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荐读:牛津通识读本之《中国文学》

作者: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18-09-03 14:52:50

 通识君

 

       我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史》是必修课之一,当时我们选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袁行霈主编的教材,一共四卷,总计将近200万字;考研前我又读了游国恩的版本,那也将近100万字。所以,当我看到牛津通识读本中这本《中国文学》小册子,有一种惊掉下巴的感觉——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卷帙浩繁,作者用区区六万多字,如何能够讲述如此宏大的内容?

 

       带着好奇和疑问,我用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小书,不由得对作者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领大为叹服。桑禀华教授是一个美国学者,他和中国学者写文学史往往以时间为线索、以一个个作者和作品为城池、一城一池攻城略地的写法不同,他更多地是从世界文学或比较文学的视野来观照中国文学,是从整体上把握中国文学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特征,突出的是具有宏观性和理论性的普遍主题。通过五个普遍主题织成一张网,使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纲举目张。

 

主题一

 

基础:伦理、寓言与鱼

 

       作者在这一章主要是探讨中国文学的历史与文化基础,相当于全书的概论。

 

中国在历次分裂之后总能重新统一,部分便是依靠国民对之力量的信仰。这个矛盾重重却韧性十足的文明得以维系,汉字居功至伟。作为与对应的和平领域,被视为治国的根本和促成文化和谐必不可少的手段。文学在传递自然和伦理之时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种信念后来被提炼为文以载道四个字。

 

      既然文学的功能是载,那么什么是呢?围绕道的论争在先秦时代就拉开了帷幕,思想交锋以百家争鸣而闻名。

 

       仁之道:孔子最早创立伦理人本主义传统。孔子及其门人强调的是实现人际和谐的伦理之道。孔子认为人性之养成有赖于人与人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基石便是家族纽带与的品格,以之为核心便可以将仁心推己及人。

 

      易之道:《易经》基于整体的世界观,对治与乱、刚与柔、动与静、言与默,显与隐的相互作用都有敏锐的体察,敬畏自然成为了中国思想的主流。

 

      自然之道:道家的奠基文本是《老子》,老子极其怀疑人类将各种名称和分类强加于世界的行为,而推崇直觉理解。他认为一切形式、包括心智的抽象概念,都只能让人远离大道,所以它倡导对的体悟。这种推崇无为和虚空的思想对后来的中国诗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庄子深刻的意识到万物的无限多样性,极其厌恶将一致性强加于世界的各种先入之见、道德教条、法律和制度,庄子拒绝用词语来塑造概念、制造类别,人为地区分是非利害与他我,而鼓励人们去体悟混沌未分的整体。面对现象的世界,庄子的态度是谦卑的。

 

       玄学派:基于对《易经》《老子》和《庄子》的领悟,所谓的玄学派也发展起来,思想家们试图通过静观自然而实现与道合一。对厌倦了政坛的士大夫来说,自然在尘世的失意之外提供了一个家园,一个框架,一个广阔的视野。养成这种宏观视野,还能让品鉴自然的人获得一种价值感。

 

       

 

        终极和谐之道:不久,发展于印度的佛教也成为中国思想的重要一脉,参与到人生正道的论争中。各大派别的思想虽然各有侧重,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信仰,例如都相信一种基于天、地、人相互融合的终极和谐之道。每派都认为其他教义并非错误,而是只得整体之一隅。

 

       经过几个世纪的相互辩论,相互滋育,它们不断彼此渗透,那些共同关心的话题便成了文学传统的主流。

 

主题二

 

诗和诗学:山水、典故和酒

 

       在中国,诗歌向来都承担了许多功能,修身养性、教化社会、治理天下都在其中。正因为如此,它成为古代中国最受推崇的文学体裁。作者按照风格把中国诗歌分成八类:

 

       实境:从开创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诗经》开始,关注此时此刻后来一直是诗歌的主导模式。

 

       超诣:偏理性的传统经常与北方相联系,它发源于聚焦实境的《诗经》;南方的传统则更富于神秘主义,它盛行于长江流域,也就是古代的楚国。流传至今的《楚辞》是此类诗歌的总集,它展现的是一种活跃的萨满灵媒文化,这些巫师不仅能与自然神祇对话,甚至能让神灵附体。

 

       屈原的《离骚》主要被看作一首表现政治不满的长诗,他确立了长盛不衰的怨诗传统。《离骚》也被认为是屈原的自传,这种解读强化了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学者惯于用作者生平来解释作品,又反过来用作品重构作者的生平。

 

       典雅:代表形式是讲究铺排的汉赋。面对政治动荡和自然灾难,诗歌的优雅整饬可以安抚人心,在历史的纷扰与情感的波动中,某些载体、主题、意象一再出现,印证了熟悉的形式所起到的慰藉作用。

 

       悲慨:与赋铺陈繁复的手法相比,在中国漫长的民歌和诗的传统中,抒情模式占了上风。如现存最早的五言诗集东汉的《古诗十九首》。随着音乐的演变,中国诗歌的另一种主要样式——词,逐渐发展起来,它着重表现的是以爱情、慵懒状态和惆怅情绪为内容的文化。

 

       疏野:主要介绍竹林七贤和陶渊明等诗人,他们庄园宴饮,欣赏美景,写诗清淡,渴望摆脱政治的纷扰,赞颂简单的乡村生活。陶潜的田园诗成为隐士诗的代表。

 

         

 

       飘逸:最能体现飘逸风格的是山水诗,这类诗歌最著名的代表包括谢灵运、诗画皆长的王维等禅诗作者。

        

       感时:与寄情自然或者悟道参禅的人不同,堪称中国最伟大诗人的杜甫受儒家的价值观影响更深,所以他写诗的目的是为国尽忠。虽然他一生仕途坎坷,他的诗却为唐人创造了一种集体的身份意识。 在晚唐的诗歌中,人类努力的残酷幻灭感和短暂人生固有的悲哀已融汇在一起,杜甫的《春望》就是一首著名的感时之作。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强烈移情效果,也让它获得了两种解读的可能,或者是诗人因为花和鸟儿溅泪惊心,或者是花本身溅泪、鸟自己惊心。两层意蕴交融形成的歧义,表现出学者们所称的中国诗的浓缩特质或者双重语法

 

       豪放:李白作为一位特立独行的旁观者,一位求仙访道的出世者,他雄奇飘逸的诗风深受不合流俗的人推崇;宋代政治家、诗人苏轼身上既有佛家色彩,也有道家色彩,他这种包容的态度促进了豪放派的发展。

 

主题三

 

文学叙事:史书、笔记和志怪小说

 

       中国最早的散文体叙事作品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但中国作家究竟何时开始有意识的创作小说,至今仍然没有答案。

 

       在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作品《左传》里,明显能够找到虚构成分;结合了历史传奇的游记《穆天子传》,虽然记述的是帝王巡游天下的事,却充满了各种虚构主题;颇具超自然色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也是如此。

 

       《庄子》《孟子》等哲学著作表明故事天生的感染力,使它成为宣扬思想的有力工具;《史记》在编年体的传统之外,补充了纪传体的新样式,叙事鲜活,引人入胜。

 

       这些作品中具有虚构性质的故事都可以看做小说的孕育和萌芽。

 

      到了四世纪,一些既非历史也非哲学的内容,被文人当作笔记存录,这些作品都采用了典雅的古文,深受士大夫青睐,其中不仅有历史掌故、社会评论、个人感悟、旅行见闻、山水美景,还有日记、笑话,以及我们今天可以称为小说的内容。其中就包括志怪小说,许多故事都与神灵、鬼怪、僧尼、道士、奇人,奇地、奇事相关,如干宝的《搜神记》(还记得《宋定伯捉鬼》的故事吗?)。另一类是志人小说,志人小说通常描绘的是据信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如《世说新语》。这本书编于公元430年左右,收入了许多颇富文人气息、诙谐幽默的轶事与对话。所谓的志人笔记小说,是精英阶层追求自我标识的重要手段(简直是今天高品质朋友圈、有品位地秀存在感的典范)

 

        尽管早期志怪小说不乏虚构的成分,学者们还是普遍接受了胡应麟的观点,将篇幅更长的传奇看成中国最早自觉创作的小说,如沈既济的《枕中记》(我们耳熟能详的黄粱一梦的典故,就是出自这个传奇),九世纪的《莺莺传》是中国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也是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

 

       直到20世纪初,多数诗歌散文和小说仍然采用文言写作,代表文言短篇小说最高成就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蒲松龄通过对小说情节的娴熟控制,为我们映射出一个富于个人梦幻奇思的细腻感性世界。

 

主题四

 

白话戏剧和小说:园林、草寇和梦

 

     13世纪开始,白话成了大众小说、戏剧和歌曲的主流语言。

 

     在唐朝,佛教的影响日盛,从印度翻译的佛教故事带来了新的体裁,促进了中国白话文学的兴起。学者们将许多从这些作品演化而来的体裁统称为说唱文学,如变文、弹词、宝卷、诸宫调、杂剧等。最著名的北杂剧是13世纪晚期王实甫的《西厢记》,剧本因为尊重私人的情感关系胜于传统的伦理道德而广受喜爱,作品对情欲的宽容与理解堪称前无古人。著名的杂剧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悲剧《窦娥冤》。

 

       明朝宫廷扶持戏曲,明朝贵族戏的代表作是汤显祖的《牡丹亭》,《牡丹亭》赋予了爱情超越生死和道德陈规的伟大力量。

 

       在宋朝,由于说书的兴盛,用白话创作的话本发展起来。这些故事反映了新崛起的市民阶层的理想,无论是立志进取的平民,品行纯洁的名妓,还是其他真诚追求幸福的人,在作品中都有改变自身地位的机会。两部最著名的话本集是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两卷本《拍案惊奇》,这些白话小说通常强调善恶到头终有报的观念,但他们也同情人性的弱点,理解人们在应对困境时做出的妥协。

 

       明代兴起的长篇章回小说也受到说书传统的很大影响。

 

       明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取材于历史,描绘了汉朝的覆灭和三国的兴起,它将众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融汇成一部长篇传奇,强化了历史遵循特定宏观模式的观念,它也极富感染力的呈现了人物的个人奋斗。正因如此,小说中的许多形象成了人们谈论阴谋、恶行和权斗时经常引用的典型。

 

       《水浒传》描绘了12世纪初一群大碗喝酒、胆大妄为的草寇,108位好汉中36位是重点刻画的主要人物,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因为不同的原因被逼上梁山,有的是对官府的腐败不满,有的是为了报仇,有的是被其他草寇胁迫。这些忠诚的草寇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抢劫富豪、击败官军、争取招安,然后又为朝廷征讨叛军。支配他们行为的是一种帮会意识,依靠一套严苛的规则来维系,其基础是复仇心和对女性的憎恶。这是一曲农民起义的颂歌,还是一则揭露帮会意识恐怖后果的预言,读者争论不休。即使读者崇拜小说中那些叛逆的冒险者,当他们看到没有儒家伦理加以约束的复仇欲望造成了怎样的毁灭与混乱时,也很难不心生怵惕。

 

       《西游记》对历史上高僧玄奘犯险远赴印度的故事加以艺术的虚构,来讽刺当时社会的痼疾,这部作品脱胎于《大唐西域记》及以玄奘为题材的各种传奇、变文、戏剧,但它比此前的长篇小说更具结构上的统一性。这部记行小说为信念坚定而性格怯懦的唐僧配备了四位有超自然法力的同伴。如果把《西游记》当作一部象征性的小说,那么玄奘就是求道者,悟空是他的心智,白龙马是他的意志,八戒是他的生理欲望,沙僧是它与大地的联系,取经之路代表心智的修行,作品中的危难与妖怪代表遮蔽顿悟之光的种种扭曲的幻象。

 

       明代的四大名著的最后一部,《金瓶梅》因为性描写而闻名,它生动的呈现了一个沉溺于金钱、地位和肉欲的社会。这是最早的风尚小说之一,关注社会背景、社会角色和社会期望,揭示了阶级习俗和阶级教养如何决定了个人的情感和行为。

 

       中国最伟大的小说《红楼梦》开篇讲述了这个故事颇具神话色彩的起源,一块女娲补天剩下的奇石化身为玉,进入了富庶的贾家。衔玉而生的宝玉生来就有一种不可抑制的爱与被爱的欲求,他与表妹黛玉之间注定有一段姻缘,她欠着他一笔超时空的债。因为前世宝玉是神瑛侍者,而黛玉是一株绛珠草,神瑛侍者曾以甘露灌溉,使其获得了灵性。为了报答他的恩情,这位绛珠仙子决定用一生的眼泪来补偿他的甘露。

 

       宝玉渴望摆脱一切人生之苦,却又分外依恋环绕身边的诸位女子,这种冲突在一些人看来是这部小说的核心主题。虽然宝玉最终出家,道教和佛教的解脱理想似乎占了上风,但作品里许多声音却在为情感牵挂辩护,认为它是仁的本质。

 

       在终极意义上,《红楼梦》暗示人世流行的各种爱的观念都是有缺陷的。这对年轻情侣和他们的家庭面对的都是悲剧性的幻灭。它不仅让我们看到包办婚姻的害处,也指向爱情本身如梦的本质。梦未醒时爱情如此真实,又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角色渴望将它无限延长,但最终它不过是过眼云烟。

 

       作品的许多形式元素都强化了关于真实与虚幻的探讨,小说开篇不久就有一组诗预示了宝玉身边众女子的命运,正如这些诗和图暗示了宝玉脱离凡尘的结局和贾家即将遭受的灾难,作品里的文字游戏、象征符号和其他起结构作用的细节,进一步暗示宇宙的秩序是人无法参透、无法控制的。

 

        作者特别强调《红楼梦》是世界上关于文学文化之美的最动人的见证之一。

 

主题五

 

现代文学:创伤、运动和车站

 

       这一章专门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作者从高行健的话剧《车站》的隐喻中提炼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至为关键的五个主题:对民族的自豪感、人文主义、进步、记忆和快乐的追寻。

 

       从新文化运动到左翼作家对民族主义的探讨,从鲁迅对人性的追问到台湾作家对自由人文主义的摸索,从毛泽东时代反映集体化的小说到邓小平时代的改革文学,从反思文革创伤的伤痕小说到在西方文学思潮影响下的现代主义小说,从追求娱乐化的感伤爱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社会讽刺小说、科幻小说到世界其他地方的作家用中文创作的华语小说,作者论述的背景涵盖中国大陆,台湾以及香港甚至远涉北美地区的华裔作家。

  

       用短短一天时间,来一场贯穿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学之旅,使我们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源流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和宏观的视野,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