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思政首页 > 全部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 > 正文

认识历史规律 掌握历史主动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更新时间:2021-03-24 李自强、张艺瑶、王学斌 查看次数:[]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

用大历史观深入探究历史规律

记者:请您从专业的角度谈谈什么是“大历史观”?为什么要树立大历史观?

王学斌:所谓“大历史观”,简言之,意味着我们要秉持一种整体化的文明思维与历史意识,在回顾往昔、直面现在、开创未来的维度上,在立足中国、环顾世界、纵贯古今的视野中,考察和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具体到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我们必须将其置于悠长深厚的文明演进与思潮变迁的脉络之中,从重温信仰、把握大势、坚定宗旨、应对挑战、传承精神、增强团结等多方面去追根溯源、综合比较,才有可能从这一幅雄壮斑斓的百年画卷中提炼出历久弥新、值得资鉴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记者:学习党史,如何做到不仅学好一百年的历史,还能在纵深维度中去把握?

王学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都是深深根植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赓续不辍的延长线上,是中国历史大树结出的硕果。因此,我们学习党史,应当将一百年置于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置于摆脱屈辱、探寻光明的近代史中。

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学习党史须将百年艰苦奋斗与五千多年的延续不绝融为一体,从更为宏观的视野去考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血脉关系,进而自觉从中汲取可供新征程借鉴的核心文化基因和国家治理经验,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近代史如同昨天,堪称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遭受苦难之重、付出牺牲之大,皆是世所罕见。立足今天,诚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道路选择历尽艰辛,成果取得来之不易。放眼明天,有道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矢志不渝的目标,只有在回望那段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中,我们才能愈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愈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不变道理,愈能在重温初心、肩负使命中不断接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总之,只有树立纵深而广阔的大历史观,才能在高质量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将这极不平凡的一百年看得更清、追得更远、思得更明、悟得更透,也才能从灵魂深处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汲取百年伟大历程的丰厚滋养。

从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并应对大变局

记者: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风云变幻。学好党史,该如何放眼世界,站在世界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去看党的历史?

王学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无时无刻不是在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中外变局中攻坚克难、一路走来的。毛泽东提出,要采用“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来研究党史,即“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因此学习党史,应从世界百年风云激荡与中国的因应和参与、波澜壮阔的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进程与中国共产党的位置和贡献两个视角来把握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中国是世界之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虽然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中国共产党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了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特别是党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

记者: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

王学斌:百年党史与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同频共振、一脉相承。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出版以来,世界社会主义已走过五百多年的求索历程。风风雨雨来时路,从这五百多年的视野里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轨迹,就能厘清和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理解和把握,也更让我们坚信: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更丰富的形式中体验党史魅力

记者:请您结合自己学习党史的经验,谈谈党员干部学好党史应注意哪些问题。

王学斌:一部百年党史所蕴含的,不单是时空交织的历史画卷,其中的道路探索、理论精髓、制度优势、发展模式等,皆需要我们通过众多学科的合力,方能读懂并解释。

党史不仅是最好的教科书,更是一部百科全书,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和集体智慧。基于此,我们理当深入历史的情境与语境之中,细细品味原著原文,力求以多学科的视角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从而坚定“四个自信”,真正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只有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才能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长期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搞清楚。

记者:不能关起门来学党史,应在更丰富的形式中体验党史的魅力。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学斌:一部百年党史,犹如一泓清水,绵延不绝,汇流成海;恰似一棵山松,挺拔屹立,雪后长青。可以说,这是鲜活的百年历程,也是磅礴的不朽篇章。

学好党史,不妨走出课堂,在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沉浸式、案例式学习中亲临现场、体悟历史,最终实现以党史触及灵魂,以党史浸润人心,以党史强基赋能的效果。

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参观南湖红船,令人知筚路蓝缕之艰辛,坚守初心之可贵;游览井冈山,可以领会走向农村之正确,星火燎原之不易;站在宝塔山下,令人感叹万里长征之奇迹,窑洞岁月之伟大;到了西柏坡,能搞明白胜利前夕之时局,“两个务必”之要义。这种现场体验式的党史学习,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记者:最近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热播,您也参与过一些与党史有关的文艺作品的评审。多看相关的影视作品对于学好党史有何促进意义?

王学斌: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文艺形态,催生新的文艺类型的时代,我们更应当借助多种艺术形式讲好百年大党的故事,比如热播的《觉醒年代》所产生的破圈现象,无数的青少年观众看后大呼“舍不得快进一秒钟”“为什么我看的时候总是满含热泪”,这都说明蕴含中国精神、革命文化的好作品总能震撼人心、直击灵魂,使人热血沸腾、为中国共产党深感自豪。所以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上一条: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下一条:让百年党史照亮新征程

关闭

南方医科大学 ( 粤ICP备05084331号 ) ?2013 s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