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双百行动”走进曲江一中​

作者:毛晓鸿、谭思颖  来源:   阅读量:  发布时间:2025-10-27 17:16:37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要求,推动“双百行动”共建项目落地见效,1024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带领学院教职工前往韶关曲江开展“双百行动”进校园活动。




一、“双百行动”进校园、科技筑梦燃星火

学院组织人工智能专业团队走进曲江一中,为这里的师生们带来了一堂聚焦机器人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讲座。电子技术系教师杜俊杰博士携“Jetmax 三自由度机器人”,用生动的讲解与精彩的演示,在中学生心中播种下了探索科技奥秘的种子。




    具身智能揭奥秘:当机器人拥有“身体与智慧”

“如果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通过身体感知世界,会发生什么?”杜俊杰博士以这个问题开启讲座,引出“具身智能”这一前沿概念。他解释道,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智能体通过物理身体与环境交互,实现认知与学习——这正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

讲座层层深入,杜俊杰博士为同学们逐一讲解了具身智能的三大技术基础,用动态示意图展示了机器人驱动与运动学原理,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到机器人如何通过精密的机械结构实现灵活运动。从视觉、触觉、惯性等多模态传感系统,再到精准的反馈控制机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拆解了机器人的“感官”与“神经”。当介绍到基于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的决策方法时,他形象地比喻:“这相当于为机器人装上了会思考的大脑。”





    沉浸式体验:从物体抓取到手术台的智能跨越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实时演示环节,Jetmax机器人灵活地进行货物拾取、自动分拣和目标跟踪,每一个精准动作都引发阵阵惊叹。通过展示基于遥控操作和视频的模仿学习技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主动识别和物品收纳等复杂任务,展现了从“模仿”到“自主”的能力跃迁。当Jetmax机器人精准抓取起最后一个目标物时,课堂爆发的掌声不仅是对技术的赞叹,更是对创新梦想的呼应。

杜博士还进一步分享了具身智能的前沿突破:通过“从模拟到现实”的深度强化学习训练,机器人已能参与足球比赛,展现出动态环境下的快速决策能力;在医疗领域,具身智能技术在腹腔镜微创手术中实现自主操作,为精准医疗开辟了新可能。这些案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向生活场景和现实应用。





    星火燎原:在山区学子心中种下科学种子

“机器人将来能完全替代医生做手术吗?”“它如何识别不同物体的材质?”在互动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提问并踊跃尝试亲手操控机器人,人工智能团队的老师们一一耐心指导。曲江一中教务处主任表示:“这样的科普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探索科学的种子。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高端机器人,这种震撼是课本无法给予的。”

作为“双百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是南方医科大学优质科技和教育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实践。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龚剑表示,学院将持续推进“科技进校园”系列活动,打造更多精品科普课程,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带到粤东西北地区的中小学校。



二、“双百行动”进校园、校际竞技展风采

学院党委副书记龚剑、副院长张煜带领学院气排球队员,与曲江一中教职工开展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气排球友谊赛。比赛现场气氛热烈,随着裁判哨声响起,队员们迅速进入状态,发球、垫球、传球、扣杀、拦网等动作行云流水,双方队员你追我赶、奋力比拼,每一次精彩得分都引来观众阵阵喝彩。平日埋首书卷,躬耕教坛的老师们,此刻在赛场上化身为奋力拼搏的运动员,将智慧与力量、技巧与协作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追寻红色足迹、砥砺初心使命

多年战争洗礼,使韶关曲江龙岗村这方红色热土留下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红色足迹和遗址遗存。在龙岗村红色文化展览馆内,大家驻足凝视展柜中泛黄的革命文物与珍贵的文献资料图片,在无声的历史遗存中读懂峥嵘岁月的深刻内涵。历史是一面镜子,它不仅见证着过去的荣光与苦难,也映照着未来的方向与希望,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标杆,坚守初心使命、凝聚奋进力量,将学习教育焕发出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持续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法律声明 | 学院位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沙太南路1023-1063号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邮编:510515 咨询电话:020-6164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