是为什么这种整理方式一劳永逸,真的可以永不再乱! 同时,以往总是不假思索买买买的习惯也不知不觉改变了。因为脑海里非常明确哪些物品已经太多了,哪些物品绝非必须。想到“多余物品”盒子里那一大堆的本子和笔,看到再好看的文具,我也能抵住诱惑! 这仅仅只是开始 哈,前文种种,完成的还只是整理的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为简单的空间整理术。 接下来的层次是信息整理术。我们的脑海中有无数的信息,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脑海中也翻腾着无数的想法。可是常常苦思冥想却劳而无功。对于信息的整理,大师告诉我们要依照“掌握状况——导入观点——设定课题”的顺序进行,也就是先把脑海中的想法写出来;然后以各种角度检视信息,厘清因果关系,找出问题的本质,舍弃多余的信息;最后,设立课题来解决本质的问题。
第三层次的思考整理术比信息整理术多一个步骤。那就是这个时候想法都还是不可视的状态。通过彻底整理自己的思考路径,使思绪没有任何阻碍,逻辑畅通无阻,让思考聚焦于本质和目的,轻松解决问题。 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已经形成了空间整理的习惯,给我的工作、生活状态带来了美好的改变。 我想,是时候重新读这本书,开始对信息整理术和思考整理术进发了。也许一年以后,我会再和大家分享新的学习感受。 如果你也正为凌乱而烦恼,请一定读读这本书,试试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