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人文素养、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其对医学之路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医者的使命有更深的感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开展了“名师名家进课堂”特色教学活动。2025年6月16日下午,曾汉君教授邀请南方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科室副主任李琦博士为临床医学生开展了“临床诊疗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专题教学活动。

课堂上,李琦主任通过深入浅出的授课内容、风趣幽默的语言魅力以及生动鲜活的案例叙述,使医学生明白临床诊疗伦理不仅是理论探讨的重要命题,更是指导医学生未来临床实践的重要准则。对于医学生而言,学习临床诊疗伦理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不仅关乎医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关系到患者的权益和社会的整体福祉。
李琦主任多次强调医学生要树立仁爱之心。李琦主任认为,深刻理解“医者仁心”的丰富内涵,需要医学生通过参与临床实习和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患者的疾苦和困境。学会换位思考,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医德素养,还能为医学生在日后的临床诊疗中为患者带来更加温暖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李琦主任再三告诫医学生要明确责任担当。在临床实践中,医生经常需要在多种治疗方案中做出选择。临床诊疗伦理提供了评估这些选择的框架,帮助医学生学会如何综合考虑治疗效果、患者意愿、经济负担等因素,做出最符合患者利益的决策。尤其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境(如终末期治疗、知情同意等),临床诊疗伦理为医学生提供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提高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决策水平。
李琦主任不断鼓励医学生要开拓学术视野。科研思维能力是检验医学生的必备能力,对于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李琦主任表示,医学生的成长需要构建多维能力体系,涵盖专业素养、科研水平、实践技能、人文关怀等核心维度,同时也要关注医学发展的动态趋势。医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育需注重临床场景与科研思维的结合,技术应用与人文温度的平衡。通过建立“专业能力-职业精神-社会担当”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方能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在课堂互动环节,李琦主任还针对医学生提出的职业理想、耳鼻喉科的研究范畴、个人的专业困惑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的专业解答。课后,医学生纷纷表示,李琦主任的授课既有理论层面的指导,也有实践领域的启迪,感受颇深,受益良多。(供稿人:曾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