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由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和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劳动幸福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安徽芜湖举行。此次论坛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吸引来自全国各地3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我院曾汉君教授受邀参会。

开幕式上,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胡靖向大会致辞,他表示,没有劳动幸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美好生活,也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同样,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真正的劳动幸福和美好生活也就失去了根本保障。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所长何云峰谈到,全国劳动幸福马克思主义论坛旨在推动学界从正面研究劳动与幸福的关系,聚焦劳动问题,探讨劳动如何促进人的本质发展、提升生活质量、获得劳动幸福。
论坛报告环节,天津师范大学副校长秦龙、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贾英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教育学院院长曲霞、何云峰、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教授肖绍明、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汤兆云、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祥兴等学者先后做了主旨报告。论坛设立了4个不同议题的分论坛,数十位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美好生活与现代化”“劳动精神与劳动教育”“新型劳动形态与劳动关系”等主题进行观点交流。
论坛还邀请了13家期刊、出版社的主编、编辑为参加论坛的青年学者答疑解惑,在互动交流环节他们期待更多的青年学者能为推动劳动幸福、美好生活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研究贡献学术智慧。
我院曾汉君教授在分论坛上以“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的思想意蕴”为题,围绕“人的现代化的基本涵义”“人的现代化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的拓展路径”等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度阐释。(供稿人:曾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