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的学习,仍在进行中。这篇重要讲话是奋进新时代伟大征程的宣言书、动员令,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包括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
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既承载着党和人民更多的期望,也同样被赋予了更高的品质要求。作为中医药人,我们要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精气神,担负起中医药发展振兴的时代新使命。
发展中医药,要从百年党史中悟精髓要义
发展中医药,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系列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这既是中医学经千百年发展的智慧选择,更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智慧结晶。守正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生命力的来源,创新要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才能激发中医药活力,保持中医药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中医药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是我国具有独特理论和技术方法的体系。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发展中医药,必须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民族志气,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文化自信、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出发,高位引领和推动中医药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中医药、发展什么样的中医药和怎样发展中医药”等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发展中医药,必须要增进自觉,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主人翁意识;要有危机意识,时不我待,增强紧迫感;要有机遇意识,顺势而为,增强责任感;要有挑战意识,知难而进,增强使命感。
几千年来,中医药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与安全,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发展的“硬核底气”。中医药学是整体医学、健康医学,注重社会、心理、环境等对健康的影响,注重从整体功能上维护健康,注重预防保健养生“治未病”,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和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一致,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生命力,越来越受到现代生命科学和健康医学科学的关注和重视,也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民众的欢迎和喜爱,显示出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华民族的底气。发展中医药,必须要遵循自身规律,做强中医药学科专业、培养特色人才、挖掘宝库精华,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要提高创新能力,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推动中医药内涵发展。要改革管理体系,优化政策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中医药转型发展。要坚持开放包容,化疫为机,加强各方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携手应对公共卫生挑战,推动中医药融合发展。
发展中医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回顾100年来党领导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程,中医药之所以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党的坚强领导是根本保证和力量源泉。民主革命时期,广泛使用中医药,倡导“中西两法治疗”。新中国成立后,坚定扶持中医药,团结中西医,开展“西学中”。改革开放后,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中医药。党的十八大以来,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面振兴中医药。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也是推动中医药自近代以来由“明珠蒙尘”走向全面振兴的过程,彰显着党领导下中医药事业的特色与优势,也为当代条件下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即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于危难中挽救中医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医药的发展振兴。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加强党对中医药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性”是中医药的生动内核和重要属性,一方面中医药来自人民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同疾病作斗争中的哲学智慧结晶。另一方面,中医药注重“治未病”,强调“天人合一”,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文化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中医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发展中医药,必须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保障。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服务于人民健康,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提供重要支撑。
中医与西医的价值旨归都是维护人类健康。中医药与西医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维护和增进民众健康,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不仅是中医人的宝库,也是西医人的宝库。屠呦呦、陈香美、吴咸中、陈竺、沈自尹等一批西医药专家,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发掘中医药精华,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原创成果,成为中西医结合大专家,同时高水平的学术研究,也推动了中医药学科发展。广大的西医药人研究中医药、使用中医药,将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最大变量和增量。发展中医药必须团结中医西医人,坚持中西医并重,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时代是出题人;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是阅卷人;中医人、西医人、科技者、管理者,都是赶考人。察势者明,趋势者智,驭势者独步天下。我们应当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新的起点,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百年党史学习中汲取精气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乘势而上,顺势而为,与伟大时代、伟大事业同频共振,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千年岐黄发展振兴中医梦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作者系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国家首批青年岐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