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在我们党百年非凡历程中,每遇重大风险挑战,总能孕育伟大精神。非典是人类在21世纪发现的第一个烈性传染病。2002年11月,广东发现国内首例非典病例,随后疫情蔓延到大多数省份,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以空前的团结和高昂的斗志,打响了一场防治疫病的人民战争,形成了抗击非典精神,取得了抗击非典阶段性重大胜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非典来势汹汹,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冲锋在防控救治一线,奋战在科研攻关前沿,坚守在各行各业岗位,顽强地与疫病作斗争。广大医护人员、科研人员挺身而出,不辱使命,立下“选择了从医,就选择了奉献”“只要还有一名患者没有脱离危险,我就不能离开前线”的誓言;4000多名建筑工人连续奋战,只用了7个昼夜就建成拥有1000个床位的北京小汤山非典定点医院;几个月的时间里,抗击非典社会捐赠款物价值超40亿元,“要物有物,要人派人”,哪里有疫情,哪里困难多,哪里就有四面援助、八方支持……抗击非典斗争集中展现着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英雄气概,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这正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而愈强的内在精神动力。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大江南北,亿万人民谱写了与疫病作斗争的壮丽诗篇,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形成抗击疫病的强大合力;团结互助、和衷共济,就是全社会广泛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应对疫病的挑战;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就是坚定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和必胜信念,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忍不拔地克服困难,坚决同病魔斗争到底。抗击非典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必须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顺顺当当就能实现的,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2018年1月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其中提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大力弘扬抗击非典精神,把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斗志激发出来,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伟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战胜了血吸虫灾害;在新世纪开始之时,我们打赢了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攻坚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同奋斗,就一定能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创造新的历史伟业、铸就新的时代辉煌。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9日 01 版)